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邓州市2019-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评估三年级科学试卷(B)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填空:(每空1分,共32分)1、一株完整的凤仙花的植株包括 、 、 、 、来 和 。2、植物的养料是由绿色的 依靠 提供的能量,利用 和 制成的。3、种子萌发先长 、再长 和 ;植物的根总是向 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 。4、有些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很不相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做 。5、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 、 、适宜的 和 等条件。6、1771年,英国科学家 发现绿色植物能更新空气。7、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 、 、 等各不相同。8、植物的茎具有 植物及 作用。9、 蚕的身体分为 、
2、 、 三部分,胸部有 对足。蚕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 。 10、绿色植物的叶子上有 ,能够自己制造养料。二、选择:(每题2分,共18分) 1、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 )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A、根 B、茎 C、叶 D、种子2、凤仙花种子萌发后最先长出来的是( )A、根 B、茎 C、叶3、( )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A、养蚕 B、抽取蚕丝织成丝绸 C、 养蚕、抽取蚕丝织成丝绸4、要让小蚕吃饱吃好,桑叶要( )并干燥。A.新鲜 B.带水珠 C.晒干5、蚕蛹的身体呈( )形、A.长圆筒 B.圆 C.纺锤6、植物叶片交叉生长,伸向四面八方,主要是为了( )。A、植物身体的平衡
3、 B、为了好看C、能最大限度的接受阳光7、蚕需要吃桑叶的生长发育阶段是( )。A、卵 B、幼虫 C、蛹 D、成虫8、轻轻挑开凋谢变干了的凤仙花,里面有( )。A、花瓣 B、花蕊 C、果实 D、种子9、解剖花的顺序是( )。A.依次用镊子撕下萼片、花瓣、雄蕊、雌蕊B.依次用镊子撕下雌蕊、雄蕊、花瓣、萼片C、依次用镊子撕下花瓣、雄蕊、雌蕊、萼片三、判断:(每题2分,共16分)1、人的一生有两副牙齿,一副乳牙,一副恒牙。( )2、植物都是用根来繁殖后代的。(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颜色各不相同。( )4、种子萌发时最先长出茎。( )5、蚕不属于昆虫。 ( )6、人和动物一样也具有生命周期。 (
4、 )7、蚕蛹没有生命。 ( )8、像蚕一样,所有的小动物的一生都要经过变态。 ( )四、读图、连线题。(8+8)1、请在图中填出蚕的一生的四种状态。2、将下面的植物与它们的茎的形态连线。凤仙花 匍匐茎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
5、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葡萄 直立茎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
6、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红薯 缠绕茎 牵牛花 攀援茎五、实验与探究题。(10+4+4)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1、子轩为了证明水是怎样在植物的茎中被运输的,做了如下实验,请你将实验过程按正确的顺序排列。A、 将芹菜放入烧杯中。B、 将芹菜横切开,观察它的横切面。C、 将烧杯和芹菜在阳光下照射。D、 观察芹菜的变化。E、 取一段新鲜的芹菜和和装有红色水的烧杯。2、昆虫的主要特征有哪些?请你列举三种昆虫。3、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第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