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年春走向高考》高三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练习:必修1 第1单元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真题体验.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3758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春走向高考》高三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练习:必修1 第1单元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真题体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5年春走向高考》高三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练习:必修1 第1单元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真题体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5年春走向高考》高三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练习:必修1 第1单元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真题体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5年春走向高考》高三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练习:必修1 第1单元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真题体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5年春走向高考》高三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练习:必修1 第1单元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真题体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必修 1 第 1 单元 第 2 讲真题体验 1.(2014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君主专制强化;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君权神授”。君主专制源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当时的中国并不存在宗教权威,故 A项错误;统治者举行祭天大典,其目的是在于神化皇权,巩固统治,从材料中“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的信息可知,

2、统治者借助了人伦秩序来巩固其统治,故 B 项正确;祖先崇拜在秦汉以前就已出现,故 C 项错误;题干主旨在于通过祭天活动来巩固政治统治,而不是突出宗法制度的强化,故 D 项错误。2(2014海南历史3)史载,东晋时,太尉郗鉴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王导的家中“遍观子弟”。王氏子弟各自修饰,以图被选,只有王羲之“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被郗鉴认为是理想的女婿人选,“遂以女妻之”。这主要反映了当时()A女性地位低下 B婚姻讲究门第C择婿方式独特 D大臣拉帮结派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晋门阀制度)以及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太尉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家遍观子弟以图被

3、选”说明当时婚姻的选择是以门第为标准,故 B 项正确;A 项材料中没有显示;C 项错在独特;D 项没有反映“大臣拉帮结派”的信息。3(2014北京文综14)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为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A文官任知州 B设三司使C设枢密院 D施行将兵法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宋朝的中央集权措施以及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为扭转这一局面”即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宋初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有利于改变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中央集权,故 A 项正确;B、C、D 三项均是在中央采取的措施。4(2014山东文综14)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

4、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对地方的管理。从所给材料看,强调的是中央对地方的管理,而不是中央方面的内容,排除 A 项。伴随着领土面积的扩大,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增加了机构和官员,也就说明中央实际上是对地方的控制加强,故答案为 B 项。所给材料并没涉及经济发展与各地经济联系方面的内容,排除 C 项。所给材料并没涉及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的内容,排除 D 项。5(2014四川文综4)读下表,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表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隋

5、唐宋金元明清高层政区州路行省布政使司省统县政区郡郡州州路、府、州府、直隶州/州府、直隶州县级政区县县县县县县州、县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B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C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机构。根据表格可知,从秦汉到明清,行政区划从二级制到三级制说明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由此可知C 项说法不正确;“县”从秦汉到明清没有多大变化,是稳定的一级政区,A 项说法正确;“州”由高层政区到统县政区,说明其地位由高到低演进,B 项说法正确;从表格中可以看到二级制、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

6、D 项说法正确。故选 C 项。6(2014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7)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A皇权渐趋衰弱B君主集权加强C内阁取代六部D首辅权力失控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代内阁制。结合史实可知废丞相,设内阁制的实质是君主专制强化,内阁不会削弱皇权,故 A 项错误;结合史实可知内阁不是法定行政机构,其权力来源于皇帝的信任,即使内阁首辅操纵朝政也不会影响皇权,故 B 项正确;题干没有提及内阁取代六部,故 C 项错误;内阁只是参与国家大政的顾问机构,内阁首辅操纵朝政也是受控于皇帝的,不会有失控局

7、面,故 D 项错误。7(2014重庆文综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宋神宗时期整顿太学,创立三舍法,即将太学分为上、内、外三舍,学生入学后先编入外舍学习,定期试其行艺,优者依次升入内舍及上舍。外舍生每年升舍考试,考试合格,尚不能直接升舍,还要参考平时的操行及学业成绩,凡列入一、二等者,才能升入内舍学习。内舍进行升舍考试,若成绩达到优平二等,再参考平时成绩及操行,才能升入上舍学习。上舍生学习两年,期满进行毕业考试,由政府派员主考,学官不得参与。成绩评定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以官,中等免礼部试,下等免解试”。后来,武学、算学及地方官学等,大都仿照太学三舍法,考试、升补,悉如太学。摘编

