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新考纲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分析解读1.掌握某一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组成要素之间的联系及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2.重点把握自然带的三种地带性规律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3.掌握世界某些区域因自然因素的变化而形成的非地带性规律。第1讲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1表现: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及其_上的差异。2成因:不同地域_、_分布的不同状况。3自然带4空间上的规律性误区警示自然带的分布并不完全与气候类型相吻合,因为自然带是气候、地
2、貌、水文、生物和土壤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1)相同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尽相同,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2)相同的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不惟一,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自然带包括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二、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1地带性分异规律分异规律形成基础影响因素典型地区图示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_太阳辐射_地区及中纬度一定范围内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_海陆分布_地区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垂直地带性)水热状况_海拔较高的低纬山地2. 非地带性现象:主要受_、地形起伏和_等因素的影响。考点一陆地自然带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典例导入1.自然地
3、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我们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性。(2)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风带),请在图上相应的位置用箭头画出该风带的风向。(3)A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对应的自然带是带。(4)从“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C地在和的交替控制下形成地中海气候,与之对应的地的自然带是带。(5)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
4、域分异规律中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为基础的。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为基础的。疑难剖析1图形记忆自然带和气候类型的分布(以北半球为例)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地域分异规律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定义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或者说每个地带与纬线大体平行地伸展成条带状自然带沿着经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并大致与经线平行地伸展成条带状影响因素主导因素热量(太阳辐射)水分(海陆位置)成因总结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即以热量为基础水分条件沿经度变化的方向变化,即以水分为基础分布特征延伸方向纬线方向(
5、东西方向)经线方向(南北方向)更替方向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典型地区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中纬度地区典型景观变化例证沿海内陆沿海特别提示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包括从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规律。(1)在分析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太阳辐射:赤道两极热量带:赤道两极植被:赤道两极 土壤:赤道两极(2)在分析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沿海内陆 降水量:沿海内陆 植被:沿海内陆 土壤:沿海内陆考点二陆地自然带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典例导入2.读“某山地南北坡垂直带谱图”,完成(
6、1)(2)题。(1)关于该山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山是断块山B该山位于南半球C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G分布的海拔高度下限上升D该山常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2)关于该山南北坡垂直自然带带谱,叙述正确的是()A南坡带谱比北坡丰富,因为南坡海拔高BG自然带在南坡分布的海拔高度下限低于北坡,说明南坡气温低CE自然带在北坡分布的海拔高度下限低于南坡,说明南坡水热条件优于北坡D与F相似的水平自然带在我国西北地区分布的海拔会更高疑难剖析1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1)山体所在纬度相同高度的山体,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2)山体海拔纬度相当的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3)山顶、山麓之间相对
7、高度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1)从山麓到山顶的热量差异很大一般地,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据此可知: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下图);纬度越低,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类型越多。(2)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一般来说,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变化。因此,有些基带在草原或荒漠的高山,由于山地降水增多,可能出现森林带,如天山。(3)随纬度和坡向的变化,同一自然带在不同地区分布高度不同:山体所在纬度同类自然带的分布,在低纬的山地海拔高,在高纬的山地海拔低。如针阔叶混交林带,在亚热带(台湾玉山)海拔可达2 800米,到暖温带
