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四 人教.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80386 上传时间:2025-11-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四 人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四 人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四 人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四 人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四【学习目标】1.利用查字典的方法识字,在发现中学习多音字。2.积累ABAC式词语。3.发现引用人物对话的三种不同形式。4.读读背背,积累俗语。5.了解自己或他人名字的含义。6.看图,续写故事。【学习重难点】1.识字、积累词语。2.正确运用人物的对话。3.续写故事。【学前准备】1.了解自己或他人名字的含义。(学生)2.相关的内容课件。(教师)【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一、猜姓名,揭题。1.教师导语:同学们,认识老师吗?你们是怎么称呼我的?那你们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吗?2.教师引导:知道老师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吗?猜猜看?(生回答)告诉你们,我这

2、个名字是妈妈取的,因为我出生在秋天,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硕果累累呀,所以我名字里就有“硕”字,爸妈希望我收获满满。3.同学们,你们的名字里有什么故事,把你从父母那了解的情况和大家交流一下吧!二、介绍自己名字的含义。1.教师出示说话要求:说说姓什么,叫什么;说清楚是哪个字;名字是谁取的?为什么取这个名字?2.小组交流。3.指名说说自己名字的来历。三、拓展练习。1.你知道王昊、谢婉莹这两个人吗?她们其实就是月亮姐姐和冰心奶奶,后面的名字是根据她们的职业、爱好取的昵称或笔名。2.假如让你给自己取个昵称,你会取什么名呢?(同桌交流)四、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知道了自己名字的来历,原来小小的名字

3、里还有大学问呢。第二课时(习作:续写故事)一、直奔主题。1.学生观察文中的三幅图,了解每幅图画的内容。2.把三幅图连起来想一想,讲了一件什么事?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事呢?二、学生交流。第一幅图中,李晓明听到班上的小文和琪琪都在高兴地谈论自己过九岁生日时的情景。第二幅图中,李晓明一人坐在教室里,想到自己也快过生日了,但是自己的爸爸妈妈都在外地工作从画面中可以看出他很伤心。第三幅图中,老师和小文一起商量,一起给李晓明过生日的事。第四幅图中,老师和同学们为李晓明庆祝生日,给他的惊喜吧!(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说说第四幅图的内容)三、学生习作。把这四幅图的内容连起来,写一个完整的故事,还要加个题目哟!四、点

4、评。指名读自己的习作,老师及同学们进行点评。第三课时(语文园地)一、交流平台。1.读书时,预测后面的内容的好处:(1)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2)读得更细致,注意更多的细节。2.列举生活中做事有预测的好处:去商场买东西,先预测所买东西是哪一类,再去同类区寻找,这样节约时间。二、识字加油站。1.查字典识字。(1)回顾查字典的三种方法: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数笔画查字法;(2)交流每种查字典方法应注意的事项。2.学生用字典查找带点的字。三、词句段运用。1.读词语,区分多音字的读音。(1)学生自读词语。(2)给带点的字注音。假ji(假扮)(假装)ji(假期)(假日)几j(几乎)(茶几)(窗明几净

5、)j(几百)中zhn(中间)zhn(中毒)(中奖)(猜中)处 ch(处罚)(处分)(处理)ch(到处)(3)学生再读词语。2.读成语,说发现。(1)学生自读。(2)交流发现:三组都是ABAC式的成语,每组中的成语第一个和第三个字相同。(3)学生列举类似的成语。3.学会引号的正确用法。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

6、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

7、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1)学生读三句话。(2)说说自己的发现:三组句子都是引用人物的语言,提示语的位置不同,引号的用法也不同。(3)学生举例。“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

8、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四、日积月累。1.学生自读谚语。2.交流自己的理解。(团结起来力量大)3.学生熟读、背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