8、自苗春德宋代教育材料二 1932 年,国民政府公布中小学毕业会考暂行规定,引起了极大的争论。教育部长朱家骅说:会考“可以检查一般学生程度是否提高”,“会考制度,并非用以使任何学识突出之学生得一荣誉,实为考查学校成绩之另一方法”。陶行知说:“学生是学会考。教员是教人会考会考所要的必须教。会考所不要的,不必教,甚而至于必不教”,“在学生们赶考的时候把中华民族的前途赶跑了”。还有人著文说太死知识不合教育原理,不利学生健康。1936 年,教育部令各省教育厅、局,将原依学生会考成绩计算学校成绩办法改为仅发表参加会考学校名单,重申对毕业学生之操行及体育成绩,各校应严加考核。摘编自高奇中国教育史研究现代分卷

9、材料三 美国的政治制度赋予了各州教育行政自主权,美国长期以来没有统一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各高校入学考试内容千差万别,中学无法适应。在这种情况下,1926 年,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推出了学业性向测验(SAT),测试学生的潜在学习能力。1950 年,林奎斯特教授认为 SAT 不利于引导学生在高中阶段认真学习,他另起炉灶,创立了美国高校测验(ACT),考查学生接受中学教育后所达到的水平。1960 年,ACT 正式作为一种美国大学入学考试被高校使用。当今,SAT 和 ACT 是美国最重要的两种高等学校入学考试。摘编自康乃美等中外考试比较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归纳三舍法在考试制度方面的主要特点。分

10、析三舍法对宋代学校教育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回答国民政府公布会考规定所引起的争论的焦点是什么,概括争论双方的理由,争论的结果如何?(3)根据材料三,分别说明 SAT 和 ACT 设立的初衷,指出二者的主要区别。结合所学知识,美国“长期以来没有统一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是由什么政治制度决定的?(4)结合以上材料,请自选一个角度,谈谈你对当前我国教育考试改革的认识。答案(1)升舍实行定期考试且与平时成绩及操行考核结合;毕业考试实行教考分离;毕业考试成绩等级与官员选拔直接挂钩。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和选拔人才;有助于完善学校教育管理制度。(2)会考的利弊。认为有利者:可以检查学生学习水平;考查学校办学业

11、绩。认为有弊者:是应试教育,不利国家发展;不合教育原理,不利学生健康。教育部对会考办法作出调整。(3)SAT 是为了让中学更好地适应高校入学考试,ACT 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习;SAT 侧重考查学生的潜在学习能力,ACT 侧重考查学生的中学学业水平。联邦制。(4)【评分参考】略。解析 本题考查宋代教育改革、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近代以来的西方教育。(1)从材料“学生入学后先编入外舍学习,定期试其行艺”、“考试合格,尚不能直接升舍,还要参考平时的操行及学业成绩”、上等以官,中等免礼部试,下等免解试概括宋代三舍法教育的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种教育制度对选拔人才有积极的作用,严格规范了

12、程序。(2)从材料可以看出来,当时的争论的焦点在于会考制度上。教育部长朱家骅认为“可以检查一般学生程度是否提高”,但是陶行知的观点与此相反,认为会考是应试教育。最后结果是教育部做出了折中的方案。(3)从材料可以看出 SAT 为了测试学生的潜在学习能力;ACT 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高中阶段认真学习,考查学生接受中学教育后所达到的水平。(4)此题是开放性的试题,回答言之有理即可。8(2014安徽文综3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有学者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最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是唯一保持了两千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而展开。这四个基础

13、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中央集权的“大厦”,经历上千年的打磨和探索,日渐趋于精致完善,在明清时期达到巅峰。图示如下:请回答:(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图中每项制度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2)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制度创新对王朝盛衰的影响。(要求:联系中国封建王朝盛衰的史实;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即可。)答案(1)郡县制度:地方官员由中央任免,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尊儒制度: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为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思想基础;科举制度:把选拔人才和任免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为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基础;国有专营制度:有效控制国家重要资源,扩大中央财政收入,加强了中央集权

14、的经济基础。(2)要求:联系中国封建社会王朝盛衰的史实;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即可。等次论述第一等观点明确,有概括性表述;史实明确,并能充分支持观点;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第二等观点明确,表述较充分;史实基本准确,尚能支持观点;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第三等观点不明确或无观点;史实不准确或未引用史实;表述不清。解析 本题突出制度创新与中央集权,考查学生归纳理解能力,善于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明确制度创新与国家长治久安、王朝盛衰有着紧密的联系。第(1)问,把郡县制度、尊儒制度、科举制度、国有专营制度四项制度结合课本知识,针对中央集权的作用进行叙述,本题难度不大。第(2)问,论述制度创新对王朝盛衰的影响一定要论从史出,有理有据,切记空谈。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论证问题的能力和思辨能力。回答此题时,要正反两个方面分别阐释,联系中国封建王朝的史实,做到观点明确,有概括性表述;史实正确,并能充分支持观点;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