8、(小五台山)只能到2 000米,而到了中温带(长白山)仅及1 200米。坡向同一山体,同类自然带的分布,阳坡高、阴坡低。特别提示(1)判断阳坡和阴坡、南北半球:一般情况下,同一自然带的海拔,山地阳坡高于阴坡。若知阴、阳坡的南北方位,还可以判断出南、北半球。如下图(以北半球为例):(2)判断山体所在热量带:通过基带的自然带确定所在热量带。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低层,如上图,最低层自然带是落叶阔叶林带,可知此山体位于暖温带地区。考点三非地带性现象及其成因典例导入3.读图,回答(1)(2)题。(1)据各自然带在图中的位置,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Oa距离海洋越来越近BOa海
9、拔越来越低COb年降水量越来越多DOb所处纬度越来越高(2)在自然带的实际分布上,针叶林带、苔原带在南半球缺失是受()A西风漂流的影响 B地势起伏的影响C海陆分布的影响 D水分因素的影响疑难剖析非地带性现象及其成因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一些非地带性地理景观和自然带现象。常见的非地带性现象及其成因,如下表:因素地区自然带和地表景观成因地带性分布(理想状态)非地带性分布(现实状况)海陆分布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苔原带、针叶林带无南半球该纬度无陆地北极地区冰原带无北极地区以北冰洋洋面为主地形起伏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进
10、入,处于背风坡科迪勒拉山系西侧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呈带状南北延伸,南北更替,呈狭长条状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东非高原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地势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各大洲的高山和高原地区与当地的水平自然带一致高山植物区地势高,水热条件差洋流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陆东、西两岸东西两岸自然带的分布纬度应该大致相当大陆东岸自然带向较低纬度延伸,大陆西岸自然带向较高纬度延伸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东岸是寒流,降温减湿。大陆西岸是暖流,增温增湿洋流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西两岸东西两岸自然带的分布纬度应该大致相当大陆东岸自然带向较高纬度延伸,大陆西岸自然带向较低纬度延伸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岸是暖流,大陆西岸是寒流
11、南半球副热带地区的大陆西岸森林带或草原带热带荒漠带寒流起降温减湿作用欧洲西岸针阔混交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范围特别广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水分昆仑山麓温带荒漠带绿洲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丰富尼罗河谷地热带荒漠带绿洲尼罗河河水灌溉特别提示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的主要表现可以总结成“缺失”“改变”“约束”“块状”等方面。缺失:受海陆分布的影响,某些地区缺失某种陆地自然带,如南半球大陆上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改变: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某些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发生了变化。例如,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的东部,由于受马达加斯加暖流和信风迎风坡的影响,形成了热带雨林带,而该岛的西部却是热带草原带。约束:自然带的分布范围受到约束
12、。例如,南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自然带分布范围很窄,呈条状分布,就是由于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块状:位于热带荒漠和温带荒漠中的绿洲是受高山地形、土壤和水分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例如,我国新疆的天山和昆仑山山麓的绿洲是由高山冰雪融水在山麓冲积扇下埋藏或出露地表而形成的。雪线的影响因素和高度判断典例(2010福建文综)下图示意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的经向和纬向变化趋势。完成(1)(2)题。(1)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的趋势是()A自北向南增高 B自西向东增高C自东北向西南增高 D自东南向西北增高(2)影响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A海拔 B降水C热量 D坡向思维过程答案(1)D(2)B方
13、法技巧1影响雪线的因素分析雪线是永久积雪带的下限(雪线以上气温在0C以下)。地球上各地区雪线的分布高度起伏变化,主要取决于气候与地貌因素的综合作用。影响因素分析如下:(1)气温:地表气温由低纬向两极递减,因而雪线分布高度的总趋势也由低纬向两极降低。(2)降水量: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反之亦然。因而,全球雪线高度最高的地区不在赤道附近,而是在副热带高气压带。(3)地貌:地貌因素对雪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山势和坡向上。陡峻的山地,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缓坡雪线较低;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2雪线高度的判断夏季气温小于0的地方有永久性积雪,即夏季气温0线为山体的雪线。雪
14、线是冰雪带的下限,其高度与纬度、坡向和坡度有关。一般来说:(1)低纬雪线高,高纬雪线低。(2)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3)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4)陡坡雪线高,缓坡雪线低。考查点一自然带与气候的对应关系1读“P地气温和降水资料图”,判断P地的自然带类型()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温带草原带考查点二陆地自然带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十月,我国大部正值金秋,秋的画卷如火如荼次第展开。某自驾游车队开启了寻秋之旅,其寻秋路线如图所示。结合下图回答23题。2此季节,以“碧云天,黄叶地”为主要景观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3能够观赏到下图四类景观的寻秋路线是(
