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21.古诗二首语文S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79357 上传时间:2025-11-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21.古诗二首语文S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21.古诗二首语文S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21.古诗二首语文S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21古诗二首基础过关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用“”标出。 洗砚池(yn xin) 踪迹(zn zhn) 蓑笠翁(su shu) 万径 (jn jn) 二、读拼音写词语。dn dnmi hu 1.那 散发着 的清香。 dlo wnxio jn 2. 僻静的 上只有一位 地行走着。ku jintn sh 3. 我能背诵300多首 宋词,老师 我的记忆力极佳。m bo 4.在方丈的请求下,苏轼留下千金难求的 一副对联。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1.朵朵花开淡墨痕( ) A与“咸”相对 B与“浓”相对 C不热心2.只流清气满乾坤( ) A骄傲 B全部充实 C弥漫 3.千山鸟飞绝( ) A尽 B回

2、来 C消失4.万径人踪灭( ) A大道 B小路 C小河四、给诗句选择正确的解释。1.只流清气满乾坤。( ) A.只是把清新的空气留在天地间 B.只是要把清淡的香气弥漫在天地之间。2.独钓寒江雪。( )A单单喜欢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B冒着风雪独自在江面上钓鱼。五、根据诗歌内容判断。1.墨梅中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的诗句是“个个花开淡墨痕”。( )2.江雪是一幅雪景图,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 )3.江雪中采用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 )跟我学“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是一种以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为主的写景作文方法。景物存在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静止的,一种是运动着的,我们把静止不动的景物叫静景,如高

3、山、田野、房屋、村庄等;把运动着的景物叫动景,如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等。写作文时将两者相结合会使景物的特点更鲜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探究应用六、课内阅读。 江雪 唐 柳宗元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对诗歌朗读节奏正确的是( )。 A.孤舟蓑笠翁。 B. 独钓寒江雪 C. 独钓寒江雪 3.说说第3、4句诗句的意思。 4.诗歌体现了诗人 风雪、 荒寒的精神。七、课外阅读。 马诗唐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诗歌的第一、二两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我是从 、 看出来的。 2.这首诗中的马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 A.披着威武的鞍具(金络脑

4、),在秋高气爽的原野上吃草。 B.披着威武的鞍具(金络脑),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3.诗人通过咏马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 )。 A.诗人通过咏马,表达了自己热望建功立业却又不被赏识的愤懑之情. B.希望自己像马一样在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八、妙笔生花。无论是江雪还是马诗中都有景物描写,它们能反应诗人的心境,或孤独凄冷,或欢愉温暖你也来描写一些景物吧,它能反映出你怎样的心境呢?参考答案: 一、yn zn su jn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

5、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二、1.梅花 淡淡 2.小径 老翁 孤独 3.唐诗 夸奖 三、1. B 2.C 3. A 4. B四

6、、1. B 2.B 五、1. 2. 3.“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

7、“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六、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2.B 3.在孤零零的小船上,坐着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冒着大雪在寒冷的江面上独自垂钓。 4. 不惧 不畏七、1.比喻 如 似 2.B 3.A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八、示例:天,总是蓝蓝的,让人心醉,偶尔飘过的云朵,变换着各种图形,任你遐想无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