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汉字家园 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熟读8个例句。2.了解“aabb”式结构的词语特点,能够灵活运用。3.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力求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对学生进行良好学习态度、习惯的教育。教学重、难点:1.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2.了解“aabb式”词语特点,灵活运用。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初读例句,识记生字。2.初步了解“aabb”式词语的特点、用法。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abb”式的词语,今天我们再次走入汉字家园,共同来了解另一种词语类型“aabb”式。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1.根据上节课学习的经验,你能试着说一说什么样的
2、词语可以称作“aabb”式吗?2.在这种词语类型中,前2个字、后2个字分别重复,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端正 工整 认真 端端正正 工工整整 认认真真3.学习生字:端。拼读音节。实物:两端(两头)笔端、左端。 动作:端水、端茶。组词:好端端、端午节、端详、变化多端、五官端正。4.结合书中的例句1、3、6,体会用“aabb”式的词语的好处。(更加生动、形象)三、读书中其他例句,进一步体会用“aabb”式词语的好处。四、学习生字。1.拼读生字。2.辛、欣。拼读音节。这两个字在意思上有什么不同?辛:古字“辛”像一个圆锥形的刑具,本意为罪,引申出辛。酸、辛辣、辛苦、辛勤等。欣:喜悦、高兴的意思。组词:欣
3、喜、欣赏、欣欣向荣、欣喜若狂、欢欣鼓舞。3.喜。“欣”可以和哪个一类生字组成词语呢?书写“喜”,书空。组词:喜悦、喜出望外、喜不自胜、喜怒无常、喜闻乐见。4.病、院。出示图片,看到这张图片,你能想到哪些地方或哪些人?院:出院、法院、剧院、医院、寺院、四合院。病:病假、病号、病毒、病入膏肓、无病呻吟、同病相怜。五、巩固练习:练读字、词、句。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复习生字,学习3个一类生字。2.熟读例句。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词语。二、学习新知。1.浩。出示图片:水势怎么样?出示词语:浩浩荡荡,出示例句。浩:盛大、广大、繁多的意思。组词:浩大、浩瀚、浩劫、浩气、浩如烟海。再读例句。2.忙。拼读。
4、组词:忙乱、忙碌、忙里偷闲、手忙脚乱、急忙、慌忙。3.确。拼读。组词:正确(错误)、的确、确立、明确、千真万确。三、巩固练习:1.复习生字,读句子。2.仿照例句做说话练习。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
5、为“教员”。3.用“端端正正”、“认认真真”说话。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4.让学生再说几个“aabb”式的词语:如马虎马马虎虎。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三、积累:读一读,背一背。四、作业:1.复习生字、例句。2.预习汉字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