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部分复习板块二专题二一、(2020四川省泸州市高三三模)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 闻子瞻重游南山苏 辙终南重到已春回,山木缘崖绿似苔。谷鸟鸣呼嘲独往,野人笑语记曾来。定邀道士弹鸣鹿,谁与溪堂共酒杯。应有新诗还寄我,与君和取当游陪。重游终南子由以诗见寄次韵苏 轼去年新柳报春回,今日残花覆绿苔。溪上有堂还独宿,谁人无事肯重来。古琴弹罢风吹座,山阁醒时月照杯。懒不作诗君错料,旧逋应许过时陪。【注】宋仁宗嘉祐八年二月,28岁的苏轼以覃恩迁大理寺寺丞。赴任途中,过宝鸡,重游终南山。其弟子由闻之,寄闻子瞻重游南山诗,东坡次韵,并作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以寄。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B)A次韵是古代诗歌中,依仿他人来诗的韵字次第作诗回赠,如苏轼按照苏辙来诗中的韵字“苔”“来”“杯”“陪”和诗。B苏辙诗的前三联实写终南山春回大地时的景象,并以此作陪衬,凸显苏轼重游时呼朋唤友、弹琴饮酒、吟诗作赋之乐。C苏轼诗歌标题交待了写作缘由,首联采用对比手法,抒发诗人重游时唯见“绿苔”“残花”,不见依依新柳的迥异感慨。D这两首诗属于唱和诗,内容相互映衬,如前诗中苏辙料想大哥必有新诗寄给自己,而苏轼则予以否定, 二者相映成趣。【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B项,“苏辙诗的前三联实写终南山春回大地时的景象”错误,从标题闻子瞻重游南山来看,苏辙诗中的景象应当是他想象和猜测的;“呼朋
3、唤友、弹琴饮酒、吟诗作赋之乐”是“去年”之事,所以“实写”错误。2东坡诗颈联“古琴弹罢风吹座,山阁醒时月照杯”富有韵味,请结合两首诗的内容对此联作简要赏析。答:(示例)此联巧妙回答了苏辙诗中“定邀道士弹鸣鹿,谁与溪堂共酒杯”的疑问,邀好友游乐皆为去年之事,而今唯有清风明月和美酒相伴,却无故友相陪。此联从听觉、触觉、视觉等方面描写景物,富有画面感,渲染了一种宁静气氛,流露出了诗人高雅的情趣,给人以清旷闲逸之感。【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句子的能力。炼句是诗歌鉴赏的高频考点,所炼之句往往是在该诗中最富有表现力的句子。答题时,先要释句,然后指明手法,最后分析表达效果;分析表达效果时要将句子放回到诗中,
4、体会其表情达意上的妙处。苏家兄弟情谊之深厚让人罕见。他们是兄弟、是师生、是诗词唱和的良友、是政治上荣辱与共的伙伴、是精神上相互勉励安慰的知己。翻看一下两人的诗集,很大一部分是两人的互答诗,苏轼几乎每到一个任所就给子由寄信赠诗,晚年被贬谪时更甚。“古琴弹罢风吹座,山阁醒时月照杯”,意思是弹罢古琴,清风吹拂座位,在山中阁楼半夜醒来,月光如水照着空酒杯。此联巧妙回答了苏辙诗中“定邀道士弹鸣鹿,谁与溪堂共酒杯”的疑问,邀好友游乐皆为去年之事,而今唯有清风明月和美酒相伴,却无故友相陪。“古琴弹罢”是听觉;“风吹座”是触觉;“月照杯”是视觉,此联从听觉、触觉、视觉等方面描写景物,富有画面感,渲染了一种宁静
5、气氛,流露出了诗人高雅的情趣,给人以清旷闲逸之感。二、(2020山东省烟台市高三冲刺模拟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34题。 杂诗四首(其四)王夫之悲风动中夜,边马嘶且惊。壮士匣中刀,犹作风雨鸣。飞将不见期,萧条阻北征。关河空杳霭,烟草转纵横。披衣视良夜,河汉已西倾。因忧今未释,何用慰平生。【注】清军南下,王夫之起兵抵抗,曾助抗清英雄瞿式耜守桂林,后受谗遭逐,流转湘西,本诗为该时期所作。匣中刀:古人以刀剑在匣喻壮土不得志,刀剑有声,表示不平。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五、六句运用汉朝李广的典故,写出了将领有志抗清却不被征召、抗战受阻的现状。B七、八句与“良夜”相呼应
