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浙江历史学考一轮复习教师用书:必修2 专题7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90183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浙江历史学考一轮复习教师用书:必修2 专题7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浙江历史学考一轮复习教师用书:必修2 专题7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浙江历史学考一轮复习教师用书:必修2 专题7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浙江历史学考一轮复习教师用书:必修2 专题7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浙江历史学考一轮复习教师用书:必修2 专题7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18浙江历史学考一轮复习教师用书:必修2 专题7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18浙江历史学考一轮复习教师用书:必修2 专题7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考点1|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1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和耕作技术的进步(1)中国农业经历了“刀耕火种”的原始阶段。(2)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达地区已经采用了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中国农业的耕作方式铁犁牛耕已经形成。(3)汉代:牛耕逐渐普及,铁制农具的数量大大超过前代;出现了曲柄锄、大镰、播种工具耧车和一牛挽犁。(4)唐代: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的曲辕犁,可控制耕土的深浅。2古代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1)战国:李冰主持的都江堰和郑国主持的郑国渠工程,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2)汉代:关中地区灌溉渠道规划合理,成效显著。关中农民还创造了“井渠”。(3)东汉:王景治理黄河,基本解除了水患。3古代中

2、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基本特点: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男耕女织、自给自足)1下图信息,最能体现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基本特点的是()A BCDC是水排鼓风冶铁,是教育,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基本特点是男耕女织,符合题意。2唐朝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可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牵引点高低控制耕土深浅的农业生产工具。它是()A耦犁B曲柄锄 C曲辕犁D翻车C耦犁出现在东汉,不符合时间限制,故A项错误;曲柄锄出现在汉代,不符合时间限制,故B项错误;唐代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的曲辕犁,可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牵引点的高低,控制耕土的深浅,故C项正确;翻车是灌溉工具,而非耕土的农业生产工具,故D项错误。3(2015浙江学考

3、)右图是在陕西米脂出土的东汉画像石拓片,从中我们可以得知当时()A米脂率先采用铁犁牛耕B中国已有耦犁耕作技术C牛耕技术已经普及全国D陕西农业产量领先全国B图片反映的是二牛抬杠的耕作方式,即耦犁耕作技术,故B项正确。A、C、D三项在图片中无法体现。考点2|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1古代中国的丝织业(1)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在当时已经萌芽,纺织原料最初用的是麻和葛。中国已经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2)商周:纺织业在经济生产中已相当重要。甲骨文中已出现祭祀蚕神的内容;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出土的商代遗物中,多次发现玉蚕;在周礼书中妇女的纺织生产被称为“妇功”。(3)汉代:纺织技术已经相当发达

4、。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了丝织品素纱衣和起绒锦等。丝织品通过“丝绸之路”远销到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沿岸,中国被誉为“丝国”。(4)唐代中期以后: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私营纺织作坊兴起。2商周青铜器的铸造和汉代冶铁技术的进步(1)商周青铜器的铸造:商代青铜器的出土地点分布广泛,生产规模相当大。西周时期,青铜器大多作为礼制的象征,代表着权力和秩序,铸造工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2)汉代冶铁技术的进步: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供风形式由自然通风演进到人力皮囊鼓风,然后又发展到畜力鼓风。东汉初,南阳太守杜诗创造出以水力鼓风的装置水排。3唐宋陶瓷业的主要成就(1)唐代:中国古代独特的美术陶制品

5、“唐三彩”风行一时。制瓷业已经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越窑的青瓷享有盛名,邢窑的白瓷制作精美;江西景德镇和四川大邑的白瓷在瓷器中名列前茅;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并把绘画和诗文用于瓷器装饰。(2)唐宋以来,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等名窑以其产品的质量闻名天下。1据古罗马学者记载:“中国产丝,织成锦绣文绮、运至罗马裁成衣服,光辉夺目,人工巧妙达到极点。”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A汉代纺织技术发达,产品远销地中海地区B绒棉、织金绒、天鹅绒等纺织品流行C唐代丝织品经丝绸之路输至欧洲D黄道婆改进织造技术A材料所描述的是丝绸纺织品,而B项中的是棉纺织品;唐代在古罗马之后才出现

