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年人教版政治必修3电子题库 第五课第二框知能强化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90591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人教版政治必修3电子题库 第五课第二框知能强化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3年人教版政治必修3电子题库 第五课第二框知能强化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3年人教版政治必修3电子题库 第五课第二框知能强化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3年人教版政治必修3电子题库 第五课第二框知能强化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3年人教版政治必修3电子题库 第五课第二框知能强化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13年人教版政治必修3电子题库 第五课第二框知能强化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单项选择题1.立足社会的需求,现代中医药学在保持独特配方和精选药材等前提下,吸收了西药的一些优点,采用先进工艺,制成了中成药。中成药的制成是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弘扬和发展,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这体现了()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外在因素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文化传承需要固守传统,全方位继承ABC D解析:选B。中医发展“立足社会的需求”,体现了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正确。现代中医药学“吸收了西药的一些优点”,说明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正确。错误,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内在因素。是文化守旧主义,观点错误。2.徐悲鸿作为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以画马

2、著称于世。他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并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这表明人类文化发展的过程应该是()A不断创新的过程B继承传统文化的过程C学习外域文化的过程D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过程解析:选D。徐悲鸿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说明徐悲鸿既继承了传统文化,又博采众长善于创新。故答案选D。A项不如D项具体准确,B、C项不如D项全面准确。3.对下图漫画的理解正确的是()只有抛弃传统文化,才能推动个人和社会进步对待传统文化应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实现文化创新要摆脱落后思想和文化的束缚社会实践的需要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A BC D解析:选C。传统文化分为精华和糟粕,要取其精

3、华、去其糟粕,推动文化创新,才能推动个人和社会进步,错误。漫画内容中“已知的东西”阻碍进步,说明“已知的东西”容易束缚人们的思维。这告诉我们,要解放思想,在继承中创新,选。与漫画不相符。4.据了解,忐忑这首歌曲以笙、笛、提琴、扬琴等乐器伴奏,运用戏曲锣鼓经作为唱词,融合老旦、老生、黑头、花旦等多种音色,在极其快速的节奏中变化无穷。这首歌曲获得在欧洲举办的“聆听世界音乐”最佳作品演唱大奖。这意味着()中国传统乐器文化已被全世界关注中国的传统音乐博大精深,影响世界文化传承离不开发展与创新文化的差异化是文化创新的前提和基础A BC D解析:选C。这首歌曲以多种乐器伴奏,融合了多种音色,体现了中华传统

4、音乐博大精深,而歌曲在国外获奖,体现了传统音乐对世界的影响,歌曲作为创新的成果离不开对传统音乐的继承,也通过创新更好地传承着传统音乐文化,正确。说法错误。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差异化”说法不科学。5.“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与“闭门造车”是两种对待外来文化的不同态度。这两种态度都是错误的,因为()A前者是历史虚无主义,后者是民族虚无主义B前者是民族虚无主义,后者是历史虚无主义C两者都割裂了文化发展中本土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D一味推崇外来文化与一味拒绝外来文化,都会使文化发展偏离正确的方向解析:选D。“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是民族虚无主义,“闭门造车”是封闭主义,两种观点都没有正确对待民

5、族传统文化,都会使文化发展偏离正确的方向,都是错误的。故答案选D。A、B、C三项观点错误,应排除。二、非选择题6.2011年12月15日,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在光明日报发表以先进文化引领巴蜀文化繁荣发展的文章。文章指出,文化是历史的延续,也是时代的写照,基础在薪火相传,关键在创新创意,活力在交流融合。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提倡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在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推进内容创新、形式创新、传播手段创新和科技创新,使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要广泛吸纳中外文化优秀成果,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渠道,让巴蜀文化走向全

6、国、走向世界。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文化创新的理解。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创新的途径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调动教材所有有关文化创新的知识,然后据此审读材料对接相关有效信息,再观点统帅材料进行分析说明即可。答案:(1)文化发展的实质是文化创新。文化是时代的写照,关键在创新创意。推动巴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推动文化的不断创新。(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一条基本途径。文化是历史的延续,推动文化发展,基础在薪火相传。必须提倡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在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推进内容创新、形式创新、传播手段创新、业态创新和科技创新,

7、使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又一基本途径。实现巴蜀文化的创新,必须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渠道,广泛吸纳中外文化优秀成果。(4)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一、单项选择题1.2011年11月25日,李长春在中国文联第九次全代会、中国作协第八次全代会上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坚持“三贴近”是因为()

8、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深入群众生活,就会写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A BC D解析:选A。“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强调的是立足社会实践,“贴近群众”强调了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重要性和文化发展应坚持的方向。正确指出了其中原因,故答案选A。混同了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和基本途径,否定了文化创新的其他条件,均应舍去。2.对“前贤”的文章,杜甫主张既要兼取众长,加以继承(“转益多师是汝师”);又要区别真伪(“别裁伪体亲风雅”),反对一味因袭(“递相祖述复先谁?”)。这对我们进行创新的启示是()A亲自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

