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哲学的基本问题备课时间教学课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时计划1教学课时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包括哪两方面内容?(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含义以及二者的根本分歧。(3)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4)哲学的基本问题和人们生活的关系。2、能力目标:(1)、使学生初步具有识别不同哲学派别本质的能力(2)、使学生初步具有自觉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认识、分析和把握社会生活现象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世界的不同认识形成了不同的哲学,各种哲学总是在相互辩难中发展,我们应该坚持唯物主义的观点,自觉地反对和批判唯心主义。重点难点1、哲学的基本问题2、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有这样一个传说:一天晚上,一群游牧部落的牧民正准备安营扎寨休息的时候,然被一束耀眼的光芒所笼罩。他们知道神就要出现了。因此,他们满怀殷切地期盼,恭候着来自上苍的重要旨意。最后,神终于说话了:“你们要沿路多捡拾一些鹅卵石,把它们放在你们的袋子里。明天晚上,你们会非常快乐,但也会非常懊悔。”说完,神就消失了。牧民们感到非常失望,因为他们原本期盼神能够给他们带来无尽的财富和健康长寿,但没想到神却吩咐他们去做这件毫无意义的事。但是不管怎样,那毕竟是神的旨意,他们虽然有些不满,但是仍旧各自捡拾了一些鹅卵石,放在他们的袋子里。就这样,他们又走了一天,当夜幕
3、降临,他们开始安营扎寨时,忽然发现昨天放进马鞑子里的每一颗鹅卵石竟然都变成了钻石。他们高兴极了,同时也懊悔极了,后悔没有捡拾更多的鹅卵石。这个故事意在告诉我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有许多看似鹅卵石一样的东西被我们有意或无意地丢弃了,然而,有一天,当我们需要它的时候,它却变成了钻石,而我们却不得不为以前丢弃它而懊悔不已。这个故事十分传奇,道理也值得我们珍惜。但这个世界上果真有神存在吗?神能够指点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吗?我们都知道,这个世界并不存在神,神在一定程度上只是人们内心愿望的反映。我们学习了第一课的内容,知道人类的活动包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哲学的任务,就是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
4、点起生活的明灯。哲学研究问题很多,但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呢?(二)讲授新课1、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作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要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要回答宇宙问题、人生问题和认识问题。哲学所涉及的问题很广泛,但哲学的基本问题只有一个,这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举例:思维:如计划、构想、思想、观念;存在:客观实在的东西(可见的,桌椅,花草等;不可见的如电磁波、引力、浮力等)思维体现的是人的主观方面的思想,存在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能认为感觉到的东西是切实
5、存在的,感觉不到的东西就不存在,人的主观感觉并不能作为衡量事物是否存在的标准。那么思维和存在之间是什么关系呢?(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A、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这是哲学基本问题最重要的方面。简言之,就是思维和存在谁先产生,谁后产生,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就是唯心主义。一切哲学都不能超越这两大派别之外。本原先后决定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先有意识后
6、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例: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A )A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B旧哲学的基本问题C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D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否定自然界先于人的活动而存在,必然导致唯心主义。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 (B)A思维不能正确认识存在B意识是世界的本原C主观精神依赖于客观事物D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对某种事物的存在与否感到难以预料时,往往就认为“信则有,不信则无”。从哲学上看,这种观点认为 (D)A世界不是由神创造的,而是由人创造的B社会存在是客观的,决定人的思维C世界观不同,对事物的看法就不同D思维是世界的本原,思维决定存在B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
7、在的问题。简言之,世界能否被正确认识。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区分出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凡认为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的观点属于可知论;凡认为思维不能认识存在的观点或至少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属于不可知论。绝大多数哲学家,包括唯物主义者和一些彻底的唯心主义者,都主张世界是可知的。但也有极少数的哲学家否认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否认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这是不可知论。不可知论的理由是:客观世界不存在可以被认识的任何可能,世界不过是杂乱无章的偶然现象的堆积;让有限的认识能力去认识无限的世界,这是绝对办不到的;人类不具有认识世界的能力,人的感觉和思维都存在无法克服的缺陷。如:一根棒伸入水中,清楚地看
8、到它折断了,怎能断定它是直的呢?(折射);再如:左手放进热水里,右手放进冷水里,然后把双手放进温水里,结果左手说盆里的水凉,右手说盘里的水热,感觉真会欺骗人类。所以,在不可之论者看来,世界的神秘面纱永远也撩不开。不可知论的典型代表休谟认为“知觉是唯一的实在,知觉之外,一切不可知”。举例:庄子和朋友惠施外出散步,看到桥下很多鱼不停的游来游去,穿梭嬉戏,自由自在,好不惬意。庄子说:“鱼儿多快乐呀!”惠施说:“你不是鱼儿,怎么知道鱼儿很快乐呢?”庄子反问:“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感觉如何,可是你也不是鱼儿,你怎么知道鱼儿快乐不快乐呢?”按照惠施的
