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优化设计》2013-2014学年 高中历史 人民版必修二课时训练23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84285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设计》2013-2014学年 高中历史 人民版必修二课时训练23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优化设计》2013-2014学年 高中历史 人民版必修二课时训练23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优化设计》2013-2014学年 高中历史 人民版必修二课时训练23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训练2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一、选择题1.在苏共的某次全会上,对当时的领导人作出这样的评价:“个人集权,随心所欲,自我吹嘘,任人唯亲,管理混乱,外事不慎等。”该领导人是()。A.斯大林B.赫鲁晓夫C.勃列日涅夫D.戈尔巴乔夫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时代,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从材料中“对当时的领导人作出评价”可以排除A项;戈尔巴乔夫主张“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从材料中“个人集权,随心所欲”可以排除D项;B、C相比较,从“随心所欲,自我吹嘘”可知只有赫鲁晓夫与之相符。答案:B2.从1953年到1964年间,苏联的钢产量从3 810万吨增加为8 500万吨,

2、煤产量从3.2亿吨增加为5.5亿吨,石油产量从5 280万吨增加为2.23亿吨,工人的生活得到改善,平均月工资从1955年的76.2卢布上升到1965年的104.2卢布。出现上述现象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改革()。A.把农业作为经济改革的重点B.以发展工业尤其重工业为重点C.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D.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赫鲁晓夫改革的相关知识和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赫鲁晓夫改革以农业为重点,故B项错误;尽管A项表述正确,但本题介绍的是工业方面的成就,与农业无关,所以不能选A项;赫鲁晓夫改革时期仍然是计划经济体制,所以排除C项;赫鲁晓夫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给企业调

3、整部分工资等权力,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促进了工业的发展,故D项正确。答案:D3.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是()。A.“废除余粮收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B. “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C.“开垦、开垦、再开垦”D.“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解析:A项是列宁时期的口号,B项是斯大林时期的口号,C项是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口号,D项是戈尔巴乔夫时期的口号。答案:C4.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勃列日涅夫不打算

4、触动斯大林模式B.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C.勃列日涅夫开创了苏联改革的先河D.勃列日涅夫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解析: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经济方面,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突破原有体制的束缚,因此说他“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故选A项。答案:A5.“20世纪70、80年代的苏联青年人都是出生于卫国战争之后,他们被告知自幼生活在无比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之下,当长为青年人之后又被告知生活在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中。但最发达的社会制度却无法提供足够的生活用品;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里,从来没有机会真正表达自己的意愿;官僚的子女拥有无可比拟的机会,而普通人家的子女在社会的下层挣扎,连改善命运的机会也极

5、其渺茫。”上述材料表明()。军备竞赛加剧了苏联的经济负担当时的苏联政治经济危机严重信仰丧失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腐败”问题困扰着苏联社会A.B.C.D.解析:由材料可知,20世纪70、80年代的苏联,尽管社会主义制度被宣传得无比优越,但普通人家的子女在社会中没有政治经济地位,生活困苦,没有机会改变命运。故符合题意。尽管与当时苏联的社会现实符合,但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因此选B项。答案:B6.有学者这样描写苏联一位领导人:“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材料所描写的应是()。答案:D7.2011年是

6、苏联解体20周年,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戈尔巴乔夫对苏联进行改革,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其改革走的是自下而上的中国模式B.其改革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种尝试C.改革的前期就阻力重重D.其改革有宏观的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解析: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在国内出现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背景下展开的,改革在经济领域陷入困境后又转入政治领域,其改革背离社会主义方向,导致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改革没有宏观的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故选C项。答案:C8.下表为19761990年苏联经济增长率(%)简表,其中,1990年经济发展出现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年份1976198019811985198619901990社会

7、总产值4.23.31.8-2国民收入4.33.21.0-4劳动生产率3.33.1-3A.自然灾害造成的破坏B.赫鲁晓夫改革导致的社会混乱C.苏联解体导致的社会混乱D.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不见成效解析:从表格可以看出,出现负增长的时期是戈尔巴乔夫进行经济改革的时期,说明其改革并没有明显成效。故D项符合题意。答案:D二、非选择题9.关注民生,保障公民的基本生存权,是政府的首要任务,也是衡量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领域进行了多方面调整。如英国1909年颁布的一项法案授权成立工资管理处,负责确定在“流汗行业”工人的最低工资;另一项

8、法案授权成立一个行业管理局,为失业者提供就业信息;1911年提出国家保险法案,对失去健康和生病者提供了保险。法国1892年的法律为所有工人确定了最大限度的工作时间10小时;1893年的法律为工人繁荣安全和健康作了充分的规定,同时还保障工人及其家属的免费医疗。德国也先后颁布了疾病保险法意外工伤保险法案老年及残疾保险法,保障工人的权益。(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民生问题上采取了哪些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材料二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既关系到广大种粮农民的利益,又关系到城乡居民的生活供应。可以说,粮食问题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的最大的民生问题。不仅

9、斯大林和赫鲁晓夫没有解决好苏联的农业问题,就是勃列日涅夫经营了十多年后,苏联的农业生产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这一时期,苏联政局稳定,在与美国的军事争霸中也不落下风。然而就在这种表面繁荣的背后,苏联却多次出现了严重的粮食危机。从1971年到1974年,苏联实际的军费开支平均增长速度约达12%;1974年苏联的实际军费比1960年增加了三倍左右。1975年苏联的军费开支已占其国民总收入的五分之一,占其预算支出的35%。苏联的国民收入约相当于美国的66%(按苏联官方公布的统计数字),而它的实际军费开支却比美国还要多20%。从粮食一路减产看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民生问题(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

10、,二战以后的苏联始终没有解决好农业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1)措施:通过立法手段保障工人权利(如颁布一系列法案);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工人生产生活条件(如规定最低工资)。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奠定必备的经济基础;工人运动高涨,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民主民权意识的增强,促使统治阶级调整政策。(2)赫鲁晓夫时期不顾具体气候、土壤条件,乱指挥,反复折腾,大搞种植玉米运动;20世纪60年代初恶劣的气候影响;勃列日涅夫依然沿袭了斯大林时期轻视农业、损害农民利益的做法,优先发展重工业,把主要力量放在扩军备战上。归根结底是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僵化,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