9、本途径B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力军C文化创新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D科技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工具解析:选C。本题考查创新与继承的关系,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对“前贤”的文章,杜甫的主张既要兼取众长,加以继承,又要区别真伪,反对一味因袭,用文化生活知识来说就是既要继承又要发展,这是创新的重要途径。故答案选C。A项观点错误,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B项错误,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D项干肢不符。3.植根于农耕文明的天津杨柳青年画,继承了宋、元绘画的传统,吸收了明代木刻版藏、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的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创立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富有感人

10、题材的独特风格,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材料说明()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文化在交流借鉴中融为一体传统文化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A BC D解析:选A。天津杨柳青年画植根于农耕文明,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正确。“继承了宋、元绘画的传统,吸收了明代木刻版藏、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的形式”,说明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正确。故答案选A。违背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要求,观点错误。没有看到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4.中国的传世古籍浩如烟海,中华文明绵延不绝,这同中华民族始终重视编纂、保存和整理古籍文献有着直接关系。今天我们仍然重视古籍文献的整理和保护工作,依据在于()传统

11、文化无不凝结于古籍文献中文化的积累是文化传承的基础文化的传承是文化创新的前提文化的创新不能背离传统文化A BC D解析:选D。本题要求回答重视古籍文献整理和保护工作原因,从文化创新的角度正确指出了整理和保护传统文化的意义,故答案选D。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多种,夸大了古典文献的作用。文化发展基层是根,人民是本,普通民众是文化传承的基础,错误。5.中国的文学有着千年传统,从文言文到白话文的转变极大地改变了中国文学的书写方式和表达习惯,不断涌动的现实生活又给文学提供着新的机遇与挑战。这告诉我们对待传统文化()A要全面吸收,不断发展B要体现时代精神,不断创新C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D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解析

12、:选B。“不断涌动的现实生活又给文学提供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强调了文化继承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即要体现时代精神,不断创新。故答案选B。A项观点错误,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C、D项干肢不符,应排除。6.面对复杂的“全球化”浪潮以及多变的国际环境,如何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在吸纳世界优秀文化的同时,促进民族文化包括民族服饰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保持其具有中国气派、民族特点的独立品格,是民族文化交流面临的重要任务。这说明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文化时()要以外来文化为主要充分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要以我为主,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要重点学习外来文化的形式而不是内容A BC D解析:选B。在学习和借鉴其

13、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错误,正确。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正确。要重点学习外来文化的积极内容,而不是形式,说法错误。故选B。7.福建省永定县客家土楼中,许多土楼是按八卦图设计的,中华传统文化深深地铭刻其中。但客家土楼的设计也注意吸收西方元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振成楼,全楼的设施布局既有苏州园林的印迹,也有古希腊建筑的特点,堪称中西合璧的建筑奇葩。这说明()A建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B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C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D思考是文化创新的基础解析:选C。“全楼的设施布局既有苏州园林的印迹,也

14、有古希腊建筑的特点”,这说明设计者既继承了我国的传统建筑风格,又吸收了西方建筑的特点,体现了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故选C。A、B与题意无关;D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8.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出现的“无产阶级文化派”宣称,“无产阶级是未来的创造者,不是过去的继承者”,因此要“把资产阶级文化作为一堆废物扔掉”去“臆造自己特殊的文化”。主张对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文化,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这一思潮,在“二战”结束后的“冷战”时期,依然盛行。“无产阶级文化派”是()A具有革命性质的,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新的主张 B一种有利于文化创新的新观念C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的表现 D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

15、义的表现解析:选D。“无产阶级文化派”全盘否定历史,主张一切重来,对传统文化不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典型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故D应选。A表述不科学,B说法错误,应排除,C与题意不符。二、非选择题9.材料1: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材料2:有专家认为,岭南传统文化特色是广东建设文化大省乃至社会全面进步的依托,但过于偏爱和僵化传统“粤味”,则难以跳出狭隘地域和“小传统”的限制,会使广东文化成不了大器,很难有积极作用。广东省应

16、大力革新岭南文化,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广东。(1)结合材料1,谈谈应如何认识传统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结合材料1、2,你认为革新岭南文化的途径是什么?请你提几条建议。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作用、文化创新的途径,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结合胡锦涛对认识传统文化的要求,本题可从文化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两个方面作答。第(2)问,结合材料可知,材料1强调了继承传统文化的作用,材料2强调文化革新不能过于偏爱和僵化传统“粤味”,要大力革新岭南文化。结合教材知识,可从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基本途径和需要反对的几种错误倾向等方面作答。答案:(1)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2)在实践基础上对传统的岭南文化进行文化创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要继承传统的岭南文化,又要体现时代精神。加强广东文化和国内其他地方文化及国外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博采众长。反对“守旧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扩大文化视野,兼收并蓄,发扬光大岭南文化。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