15、)A B C D考查点三陆地自然带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和非地带性现象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和“M地区气候资料图”,图中山地M侧的山坡为西侧。读图回答46题。4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海域洋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的作用B该山地是由断层作用形成的块状山CM地区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1月M地区受来自海洋气流的影响5M侧同一自然带的高度比另一侧高,原因最有可能是()AM侧是阳坡,热量条件好BM侧是阴坡,热量条件相对较差CM侧是背风坡,降水较少DM侧是迎风坡,降水丰富6图中非地带性荒漠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 B洋流C海陆分布 D降水7下图为“安第斯山的植被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回
16、答下列问题。(1)垂直带谱包括起始带基带(山地底部第一个自然带)、树线(森林上限,通常与最热月平均气温10的等温线相吻合)、雪线(永久积雪冰川的下界)、顶带(山地垂直自然带中最高的自然带)。请分别说出图中安第斯山脉东坡的基带和顶带的名称,树线和雪线的高度,并计算山麓地带的气温。 (2)请分析图中安第斯山雪线东坡低、西坡高的原因。 (3)简述山地植被垂直变化的原因。课时规范训练(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读“六种植被类型图”,回答第1题。1下列自然带和对应气候类型连线错误的是()A热带雨林带热带雨林气候B针叶林带温带大陆性气候C常绿硬叶林带热带沙漠气候D落叶
17、林带温带海洋性气候某研究人员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资料,按一定方向分别选取了AF和共12个地区,分类绘成甲、乙两图。读图完成23题。2甲、乙两图反映的地理环境分异规律分别为()A甲图反映从赤道到两极分异B乙图反映从赤道到两极分异C甲图反映由背风坡向迎风坡分异D乙图反映由平原向高原分异3某地水热状况与A和地区相似,则该地()A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带B该地自然植被可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C光热资源丰富,盛产长绒棉D可能为我国热带作物生产基地读图,完成45题。4图示区域的自然景观()A以东西方向变化为主 B以南北方向变化为主C以热带荒漠植被为主 D以亚热带常绿林为主5图中陆地东部地区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是()
18、A热带草原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2010年7月12日,南非足球世界杯决赛在约翰内斯堡举行,最终西班牙队战胜荷兰队获得冠军。结合“西班牙和南非两国某自然带的分布图”,回答67题。6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自然带为()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热带草原带7图1中该自然带的分布最高纬度高于40,而在图2中分布的最高纬度低于35,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海陆分布及轮廓 B大气环流的差异C地形分布 D洋流影响下图是“我国三座山地自然带垂直变化图”。读图回答89题。8图中分别是()A大兴安岭贺兰山天山B吕梁山 阴山 天山C吕梁山 祁连山 阿
19、尔泰山D横断山 昆仑山 喜马拉雅山9造成山地两侧不同山坡带谱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热量 B降水 C海拔 D纬度下表中序号至为我国六座城市。据此,回答1012题。(单位:)序号一月均温七月均温年均温0.327.314.24.729.317.213.328.421.82.926.612.72.128.315.715.828.822.910. 城市一月均温的变化体现了()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11均为我国东部地区城市,影响它们年均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海陆位置C太阳辐射 D人类活动12与、相对应的城市最有可能是()A成都
20、、武汉、杭州 B石家庄、合肥、香港C郑州、西安、兰州 D长沙、郑州、广州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带谱图”,完成1315题。13按由高纬到低纬排序正确的是()A甲乙丙 B乙丙甲C丙甲乙 D甲丙乙14图中针叶林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热量 B水分 C坡向 D地形15丙图中苔原带缺失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低 B海拔高度低C处于阴坡 D处于背风坡二、综合题(共40分)16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1)图中植被表示,这类植被分布地区出产优质葡萄,主要自然原因是_。(2)图中植被带的南北更替体现了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3)图中洋流对地的自然环境有何影响?17下图是“我国不同纬
21、度的两座山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4分)(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南北坡向:B表示坡,D表示坡。(2)D坡自然带数目多的原因是_,_。B坡冰川分布的下限高度较低的原因是_。(3)与乙山的针叶林相比,甲山的云杉林分布较低,主要原因是_。(4)甲山A坡没有云杉林,简析其主要原因: _。复习讲义基础知识一、1.组合2.物质能量4.水平垂直二、1.从左往右,从上到上依次是:热量低纬和高纬水分变化中纬度海拔高度2.海陆分布洋流典例导入1(1)整体(2)西风带西南风(画图略)(3)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4)副热带高气压带西风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5)从赤道到两极热量从沿海到内陆水分变化2(1
22、)C(2)C3.(1)D(2)C对点练习1C2.D3.C4.C5.D6.A7(1)基带为热带雨林带,顶带为永久积雪的冰川带。树线的高度为3 100米,雪线的高度为4 800米。山麓地带的气温28.8(据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计算得出)。(2)东坡永久积雪和冰川带比西坡低,主要原因是东坡降水优于西坡,使冰雪面积分布更广。(3)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的变化,气温和降水也发生相应的变化,造成植被在山体上的分布发生垂直变化。课时规范训练1C2.A3.D4.A5.C6.C7.A8.A9.B10.A11.C12.B13.A14.A15.B16(1)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光热充足或夏季炎热干燥(2)从赤道到两极(或纬度地带性)(3)该洋流为寒流,对地具有降温减湿作用,使沙漠逼近海岸。17(1)北南(2)纬度较低;相对高度较大位于西风带的迎风坡,西风能把北冰洋、大西洋的水汽带到此地,降雪量大(3)甲山纬度较高,温度较低(4)地处亚欧大陆内陆腹地;受周围山地阻挡,海洋水汽难以进入高考资源网w w 高 考 资源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