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 学年第二学期学生学习水平单元评价三年级语文(四) (时间:90分钟) (学完七、八单元使用)学校 班别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听力(12分)1听写句子。(4分)2听老师读短文,完成练习。(8分) (1)根据短文内容填词语。( )的桃花 ( )的迎春花 ( )的小幼芽(2)短文讲到了两种动物,它们是 和 。二、基础知识(36分)1照例子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组成新的字,再组词。(8分)例:旦(胆)(大胆) 官( )( ) 肖( )( ) 宗( )( ) 走( )( )2比一比,再组词。(6分)载( ) 炼( ) 辨( ) 截( ) 练( ) 辩( ) 3请“”出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里改
2、正。(6分)面面具到( ) 遍遍起舞( ) 厉厉在目( )峦峦不舍( ) 蹈蹈不绝( ) 承承日上( )4按要求写成语。(6分)带有数字的成语(如:四面八方) 含反义词的成语(如:异口同声) ABAC式的成语(如:惟妙惟肖) 5选词填空。(4分) 决定 决心(1)我下了( ),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做好。(2)在那个假期里,我( )去一次漂流旅行。 防止 阻止(3)为了( )丢失,我把国旗从旗杆上抽下来,系在脖子上。(4)无论前面有多大的困难,也( )不了红军前进的步伐。6按要求写句子。(6分)(1)雨神熄灭了天火。 “把”字句 “被”字句 (2)今天的气温十分干燥,令人难受。(修改病句)三、阅读与
3、积累(27分)1填空。(6分)(1)八仙过海( )(2)在课外我还收集了许多歇后语,其中一个是:(3) ,礼轻情意重。(邢俊臣)2古诗阅读。(8分)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1)把古诗补充完整。(4分)(2)这首古诗的诗题是: (2分)(3)给诗中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2分) “霄”字在诗句中的意思是:( )A晚上 B.天空 C.云朵“渡”字在诗句中的意思是:( )A码头 B.对岸 C.横渡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3分)会飞的蒲公英初夏的一天,我和妈妈来到小木屋后面的山坡上。山坡上盛开着一丛丛火红的映山红、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花我快活地拍着小手,蹦蹦跳跳地采摘这些五颜
4、六色的花儿。一会儿,妈妈轻轻地挽着我走进山坡的另一侧,那里开满了一朵朵白色的小花。花儿怪逗人的:圆圆的脑袋,白白的茸毛,风一吹,就轻盈地飞了起来。飞呀飞,飞得老高老高的。我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抓住一朵飞在空中的小白花。妈妈说( )这是蒲公英( )它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 )( )真奇妙( )我赞叹着说( )我也要去( )妈妈的话在我幼稚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晚上我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广阔的世界上空飞呀,飞呀 (1)请在文中第2、3自然段的( )里加上恰当的标点。(3分)(2)请找出文中概括花颜色很多的四字词,这个词是: 。(2分)(3)读第1自然段画线的句子,想像一下“”
5、省去的还有什么花,试着写一写。(4分) ( )的( ) ( )的( )(4)请用“ ”画出描写蒲公英样子的句子。(2分)(5)你喜欢蒲公英吗?请说说理由。(2分) _ _四、口语交际。(5分)这段时间我读了 这个神话故事,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 ,故事主要讲了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
6、的效果。 。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
7、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五、习作(20分)请以下面的故事开头,展开丰富的想像,往下编故事。要求:自己拟题,把故事讲清楚,语句要通顺、连贯。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一天,刺猬背上背着两个苹果,狐狸看见了,想得到苹果,可又怕刺猬背上的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