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准备过春节。1“规矩”的含义:()圆的和方的形状。一定的标准、法规或习惯。照老北京的规矩,春节从就开始了。腊月的初旬2腊八节都要干什么?_ _ 3孩子们准备过年的三件事,按重要程度排序:_。买各种玩意儿。买杂拌儿。买爆竹 泡腊八蒜熬腊八粥4他们必须预备过年_、_、_、_,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1)在横线上填上词语。(2)“他们”指_。(3)“万象更新”的含义是_一切都变得焕然一新。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大人们5双引号的作用:引用。特殊含义。讽刺或否定。(1)“腊七腊八,冻死寒鸦”。()(2)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二、热闹过春节1除夕真热闹。(1)“热闹”的反
2、义词_。(2)这句话在本段的_。(3)摘抄表现热闹的句子。_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冷清中心句2春节的活动都有哪些?_3这些活动体现了老百姓的生活状态是_的。开心、悠闲、轻松拜年、逛庙会、听戏、逛天桥。4正月十五,处处(),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1)选词填在括号里:各形各色 张灯结彩(2)画线句子是比喻句吗?(是 不是)张灯结彩各形各色(3)
3、用加点词语造句。_(4)句中体现灯数量多的词语有:_,四个“_”词语体现冰的样式多。有的示例:操场上热闹极了,同学们有的踢毽子,有的跳皮筋,有的做拍手游戏,有的丢手绢。几百盏三、总结梳理。1本文是按_顺序描写。2本文使用了许多老北京方言,选选下面哪些不是老北京方言?()(多选)杂拌儿零七八碎儿 玩意儿去哪儿 爆竹 时间一、主题积累除了春节,你还知道哪些中国的传统节日?不少于三个。_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二、延伸阅读_正月十五棒棒会,是家乡纳西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棒棒会是交流竹木农具的盛会。今年的正月十五,一大早我就跟着妈妈去逛街。只见街头巷尾满是人,满是棒,满是花。我一头扎进人群里,好奇地东张
4、西望。人们穿着传统的节日盛装,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容,在各种摊前细细地欣赏着,寻找着自己所爱之物。示例:棒棒会来到新街一带,好个棍棒的世界呀!长棍、短棒,粗中带细,细中有粗,扁的方的,长的短的,应有尽有;摊内有摊,摊外有摊,热闹极了。听妈妈说,正月十五是春节的结束,也是春播的开始,家中炊具、农具,哪一样也离不开棍棒。这不,满街的人有谁不在看棒,摸摸这根,看看滑不滑;压压那根,试试硬不硬;瞄瞄它,瞧瞧直不直;掂掂它,估估重不重。少的拿着两三根,多的扛着一大捆。笑着,走着,继续朝前张望着家乡古老的棒棒会,在党的民族自治政策之风的沐浴下,显示出生机勃勃的活力。1棒棒会的召开时间是_。2读了“只见街头巷尾满是人”我想到了成语:_、_。3根据意思找出文中词语。(1)东看看,西看看,不停地到处乱看。()(2)形容自然界充满生命力或社会生活活跃。()4用“”画出第三自然段中的中心句。5在文前的横上给短文取个名字。生机勃勃正月十五摩肩接踵人山人海东张西望三、百字练笔在许多传统节日里,你的家乡一定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请你选择一个传统节日,写写其节日风俗。_示例:在我的家乡,过春节的习俗最多。特别是三十晚上一定要包饺子,还要在饺子里放一枚硬币,谁吃到就会在未来的一年中发大财,身体健康,家庭美满。还会放天灯,在灯里写上自己的愿望,天灯飞得越高,你的愿望就越容易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