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两首江畔独步寻花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有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并称“大李杜”。杜甫简介写作背景杜甫在经历了“安史之乱”以后,来到了成都,建起草堂,有了自己的住所,感到十分欣慰。春暖花开,他独自沿江散步,看到江畔的美丽景色,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一组七首绝句。这是其中的第五首,题目中的“江”,指成都的锦江,“寻花”是赏花的意思。字词解释塔:墓地。江畔:江边。一簇:一丛。无主:没有主人。译 文黄
2、师塔前那一江的碧波春水滚滚向东流,春天给人一种困倦让人想倚着春风小憩的感觉一簇簇的桃花盛开着,却不知主人是谁。究竟是深红色的桃花可爱还是浅红色的桃花可爱呢?通过对“花”、“枝”、“蝶”、“莺”的描写,古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诗人被春天生机勃勃的美景所吸引,心情愉悦,表达了对春天万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宋代人,抚州临川人,是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简介字词解释 畦:田园中划分的有一定界限的长条田块。排闼:推开门。茅檐:代指茅草屋,草堂。湖阴先生:王安石的朋友。诗意茅草屋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繁茂的花木一畦一畦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的。一条小溪弯
3、弯曲曲环绕着绿油油的畦田。两座青山推开两扇门送来一片青翠。这首诗是题写在湖明先生家屋壁上的。前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暗用“护田”与“排闼”两个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人,但写山水就是写人,景与人处处照应,句句关合,融化无痕。赏析1.这首诗按怎样的次序写景?由近及远的次序。2.后两句分别写什么?上句写河水、稻田、下句写青山。3.整首诗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喜欢闲适、恬静。问题思考1、背诵这两首诗。2、课后搜集杜甫的诗,下节课朗诵给同学们听。看谁读的最好。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