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8 路旁的橡树∣人教新课标.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83548 上传时间:2025-11-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8 路旁的橡树∣人教新课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8 路旁的橡树∣人教新课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8 路旁的橡树∣人教新课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8 路旁的橡树∣人教新课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路旁的橡树(教案)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一、教学目标: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

2、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知识能力:能正确朗读新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悟出课文蕴含的道理。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情感态度:了解课

3、文内容,体会筑路工人高尚的心。、过程与方法:培养环境保护意识,爱护花草树木。二、教材分析:路旁的橡树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8课内容。此文是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工人们在修建公路时,发现一颗粗壮、结实、挺拔的大橡树挺立在路基的中央。为了保护橡树,工人们与工程师经过精心设计,在不改变筑路计划的前提下,使公路在橡树边拐了一个马蹄形的弯,既保护了橡树,又圆满的完成了筑路计划”的故事。表现了人们对草木的珍惜,赞扬了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的环境保护意识强。本文语言质朴,情节简单,所反映的人们的行为非常高尚。选编的意图是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三、教学重点: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

4、而表现出的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四、教学难点:体会人们表现出来的高尚的心。五、教学准备:1、查字典,理解“高尚”一词的意思。联系生活及读书经历,想想哪些行为是高尚的。2、搜集有关人类保护或破坏自然环境的资料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师:我们在刚学过的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中,那些乱砍滥伐的村民,最终被大自然惩罚的事,同学们还记得吗?可是在有的地方,人们却不是那样做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另一篇关于树木的故事路旁的橡树(板书题目)。(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书要求: (1)读准字音 (2)读通句子,读顺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边

5、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检查自学 组织交流1、指名读读下列词(出示课件2)宽阔平坦马蹄挺拨橡树粗壮结实高尚2、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出示课件3)(这篇课文讲了人们打算在两座城市之间修一条笔直的公路,人们为了保护一棵橡树,在一个地方弯曲成了马蹄形,最后还是筑成了这条公路,只不过这条公路在这个地方弯了,其它地方是直的。)3、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出示课件4)(这个故事很感人,这个故事让我们知道了这些人好爱护树木。)是啊,事情虽小,但是通过这些人所做的行为当中,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确实爱护树木,确实向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所说,他们有一颗高尚的心。(四)、细读文

6、本1、下面我们来看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读一读(出示课件5)读后你有什么感受?“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的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这里的人有一颗保护树木的高尚的心。那什么样的行为才能成为高尚的呢?(为别人着想,还比如说舍己救人、拾金不昧、大公无私,这都是高尚的行为,所谓的高尚就是那些所做出的行为让人尊敬、值得人们赞扬的、好的、对社会有益的行为。)请同学们回过头看看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人们有一颗高尚的心?(板书高尚)2、讨论交流。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讲:(出示课件6、7)A、:遇到橡树,停止埋排水管。工人为什么停下来,他们看到了什么?(一棵粗壮、结实、挺拔的

7、橡树像沙漠中的哨兵一样,出现在了筑路工程中。指导读时注意读好“那么粗壮、结实、挺拨,就像沙漠中的哨兵一样”这句话,声音要响亮、有气势。)B、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用横线划出描写橡树的句子。(出示课件8)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这是一棵具备了怎样的特点的橡树?(粗壮、结实、挺拔)齐读本句,这是一个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是一个比喻句,把一棵橡树比作了草原的哨兵,把一棵橡树的粗壮、高大写得非常生动。比直接说它长得很粗壮、结实、挺拔生动,让我们一下就体会出这棵橡树好高大、长得好直啊。)如此一棵高大、结实、挺拔的大树出现在修路工程中,人们又有怎样的反应呢?(

8、出示课件9)工程师: 什么话也没说(没有命令,不知道怎么办,计划不能随意修改) 长久地(内心复杂,可能在想什么。) 叹气(应该保护、计划不能修改如何是好,为难。)工人:沉默不语,为什么会沉默不语(不想砍,又必须得到工程师的同意,等待安排) 沉重叹气(工程师没有答复,担心,心情沉重)3、要保护橡树,只有公路绕行,但这样一来,公路就不是笔直的了。工程师无奈。最后问题解决了吗?采用了怎样的办法?(出示课件10)工程师为什么要在离橡树100米的地方打进楔子呢?(不影响橡树的成长,让橡树的根部不受到伤害)看到这个办法你心情怎么样? (为了保护树木而弯曲,我们和工程师、工人一样,关心着橡树的命运。它被保留

9、下来,大家都松了口气,轻松多了。)朗读指导: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绪,读读这个决定。4、(出示课件11)几年过去了,当坐车过往这条笔直而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的公路时,人们总不约而同地赞叹:“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理解“不约而同”的意思,“不约而同”说明了什么?(约:约定,同:相同。事先没有经过商量而彼此的看法或行动却完全一致。他们的做法大家很赞同,认为很好。)高尚的心是一颗怎样高尚的心呢?(爱护橡树、保护环境) (五)、总结: (出示课件12)你从筑路工程师、工人的做法中懂得了什么?让我们懂得了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像这些筑路工程师、工人一样爱护树木、保护环境,这样我

10、们的大自然、我们生活的家园才会越来越好,因为这个树木不光可以制造新鲜的空气,美化环境,它的跟还可以抓住水土的流失,所以我们要多种树木,爱护树木、保护环境。(六)、布置作业(出示课件13)、抄写你喜欢的一段话。、抄写下面词词: 橡树 延伸 挺拔楔子沥青 马蹄形高尚七、板书设计:(出示课件14)路旁的橡树 发现橡树高尚 改变计划绕过橡树爱护树木 保护环境八、教学反思:路旁的橡树是一篇略读课文,是著名教育家苏霍娒林斯基写的。路旁的橡树讲述的是一棵粗壮、结实、挺拔的橡树的故事。在修筑公路的过程中,工人们遇到一棵高高挺立的橡树,为了保护这棵橡树,筑路工人与工程师经过精心设计,在不改变筑路计划的前提下,使公路在橡树边拐了一个马蹄形的弯儿,既保住了这棵橡树,又圆满的完成了筑路计划。课文语言质朴,情节简单,通过寻常小事,不寻常的处理方法,感染学生,增强环保意识。我在这里引导学生抓住文中重点的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美好的行为,让学生感受他们品格的高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