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 蒲公英_苏教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80145 上传时间:2025-11-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 蒲公英_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 蒲公英_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 蒲公英_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8、蒲公英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

2、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嘱咐”造句。 3、通过学习、理解课文,知道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会用“嘱咐”造句。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理解课文,知道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激趣导

3、入,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蒲公英的图片,问: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植物吗?(生答)师简介蒲公英的同时,播放蒲公英由开花到成熟的变化过程.wmv 2、板书课题:8 蒲公英(读课题,读准“蒲”)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出示要求: (1)自由轻声读课文。 (2)画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3)标出小节号,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情况。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

4、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1)出示生字、词语,检查读音。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2)指导读长句子。 出示长句子: 一阵阵风吹过,那可爱的绒球就变成了几十个小降落伞,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 孩子们记住,别落在表面上金光闪闪的地方,那是沙漠。也不要被银花朵朵所迷惑,那是湖泊。 第二年的春天,落在沙漠里的蒲公英种子早已干死;

5、落在湖泊里的种子早已淹死;只有落在泥土里的种子茁壮成长起来,他们在金灿灿的阳光下竞相开放,把大地装点得更加美丽。 (第一节第二句,第四节 )指名读,相机指导。 (3)指名分小节试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3、教师(或录音)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分小节指名读课文。 2、思考:每一小节都讲了什么内容? 3、指名说一说,师明确,并出示在课件中。 4、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给我们讲了一个怎样的童话故事?你能用一两句话概括出来吗? 生自由读课文,师出示提示 学生填空后说给同位听一听。 四、识记字形,练习书写。 1、出示本课一类字,学生认读。 2、提出:托、绒、降学生交流记字方法。 3、观察字形特点,弄清“绒、降”的笔顺,教师范写。 4、学生描红。 5、反馈。 五、作业。 1、抄写课后习题3的词语。 2、朗读课文。板书设计: 8、蒲公英 童 话 故 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