1、政治: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考点知识梳理(新人教版必修一)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考点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 【了解】 .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 考点2.货币的概念、本质 。 【了解】 概念: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本质:一般等价物。考点3.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 【理解】 价值尺度,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观念中的货币】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价值,叫价格。 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必须是现实货币】。(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
2、通) 考点4:纸币的含义及发行规律。 【了解】 含义: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发行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考点5.信用卡的功能 。 【了解】 功能: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的功能。 考点6.外汇和汇率的含义。 【了解】 外汇: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外汇不等于外国货币】汇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考点7: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运用】 金钱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3、:从起源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职能上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正确的金钱观: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考点8.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理解】 供不应求时,价格高于价值,价格升高,形成卖方市场;供过于求时,价格低于价值,价格降低,形成买方市场。 考点9.价格与价值的关系。.【理解】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考点10. 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 【理解】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
4、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注意: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耗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其价值量越大,反之越小。 考点11.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 【理解】 1.价格变动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消费受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要量的影响比较大;消费也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
5、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导致消费者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会导致消费者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减少;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额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会一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量随之增加。 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调节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考点12。.收入水平、物价水平等因素对消费水平的影响 。 【了解】 1.居民的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的收入。居民的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
6、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 2.物价水平对消费的影响: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 考点.13.消费的类型。 【了解】 1.按产品类型的不同,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2.按消费目的的不同,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3.按交易方式的不同,可分为钱货 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考点14.恩格尔系数的变化反映消费结构的变化。 【理解】. 恩格尔系数大小与消费结构变化关系:恩格尔系数过大,意味着食品支出中所占比重越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小,
7、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考点15.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 【运用】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把消费控制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避免盲从,理性消费:避免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重物质轻精神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没有过时。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 考点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 【理解】 人们的消费从根本上讲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消费的方式、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消费的发展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消费对生产的调整
8、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考点2.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了解】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国的根本任务。 意义: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的状态,充分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地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考点3.公有制主体地位的
9、体现 【了解】 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考点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和意义。 【理解】 内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原因:这一基本经济制度,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意义: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
10、基本经济制度。 考点5.企业的含义。 【了解】 企业的含义: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 考点6.公司的含义及形式 【了解】 公司的含义: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共同出资,并由股份形式构成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我国法定公司的形式有两种,即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考点7。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运用】 树立自主择业观。树立竞争就业观。树立职业平等观。树立多种职业就业观。 考点8.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 【了解】 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等。 考点9
11、. 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途径。 【了解】 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劳动者权益的维护基础: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务。劳动者权益的维护依据:我国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维护权益的途径: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权益受到侵害时,要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维护权益,如: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二不能用非法手段施加报复。 考点10.储蓄存款的种类。 【了解】 我国的储蓄主要有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两大类。活期储蓄,是储户可以随时存入和提取、不规定存期、存款的金额和次数不受限制的储蓄方式。定期储蓄,是事先约定期限、存入后不到期一般不得提前支取的储蓄方式。存期越短,利息率越
12、低;存期越长利息率越高。 考点11.我国的商业银行及主要业务 。 【了解】 商业银行的含义:是指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我国的商业银行以国家控股银行为主体。主要业务:存款业务、贷款业务、结算业务。 考点12。比较储蓄存款、债券、股票、商业保险几种投资方式的异同。 【运用】储蓄存款债券股票商业保险异比较安全、风险较低,但收益不高国债:安全性好、风险小、信用度高、代用率高,收益较高。企业债券:安全性小、风险大、代用率低,但收益高。金融债券介于国债和企业债券之间。安全性小、风险大,但收益较高。规避风险的投资同都是投资方式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考点
13、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了解】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考点2.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了解】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考点3
14、.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理解】 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直接原因。 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 考点4.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意义及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 【理解】 收入公平的表现:公平,这里主要指收
15、入分配的公平。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意义: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举措:(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钟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2)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为此,要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
16、收入。(通过税收、整顿分配秩序等) 考点5.我国财政的作用。 【理解】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考点6.财政收入的来源。 【了解】 根据国家取得收入的具体渠道,财政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期中税收是财政收入的最重要的来源。 考点7.财政收支关系的三种情况。 【了解】 财政收支平衡,指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财政盈余: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的部分。 财政赤字: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国家应当根据具体情形,合
17、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 考点8.税收的含义。 【了解】 从本质上看,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考点9.税收的基本特征。 【了解】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考点10.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理解】 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因
18、此,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第四单元 面向市场经济 考点1.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积极作用 【理解】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 市场配置资源的重要作用: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考点2.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 【理解】 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市场规则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做出具体的规定。形成以道德
19、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考点3.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了解】 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因此,如果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克服市场调节的缺陷。 考点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考点5.我国宏
20、观调控的含义、主要目标和手段。 【了解】宏观调控的含义:指国家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之平衡。考点6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 【理解】宏观调控的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国家的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考点7。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理解】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考点8.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措施 【运用】 提高自主创新能
21、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科技进步,自主创新”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经济增长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依靠三大产业协同带动,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事关建设全局。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考点9。.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主要表现及影响。 【了解 】含义: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
22、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主要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影响: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实质上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使得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考点10.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基本原则。 【了解】 作用:它积极组织多边谈判,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协定,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场所。 基本原则:非歧视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以及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与国民待遇原则。 考点11.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理解】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搞建设,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在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w.w.w.k.s.5.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