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组 林清玄,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等。台湾高雄人,一九五三年生。毕业于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的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白雪少年等。生字学习生字学习租秧汲侥zyngjjio租房插秧汲水侥幸旱规萎hnguwi干旱规定枯萎文章结构:全文可分三段。第一段(第1、2自然段):介绍桃花心木这种树木。第二段(第3至11自然段):“我”从种树人那里得知做人的道理。第三段(第12、13自然段):桃花心木茁
2、壮成长。想想课文是怎么介绍桃花心木的?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从前老家房后山上的林场有许多这种树,但那是高达几丈的成林,所以当我看到桃花心木仅及膝盖的树苗时,有点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充满旺盛的生命力。画出有关描述种树人种树的语句。树苗种下以后,他总是隔几天才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的天数并没有规律,浇水也没有规律,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的就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四点奇怪时间不确定水量不确定树木枯萎天数不确定苗数不确定种树人奇怪的
3、地方:1、种树不像种菜或种稻子,几个星期几个月就可以收获。种树是百年的基业。这句话是说种树和种菜或种稻子不一样,种菜或种稻子时间很短就可以收成,而种树则需要很多年才能长成参天大树,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收成。句段赏析2、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都定时浇一定量的水,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习性,根就会浮生在地表,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侥幸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是一吹就倒了。这两句是讲种植桃花心木的诀窍。每天定时定量给树苗浇水,对树苗有害无益,它不能独立地生长,老依靠人,它的根也不能扎入土层深处。即使存活了,遇到了大风大雨,也会一吹就倒。“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习性”这句运用了拟人
4、的修辞手法,把树苗当作人来写,写得生动形象。3、想到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比较经得起生命的考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句子中的“不确定”指生活的变化无常,会经受困难或遭遇不幸。句子的意思是说,育树和育人的道理是一样的,只有经得起生活的磨难和考验,才能学会生存和发展的本领,成为生活中的强者。4、种树的人不再来,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种树人不用来了,因为这些树的根扎得很深,能不断地从土壤中吸取水份,不用别人的浇灌,经得起干旱、风暴,茁壮地生长起来。我悟出的道理是:育人如育树,只有在艰苦环境中经受考验,克服依赖性,才能生存发展,成为强者。作者从种树人的话中得到的启示:不只是树,人也
5、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l如果我是一颗经历风雨、茁壮成长桃花心木,我会对种树人说:l如果我是一颗在成长中饱受痛苦的桃花心木,我会对桃花树人说:l如果我是一颗即将枯萎的桃花心木,我会对种树人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身边也有很多类似的事例,同学们思考一下。试着举例说明总结:作者通过和种树人的对话,深受感动,明白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哲理。作者在描写和叙述中转承自然流畅,运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生动地点明了文章的主旨。今天学完这篇课文后老师也很受启发,希望我们都能够做一个经受得起考验、独立自主、具有自我生存能力的人!同学们,学完本课你有什么感想呀?论感想感悟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更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更能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这正如俗话说得那样:“不经风雨,难成大树。”“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为男。”人和树是一样的,生活在艰苦环境中的人更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从而学会生存和发展的本领。希望同学们都能像课文中的桃花心木一样,能够经得起生活的磨练,最后长成参天大树,长成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