9、说法,不是鱼儿,就不知道鱼儿的快乐,那么不是物,就不知道物的道理,由此推论下去,世界上就没有可以认识的东西了。提问讨论:世界是不是可知的?世界如果不可知,人类如不去探索,将仍停留在吃生肉、穿树皮、住山洞的愚昧时代。现在的大千世界精彩纷呈,许多未曾想过、不敢想的东西,经过人类孜孜以求的钻研,变成了现实。许多现象都有了科学、合理的解释,而且依据这些解释,进一步指导人类的实践。世界是可知的,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事件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提问:人们做事情为什么总是先有计划后有行动?为
10、什么有的计划和愿望能够实现,有的却不能实现,甚至会事与愿违?为什么不能只凭自己的意志行事?A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问题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举例:人们的实践活动,不管自觉与否,首先遇到的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总会这样或那样解决思维和存在谁第一性的问题。各行各业的人们在工作时,首先要承认自己的活动对象是真实存在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画饼不能充饥。要做好工作,应该努力使自己的主观思想符合客观实际。(美好、远大的理想与学习的现状)我们经常会提出“世界上到底有没有上帝和神” 、“人是否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等问题,如果不相信世界上有神,就不会有遇到事情求神的做法。“眼见”不一定“为实”,说明认识事物不
11、仅需要肉眼,还需要智慧的眼睛,想问题,办事情要正确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在实际生活中,凡是达到理想效果的事情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原则。人们常以“心想事成”来表示祝愿。但心想未必能事成,只有符合客观实际的想法才可能成为现实。探究:上述材料涉及的共同的哲学问题是什么?你认为处理好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重要吗?为什么?这一探究活动主要说明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实践处处涉及哲学的基本问题。这些生活和实践活动,都涉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要求思考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从中认识到正确处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对于我们的生活、学习等活动具有
12、重要的意义。B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问题,同我们的生活实际也有密切联系 举例:相信世界可知与不相信世界可知是大不一样的,这两种态度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精神状态。相信世界可知,相信世界是有规律的人,会经常保持乐观的进取精神,相信前人没有认识的事物,一定会被今人和后人所认识,在实际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就会多一些。而那些不相信世界可知的人,往往消极等待,最终碌碌无为。(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必须回到的科学问题到现在为止,科学已经证明了,太阳系八大行星中,除了地球以外,再没有别的行星存在着高级生命,地球上的文明是太阳系独一无二的现象。至于太阳系以外是不是有高级生命存在,是不是存
13、在类似、甚至高于我们人类的文明,那还有待于科学的探索和发现。所以我们现在谈论问题,都是立足于地球,立足于地球文明。自从地球上有了人类,出现了文明以后,呈现在人类面前的各种现象,归根到底有两大类,一类叫做物质现象,一类叫做精神现象。宇宙间各种现象,无论怎么花样繁多。都可以归到精神和物质两类中的一类去,二者必居其一。从蒙昧的、野蛮的远古时代起,人类在自己的全部活动中,就不断地碰到并思考着精神现象和物质现象的关系问题,而且作出不同的解释。人的存在与活动,时刻都发生着精神与肉体的矛盾。同时,人们在处理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时,一方面所面对的是一个外在的、客观的物质世界,另一方面,又按照自己的某种思维方式
14、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必然发生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在追问世界本原、探讨人与世界关系时,就必须对这个问题作出明确的回答。(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与哲学发展的始终,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各种哲学派别相互争论的理论焦点。哲学争论的问题很多,观点纷呈各异,但是它们所争论的所有问题,都是围绕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展开的。举例:古时候我们的祖先完全不知道人体的结构,对于大脑的活动情况一无所知。他们对于做梦这种现象不能正确地理解,以为梦中出现的人的形象是离开自己身体的灵魂,人死了灵魂还存在。这种愚昧的想法,就是远古时代人类对所谓灵魂同物质世
15、界的关系的一种解释。哲学是教我们怎样看待世界的总的学问,它当然要从根本上回答精神和物质,也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古希腊的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原子是永恒的不生不灭,处在不断的运动状态中“。虚空是原子存在和运动的场所。柏拉图认为理念是万物的本原,客观事物只是理念的影子。中国哲学家老子则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道”,道可道,非常道,道是可以阐述的,但是可以阐述的道却不是真正的道。王守仁的“心外无物”, 客观的事物没有被心知觉,就处于虚寂的状态,如深山中的花,未被人看见,则与心同归于寂,被人看见,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在15世纪下半叶,由于科学的发展,人们对真理的认识越来越多,着重于研究主题如何反映客体的问题,至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被提到了重要的位置。课外作业作业: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包括哪两个方面内容?教学反思本课主要讲授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定要让学生区分划分唯物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和哲学的基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