6、,描写了眼前的大好河山,进一步坚定了诗人的复国之心。C最后两句直抒胸臆,体现了诗人以抗清救国为己任的爱国情怀以及壮志难酬的无奈。D全诗有写景,有抒情,有叙事,苍劲悲凉,情意深沉,层次清楚,诗意进展顺畅自然。【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B项,“七、八句与良夜相呼应,描写了眼前的大好河山”理解错误,此二句描写的是国土失陷后深远空濛、荒烟蔓草杂陈的凄凉景象,反映的是诗人感情的抑郁与抗清前途的晦暗不明。4有人评价本诗开头四句写得“情境和谐”,请简要说明之。答:(示例)深夜悲风怒吼,边马嘶鸣,鞘中之刀也发出风雨似的呼啸声,营造出一种征战杀伐的悲壮氛围,与诗人惊悸激动、热血沸腾、渴望投入战斗的
7、迫切心情和谐统一。然而风空吼,马空鸣,刀在鞘,抗清复国的豪情遭受重创,又与诗人心中壮志难酬的愤懑不平和谐统一。【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判断时,考生一定要立足全诗整体,首先从抒情方式、结构、构思等方面入手,然后再考虑局部的描写、修辞技巧。答题时,也应尽可能把意境、情感、手法、效果等要素分析解说清楚。“情境和谐”意思是诗歌所描写的意境与诗人的感情相和谐,考生要从这个角度对诗句进行解读。诗歌前四句的大意是,悲凉的北风在半夜里呼啸,边地的战马被惊起而嘶鸣,壮士的宝刀在匣中发出风雨般的鸣叫声。开头四句写诗人半夜被风声惊醒,听见边马嘶叫,似乎苍天、大地、兵马都在怒吼,在呼唤着搏击奋进、征战杀伐;又
8、仿佛听见匣中刀鸣,有如风雨之声。这些听觉形象的描绘,运用了传统的象征手法,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反映诗人对战斗的渴望。这些声音营造出一种征战杀伐的悲壮氛围,与诗人惊悸激动、热血沸腾、渴望投入战斗的迫切心情和谐统一。然而“北征”计划迟迟不能实现,风空吼,马空鸣,刀在鞘,抗清复国的豪情遭受重创,又与诗人心中壮志难酬的愤懑不平和谐统一。三、(2020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高三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燕居即事韦应物萧条竹林院,风雨丛兰折。幽鸟林上啼,青苔人迹绝。燕居日已永,夏木纷成结。几阁积群书,时来北窗阅。【注】本诗作于唐德宗贞元元年(785年)夏时,诗人罢任滁州刺史,闲居于滁州西涧。燕
9、居:闲居。北窗:语出陶潜与子俨等疏:“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首联紧扣“燕居”展开描写,竹、兰既是两种客观景物,也寄寓诗人的主观感情。B颔联上句以动写静,下句直接描写静景,突出了居处环境的清幽宁静,无人来访。C颈联感慨时光易逝,闲居之长,不知不觉中太阳已经下山,夏木仿佛也为之郁结。D全诗以写景为主,然在写景中巧妙完成了情感的转换,正可谓“妙在淡然,不著痕迹”。【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C项,“太阳已经下山,夏木仿佛也为之郁结”赏析不正确。颈联意为闲居的日子已经很久,不知不觉已是夏天,树木已经结果。6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示例)(1)橱架上堆满了书籍,诗人常来坐在北窗边翻看。(2)诗人通过描写闲居的日常生活,并化用陶潜的典故,表达了虽罢官闲居而读书自娱、恬然自适的旷达乐观之情。【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句子并体会诗人思想感情的能力。“几阁积群书,时来北窗阅。”,燕居之地人迹罕至,但是诗人并没有感到寂寞、沮丧。桌上、楼阁上堆满了书籍,没有世务的烦扰,他正可以时时来到书斋,享受阅读的乐趣。表达了虽罢官闲居而读书自娱、恬然自适的旷达乐观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