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第六单元 A卷_北师大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83129 上传时间:2025-11-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第六单元 A卷_北师大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第六单元 A卷_北师大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第六单元 A卷_北师大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第六单元 A卷_北师大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第六单元 A卷_北师大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第六单元 A卷_北师大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第六单元 A卷_北师大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第六单元 A卷_北师大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6单元过关检测卷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

2、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一、知识积累。(59分)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

3、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5分)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端详稀奇轨道 忠贞工匠2我是小小书法家。(看拼音,写词语)

4、(9分)hu y chn m d qujinynptongfnwi d ji zh cn jn3巧辨双胞胎。(比一比,再组词)(8分)4对号入座。(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3分)硬:物体内部的组织紧密,受外力作用后不容易改变形状;坚决或执拗地做某事;勉强地做某事;能力强。(1)这块石头真硬。()(2)妈妈有过硬的业务能力。()(3)特务怕弟弟把监狱的内幕泄露出去,硬是不让他读书。()5用“”画出错别字并改正。(3分)(1)坚真之士,却被说成是骗子。()(2)我们真想知道它过去的行宗。()(3)石头的内里藏着希世珍宝。()6巧填四字词语。(8分)石石石石心心心心7对号入座。(

5、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4分)(1)()我现在好好学习,长大()一定会成为有用的人。(2)()海力布违背了自己的诺言,()他变成了石头。(3)这块石头()表面很光滑,()形状也很好看。(4)()期末考试我考得很好,()我不能骄傲。8句子加工厂。(按要求写句子)(8分)(1)老龙王把他领进宝库。(改成“被”字句)_(2)春雨洗润了戈壁滩。(扩写句子)_(3)他是个好孩子。(改为感叹句)_(4)我在大家的帮助下,学习提高了。(修改病句)_9指出下面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4分)(1)(陨石)落在地球的怀抱,像一盏熄灭的灯。()()(2)半夜里,听见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大山崩塌了。()(3)我们祖国

6、的版图像一只傲然挺立的雄鸡,这块石头不正是这样吗?()()(4)哨所前面那一棵棵挺拔的白杨,如同一位位战士。()10给下面句子加上标点。(3.5分)(1)海力布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他急忙跑回来对大家说咱们赶快搬到别处去吧这个地方不能住了(2)文王听到这件事后派人前去查询那人问卞和天下被砍去脚的人很多为什么唯独你哭得这么悲伤呢11积累宝库。(3.5分)(1)_,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两句诗出自_,作者是_。(2)当它和_接触的时候,就放射出耀眼的_。落在_的怀抱,像一盏熄灭的_。二、阅读乐园。(21分)(一)百变石我有一块宝贝石头。它非常有趣。石头的正面看上去像屹立的山峰,在正面右上方的一个小白点像

7、一个人在爬山,而石头的背面凸起的纹理又像一只正卧着睡觉的海马,瞧!睡得还挺香呢!石头的上面有一处凹下去的地方,像一个鹰巢,里面的一些白色的灰像被老鹰吃掉肉的动物尸体。石头比橡皮大一些,底色是棕色,上面还夹杂着一些白色斑点,可漂亮了!因为从不同角度看它是不同的样子,所以我叫它“百变石”。百变石的重量不亚于我的文具盒,它一点也不光滑,摸上去感觉像摸黄土一样。它和其他物体摩擦时有烧焦味儿。把石头放在耳旁听,像有回声一样。闭上眼睛,仿佛到了一个魔幻世界。石头的声音不但类似回声,还像有人在你耳旁对你倾诉心里话。百变石是一块令人过目不忘的石头,也是一块奇妙的石头。总之,我很喜欢它。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8、。(2分)()的山峰()的纹理()的海马()的石头2填空。(5分)(1)石头的正面看上去像_,在正面右上方的一个小白点像_,而石头的背面凸起的纹理又像_。(2)作者主要抓住了_来介绍“百变石”,突出了它“_”的特点。3这块石头为什么叫“百变石”?(2分)_4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_之情。(2分)(二)祖母绿和岫岩玉在一个偏远的山沟里,有块祖母绿和岫岩玉的璞石,它们穿着厚厚的衣服,衣服上沾满了灰尘。一天,祖母绿伸伸腰,叹了一口气,对岫岩玉说:“咱们躺在这里,也不知有几千万年了,腻味透了!我真希望探宝的人把我带出山,雕琢出来,也好为人类做点贡献呀!”说着,抖掉了身上的一些尘土。岫岩玉忙不迭地说“大哥,

9、你可千万别这么想!这里有繁花茂草,还有潺潺流水,咱们过着神仙般的日子,何必到尘世间去受那些磨难呢?”说着,把头缩进了地里,逐渐埋没在野草丛中了。地质队到了这条山沟,他们用地质锤这里敲敲,那里打打,很快发现了祖母绿。他们把祖母绿带回去,送到玉器厂,经过玉工的精心切磋琢磨,制成了价值连城的工艺品白菜蝈蝈。那蝈蝈刻得惟妙惟肖,蹲在碧绿的白菜叶子上,前脚跷起,似乎高兴得要叫出声来了。不久,人们在这条山沟里开采铜矿,那块岫岩石,在震耳欲聋的打眼爆破声中,同别的普通石头一起,被炸得粉碎了!1根据短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2分)()的山沟()的工艺品()的白菜叶子()的爆破声2根据短文内容,解释下

10、列词语。(2分)(1)价值连城:_(2)震耳欲聋:_3故事中的祖母绿和岫岩玉同在偏远的山沟,它们的遭遇和结果却不相同:祖母绿_;岫岩玉_。(4分)4从这个故事里你明白了什么?(2分)_三、妙笔生花。(20分)在生活中,你见过奇妙的石头吗?你是否与石头有过接触呢?你与石头之间发生过什么故事吗?写下来介绍给大家。题目自拟,如:拣石记赛石会一块奇特的石头等。300字左右。结束时间:_参考答案:第6单元过关检测卷一、1.xinxguzhnjing2回忆沉默的确坚硬普通发怒唯独价值曾经3示例:4(1)(2)(3)5(1)真贞(2)宗踪(3)希稀6示例:石破天惊一石二鸟水落石出落井下石心平气和一心一意挖空

11、心思十指连心7(1)如果 就(2)因为 所以(3)不仅 而且(4)虽然 但是8(1)他被老龙王领进宝库。(2)姗姗来迟的春雨洗润了荒凉的戈壁滩。(3)他真是个好孩子啊!(4)我在大家的帮助下,学习进步了。点拨:“学习”与“提高”搭配不当。9(1)拟人比喻(2)夸张(3)比喻反问(4)比喻10(1),。:“!”(2),。:“,?”11(1)粉身碎骨浑不怕石灰吟于谦(2)大气光明地球灯二、(一)1.屹立凸起睡觉奇妙2(1)屹立的山峰一个人在爬山一只正卧着睡觉的海马(2)外形百变3因为从不同角度看它是不同的样子,所以“我”叫它“百变石”。4对“百变石”的喜爱(二)1.偏远价值连城碧绿震耳欲聋2(1)物品价值特别高,极其珍贵。(2)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3经过玉工的精心切磋琢磨,制成了价值连城的工艺品白菜蝈蝈在震耳欲聋的打眼爆破声中,同别的普通石头一起,被炸得粉碎了4示例:人要敢于承受磨难,为人类做贡献。三、思路导航:本次作文要求写自己喜爱的一块石头或与石头接触中发生的故事。可以按怎样找石头,怎样观察石头,在观察中发现了什么的顺序来写。写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发现展开大胆的想象。例文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