6、,黄道婆出现时间更晚,排除C、D两项;汉代的丝织技术发达,产品远销海外,故A项正确。2商代青铜器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下图所示青铜器图纹可以反映商代()商代青铜器父癸鼎上的蚕纹A冶铁业的进步B甲骨文的成熟C兴起了棉纺织业D已经有了养蚕业D材料反映的是商代青铜器纹饰。冶铁业是春秋时期出现的;材料反映的不是甲骨文;棉纺织业是宋元时期兴起的;根据材料中青铜器上的蚕纹,可以推断商代已经有了养蚕业,故D项正确。3“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杜甫的这首诗描写的是古代()A浙江的青瓷B四川的白瓷C河南的“唐三彩”D江西的粉彩瓷B通过材料中“君家白碗胜霜雪”可知是白瓷

7、。考点3|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市”在历代的发展(1)秦代: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2)汉代: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管理严格。(3)南北朝时期:在离城镇稍远、交通便利的一些地方自然形成了民间集市“草市”,政府设“草市尉”进行行政管理。(4)唐代:“草市”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夜市繁盛。(5)宋代:“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市”已经不再被封闭在政府规定的墙垣之内,而是分散在宅屋之间;形成了繁华的商业街;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草市”已经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6)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相当繁华。1唐代元稹估客乐诗云: “经游(营)天下

8、遍,却到长安城。城中东西市,闻客次第迎。迎客兼说客,多财为势倾。客心本明黠,闻语已心惊。先问十常侍,次求百公卿。侯家与主第,点缀无不精。归来始安坐,富与王者勍(强)。”下列对该诗的解读,不合理的是()A. “长安城”有常设的商业区B商人交结长安权贵C. “估客”是财力雄厚的大商人D商人政治地位提高D“城中东西市”反映了“长安城”有常设的商业区,A项解读正确;“先问十常侍,次求百公卿”反映了商人交结长安权贵,B项解读正确;“经游(营)天下遍”“富与王者勍(强)”反映了“估客”是财力雄厚的大商人,C项解读合理;材料体现不出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故答案为D项。2(2016浙江学考)唐诗云:“江春铺网阔

9、,市晚鬻蔬迟。夜船归草市,春步上茶山。寨将来相问,儿童竞启关。”这反映出()A草市中有夜市B江南市镇兴起C村寨出现草市D专业市场出现A由材料信息“市航鬻蔬迟夜船归草市”可知诗句反映了唐代草市中有夜市,A项正确;其他三项材料未体现。考点4|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1“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1)含义:强调要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发展。开始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此后成为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2)目的: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此外,也有政治文化方面的考虑,如安定人心,保障国家的安全,维护政治的稳定,巩固君主的地位等。(3)表现:西汉初年,政府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汉武帝推行打击富

10、商大贾、发展官营商业的政策;商人入市籍者不得为官。(4)影响: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了压抑,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长期得不到正常发育。2“海禁”政策及其影响(1)内容: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2)表现:明王朝注重建立和维护一种“朝贡”贸易体制,对民间出洋从事海外贸易的行为严加禁阻。清朝顺治年间颁布“海禁令”和“迁海令”。(3)影响: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发展的可能性,也使得中国社会在19世纪以极端保守和封闭的面貌走向近代化的世界,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1(2015浙江学考)中国历代王朝大都执行“重本弃末”“强本弱末”的经济政策。这里的“末”是指()A农业和手工业B商业和手工业C农业和商业D手工业和畜牧业B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一直都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认为只有务实农业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以这里的“末”指的是商业和手工业,故选B项。2清朝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下列表述符合作者思想的是()A“海禁”政策始于清初B“海禁”期间曾短暂实行对外开放C“海禁”的目的是严禁外国商人到中国经商D“海禁”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D“海禁”政策始于明朝,A项不正确,材料体现不出B、C两项的内容,答案选D项。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