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学案:第九单元单元总结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81896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学案:第九单元单元总结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学案:第九单元单元总结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学案:第九单元单元总结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学案:第九单元单元总结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学案:第九单元单元总结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单元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19491956年)政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经济土地改革,稳定物价,巩固了新兴的人民政权;“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初步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外交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改变了中国屈辱的外交局面;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思想毛泽东思想进一步发展,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时期(19561976年)政治整风运动;反右派斗争;“文化大革命”使民主法治建设遭遇曲折经济中共八大和“八字方针”是当时经济建设的正确探索;但多快好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大跃

2、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又给经济建设带来困难外交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缓和、中日建交等使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科教文卫成功爆炸了原子弹、氢弹,成功发射了中远程弹道导弹和人造卫星;教育、医疗均取得长足进步【迁移应用】1下表是“一五”计划国家财政预算支出统计。据此可知(A)部门工业建设交通通信农林水利文教卫生所占比例58.2%19.2%7.6%7.2%A国家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B国家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C“一五”计划使得民生得到重大改善D“一五”计划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解析】从表格中国家财政预算支出统计可知,工业建设占据了一半以上,这符合“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

3、工业的史实,故A项正确;材料表格数据并不能说明计划经济体制建立,故B项错误;“一五”计划侧重于重工业的发展,与民生的改善并不密切,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是“大跃进”等“左”倾错误,而不是“一五”计划,故D项错误。2下图中从甲到乙的变化反映的历史过程是(C)A从国民经济恢复到“一五”计划B从“一五”计划到“大跃进”C从“大跃进”到国民经济调整D从国民经济调整到“文化大革命”发动【解析】依据题干图示可知,从甲到乙的变化时间是19591964年,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经历了从“大跃进”到国民经济调整,故C项正确。A项是19521957年,与图示时间不符,应排除。B项是195

4、31958年,与图示时间不符,应排除。D项是19601966年,与图示时间不符,应排除。计划经济体制形成因素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学习苏联;朝鲜战争威胁国家安全;经济基础差,需要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强大的政府权力;社会主义目标的追求确立时间20世纪50年代特点农村中存在农村集市、自留地和家庭副业;地方和企业具有一定的职权;政府是体制的主体积极影响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迁移应用】1票证是鲜活的历史。下图能反映出当时中国(D)A社会上崇尚勤俭节约B食品结构合理调整C生活必需品供给充分D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解析】从图中“当月有效”“1963

5、”可知当时是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票证供应肉类,故正确答案为D。21950年2月召开的全国财政会议提出了“六个统一”:财政收支统一、公粮统一、税收统一、编制统一、贸易统一、银行统一。这表明我国(C)A建立起全面计划经济体制B市场调节的作用在加强C资源配置走上计划经济轨道D“左”倾思想冲击经济领域【解析】从材料“六个统一”中可以看出,财政、税收等经济资源的“统一”使国家的资源配置逐渐走上计划经济的轨道,故C项正确,B项与材料意思相反;A项是1956年底,与材料中的“1950年”不符;D项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与材料中的“1950年”不符。所以答案选C。1核心问题(1)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模、速

6、度和比例的问题,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方针问题。(2)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即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问题。2成功探索(1)1953年实施“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2)19531956年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3)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发展。(4)1957年,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为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5)1960年冬,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八字方针”,调整国民经济,初步纠正“左”倾错误,国民经济开始好转。【迁移应用】

7、在中国百年现代化历程中,私营企业在1956年集体消亡。私营企业“集体消亡”的原因是(A)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B全国开展的土地改革运动C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D农业生产合作社迅速发展【解析】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是逐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合营的方式,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出现了私营企业“集体消亡”的现象,故A项正确。目的措施路线或依据土地革命时期进行土地改革,建立革命政权在革命根据地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土地革命路线全面抗日战争时期为夺取抗战胜利,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开明地主,提高农民生产和抗

8、战的积极性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放战争时期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获得人民支持,保证解放战争最后胜利在解放区实行土改,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中国土地法大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废除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巩固新生政权在解放区实行土改,使广大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土地,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迁移应用】下图是四川金堂县贫农分到土地,农民能分到土地的依据是(C)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共八大决议【解析】由材料中“农民能分

9、到土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故选C。举措依据政治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行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三大改造完成后,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民族资产阶级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民主党派在历史上与中国共产党有合作关系经济完成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实现了从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个体农民和小手工业者是落后生产方式的代表;民族资本主义具有剥削性,但它是先进的经济成分,并且民族资产阶级拥护社会主义,愿意同中国共产党合作民族提出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比较落后外交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并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美国推行“冷战”政策,遏制共产主义;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新兴民族国家独立;为打破外交孤立,寻求和平发展环境【迁移应用】麦迪逊说:“在民主政体下,人民会集合在一起,亲自管理政府;在共和政体下,他们通过代表和代理人组织和管理政府。”现代中国通过下列哪些举措实现了“民主政体”和“共和政体”的结合(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国两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BC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符合题意;是关于祖国统一的政策,与题意不符;是外交政策,与题意不符,故选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