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1年贵州省铜仁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79867 上传时间:2025-11-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1.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贵州省铜仁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1年贵州省铜仁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1年贵州省铜仁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1年贵州省铜仁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1年贵州省铜仁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11年贵州省铜仁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11年贵州省铜仁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1年贵州省铜仁市中考语文试卷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眷恋(jn) 恻隐(c) 铲除(chn) 给予(j)B.咀嚼(ju) 忌讳(j) 颤抖(zhn) 差役(y)C.狼藉(j) 匀称(chng) 褶皱(zh) 泯灭(mn)D.酝酿(ning) 应和(h) 蓦然(m) 娴熟(xin)2.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多姿多彩 心旷神怡 转弯抹角 消声匿迹B.明辨是非 川流不息 迫不及待 阴谋鬼计C.周道如砥 遮天蔽日 鳞次栉比 张皇失措D.变换莫测 流连忘返 幅员辽阔 谈笑风生3. 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使用有

2、误的一项是( )A.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既得到了能力上的锻炼,也享受了天伦之乐B.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铜仁当之无愧地取得了中国国际龙舟赛的举办权C.老画家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居,驻足端详,触景生情,不禁潸然泪下D.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全面、公正地评价每一位学生,切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因为这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校园安保工作,防止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B.每当站在祖国地图前,使我产生无尽的感慨。C.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D.人们常常在意自己失去了什么,却往往忽略自己拥有了

3、什么。5. 语言运用提取下面句子的主要信息,正确的一项是( )年老的母亲欣慰地看到使人陶醉的绚丽灿烂的秋色和令人兴奋的欣欣向荣的景象让很久没有回家的儿子忍不住哼起了那久违的家乡小调。A.灿烂的秋色和欣欣向荣的景象让儿子哼起了久违的家乡小调B.母亲看到灿烂的秋色和欣欣向荣的景象C.秋色和景象让儿子哼起了久违的家乡小调D.母亲看到儿子哼起了久违的家乡小调6. 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句意完整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格是什么?只有恪守纯洁、崇高的人格,一个人人格猥琐、低劣,其一生必将渺小、肮脏,才能造就亮丽、伟岸的人生。人格是心灵的护佑、人生的座基。A.B.C.D.7. 下列选项中有

4、错误的一项是( )A.童年是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描写了童年阿廖沙性格的形成过程,再现了当时俄罗斯下层人民悲苦的生活状况B.威尼斯商人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喜剧C.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文笔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作品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孔乙己都是其中的作品D.林冲是水浒中的人物,绰号“豹子头”。他武艺高强,安分守己,但懦弱隐忍,逆来顺受,因被高俅陷害,被一步步逼上梁山。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32分))8.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

5、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1)下面句子中画线

6、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效:任务)B.临表涕零(涕:鼻涕)C.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尔来:从那时以来)D.猥自枉屈(猥: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2)下列各组中画线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B.先帝不以臣卑鄙 咨臣以当世之事C.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顾野有麦场D.何陋之有 策之不以其道(3)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段先自叙本志,表明自己“布衣”身份,为下文写“先帝不以臣卑鄙”作铺垫。B.第段一个“当”字引出六个四字句,以磅礴的气势指出这次“出师”的战略目标,使后主深信伐魏之事势在必行。C.第

7、段点明全篇主旨,阐述了修明内政与北伐胜利的关系。D.选文以议论为主而辅之以叙事、描写、说明,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庶竭驽钝,攘除奸凶。9.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几处早莺争暖树,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忽如一夜春风来,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苔痕上阶绿,_。(刘禹锡陋室铭)(4)参差荇菜,左右芼之。_,_。(关雎)10.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在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几十首古诗词,有的咏史,有的写景,有

8、的叙事请问杜牧的赤壁属于那一种写法?本诗在运用这种写法上有什么特点?(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东风”指什么?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诗句的理解。11.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下面是铜仁地区公布的学生体质状况最新调查结果。(箭头多少代表升降幅度)调查项目升降幅度检测项目升降幅度身高肺活量体重视力胸围男子1000米跑、女子800米跑材料二:据媒体报道,某中学新生入学军训,有53%的新生怕跑步,跑不动,跑不远,一累就虚脱。某班进行站姿训练,不到15分钟,全班50人竟有5人晕倒。材料三:铜仁地区为了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引导学生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9、,成长为祖国需要的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的建设者,“阳光体育运动”在全地区全面启动。(1)从材料一、二中,你发现我区青少年体质状况有什么特点?(2)“阳光体育运动”中“阳光”有哪两层含义?(3)请为“阳光体育运动”拟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20字)二、(37分))12. 阅读苏州园林节选,完成各题: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

10、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回避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

11、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的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1)选文第 段说明的对象是_,说明对象的共同特征是_(2)选文第 段中划横线句子

12、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这里有什么作用?(3)所选文段采用的说明结构是什么?第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4)第 段加点词“往往”能否去掉?为什么?13.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别踩疼了雪我和女儿在焦急地等待一场雪的降临。雪,只在女儿的童话和梦境里飘过。我一直这样认为:没有触摸过雪花的女孩,永远也做不了高贵的公主。我领她到雪的故乡来,就是要让她看看雪是怎样把人间装扮成宫殿,把人装扮成天使的。带女儿来北方,就是为了让她看雪。因为我无法为她描述雪的样子,而她又是那么渴望看到它。雪开始零星地飘起来,我和女儿激动得手舞足蹈!它多美啊,轻盈、飘逸、纯洁,让人爱不释手。女儿伸开手掌,发现我们

13、的手掌虽可以接住雪花,但雪花却无法随我们的爱意长时间停留。它只亭亭玉立了那么一会儿,转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但女儿并没有收拢她的手掌,她依然执著地积攒着手中的白色花瓣。雪渐渐大了些,女儿小心翼翼地捧着她的雪花,她说把它带回去,在妈妈的坟墓旁边堆一个大大的雪人。女儿的话触动了我。原来,女儿一直嚷嚷着要来北方看雪,真正的目的还是为了她的妈妈。我不忍提醒她,我们永远也无法将雪花运到南方去。我总是提醒自己:孩子的心灵是最纯洁的一片雪地,在他们心灵上经过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再小心,不要弄脏了孩子的世界,不要踩疼了他们的梦想。女儿没有见过她的妈妈,在她出生的那一刻,她的妈妈便因为难产离开了我们。仿佛一切都

14、有预感一样,在妻子的日记里,我看到了她写给自己未出生的孩子的信。她说:即使有一天她离开了人世,她的魂魄依然围绕在孩子的身边,春天就是她早上第一缕吻着孩子脸颊的阳光,夏天她就是那大树底下的阴凉,秋天她就会变成一朵朵云彩,冬天的时候她就会变成雪花每当女儿问我她的妈妈在哪里的时候,我就会对她说,你妈妈离开这个世界了,但她爱我们。春天的晨光,夏天的绿荫,秋天的云朵,冬天的雪花,这些都是你妈妈变的,她一刻也没离开我们。女儿记住了我的话。在春天,总是太阳刚一露头就醒了,她说妈妈在唤她起床了;夏天,她总是习惯把书桌搬到那棵大树底下去做作业;在秋天,她总是趴在窗台上,托腮凝望天上的云。我知道,她那颗小小的心在

15、用她自己的方式怀念着母亲。可在冬天的时候她找不到与母亲的联系了,因为南方没有雪。这就是她要来北方看雪的原因啊!雪花在天空舞蹈!天空阴暗得仿佛是大地,大地晶莹得仿佛是天空。夜晚再黑,也压不过雪的白。第二天清晨,女儿轻轻推开门,小心翼翼地踩出了一行小脚印,她对我说:“爸爸,顺着我的脚印走别踩疼了雪。”那一刻,我看到的世界全都是洁白的,包括人的心灵。(选自今日教育)(1)阅读全文,说说女儿为什么要到北方去看雪?(2)品味语言。分别品味第段和第段划横线句子加点的词“踩疼”不同的表达效果。选文第段划线句子“夜晚再黑,也压不过雪的白”有什么深刻含义?(3)联系全文,说说“雪”在文中有什么象征意义?(4)选

16、文第段是妈妈写给女儿的一封信。在“512”汶川大地震中,也有一位母亲给孩子留下了短信。这位母亲双膝跪地、双手撑地,用脊梁为她三四个月的孩子挡住了垮塌的房屋。在离世前她用手机给孩子留下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读了这两位母亲的信,你有什么感受?请联系自己生活体验回答。(50字左右)三、写作(60分))14. 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有欢乐,有忧伤;有振作,也有迷惘;有师长的叮咛和教诲,有同学的宽容和赞赏一件件往事记忆犹新,一幕幕场景历历在目,这些犹如人生长河中泛起的朵朵浪花,这里的每一朵浪花都是美丽的,请结合自己的人生成长经历,以“一朵美丽的浪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

17、字的文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题目:一朵美丽的浪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2011年贵州省铜仁市中考语文试卷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1. D2. C3. A4. D5. D6. B7. C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32分)8. BAD(4)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希望用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9. 谁家新燕啄春泥千树万树梨花开草色入帘青窈窕淑女,钟鼓乐之10. (1)咏史诗,借史实抒情。(2)“东风”指火烧赤壁一事。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11. (1)材料显示

18、我区青少年体质状况堪忧,呈下降趋势。(2)大自然的阳光(或操场上、户外);精神上参加锻炼后的愉悦(或展现的活力)。(3)我运动,我阳光。二、(37分)12. 苏州园林,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排比一气呵成,说明设计者和匠师们为达到其一致要求,是如何设计园林的。总分结构。作比较 说明苏州园林的建筑与其他建筑的区别:不讲究对称。不能去掉。“往往”指一般情况,特殊情况除外。用在这里说明并不是所有的河道都安排有桥梁,充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真实性。13. 在女儿的心中,雪花是妈妈变成的,她想通过看雪找到与妈妈的联系,以此怀念妈妈。第一个“踩疼”变抽象为具体(答成“形

19、象生动”也可)表现出父亲对女儿梦想的呵护,对女儿的爱; 第二个“踩疼”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雪以生命,表达出女儿对母亲的爱,展示出女儿纯洁的心灵。人生有再大的不幸(或“困难”“磨难”等,紧扣“黑夜”理解),只要我们拥有纯洁的心灵(紧扣“雪白”),就能乐观地面对,就能战胜不幸(紧扣“亚”理解)象征母亲美好的形象,象征女儿纯洁的心灵。示例:两位母亲的信,让我认识到母爱的伟大。想到妈妈平时对我的付出,我要说:妈妈,我爱你!(能联系两位母亲的信来谈,话题不偏离母爱,有具体感受,联系实际,语言表述通顺,字数符合要求即可)三、写作(60分)14. 说:“这些天我虽然几乎处于迷糊之中,但我感受到浓浓的亲情与爱,是亲情与爱的浇灌让我苏醒过来的,我真的很感激我的父母”她说着说着,鼻子一酸,簌簌泪下。这个小姑娘便是我。那件事发生在六年级的时候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生活是海洋。海洋之水可以洗涤过去,重塑未来;海洋之水可以带我远航,实现梦想。我望着那渐渐远去的朵朵浪花,心中不胜感慨试卷第7页,总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