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单元复习课第二课时复习目标3、通过填空练习和问题解答,能进一步理解文章基本内容。4、通过问题解答,能说出人物特点,说出从中受到的启发。背诵检测1、曹刿论战全文背诵。(推火车)2、邹忌讽齐王纳谏全文背诵。(推火车)3、诗经两首背诵。(齐背)目标三:通过填空练习和问题解答,能进一步理解文章基本内容。自学指导三:内容:21、22、23课。方法:看ppt出示问题,从文中寻找答案,独立解答。时间:10分钟。要求:独自完成口头解答。曹刿论战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体现曹刿“取信于民”战略思想的句子是:。曹刿战中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战后分析中,曹刿认为最佳追击敌军的时机是:。(2)
2、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纵观全文,请你说说曹刿的“远谋”和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邹忌讽齐王纳谏用文中原句填空:邹忌将自己的家事与齐王的国事对比,得出的结论是:。邹忌认为齐王受蒙蔽的原因是:。齐王的三赏是:。能表明齐王因纳谏而达到国内大治的句子是:能表明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句子是:愚公移山 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2.愚公移山的目标是:3.愚公移山的主张得到全家拥护的句子是:4.表现愚公移山艰难而路途遥远的句子是:5.愚公认为移山定能成功的句子是:6.表明愚公移山愿望实现的句子是: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目标三:通过填空练习和问题解答,能进一步理解文章基本内容。
3、复习检测三:曹刿论战(1)理解填空。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体现曹刿“取信于民”战略思想的句子是:曹刿战中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战后分析中,曹刿认为最佳追击敌军的时机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视其辙乱,望其旗靡。目标三:通过填空练习和问题解答,能进一步理解文章基本内容。复习检测三:曹刿论战(2)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纵观全文,请你说说曹刿的“远谋”和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曹刿的“远谋”表现在:战前,认识到“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战中,沉着冷静,善于观察战场形势,把握有利的进攻时机和追击
4、时机;战后,细致分析取胜原因,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鲁庄公的“鄙”表现在:战前,把战争胜利的希望寄托在少数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上;战中:不懂得观察战场形势,急躁冒进;战后,茫然不知取胜原因。此句话是全文的核心句,具有总领全篇的作用,引出下文二人的表现,也突出了曹刿的远见卓识。目标三:通过填空练习和问题解答,能进一步理解文章基本内容。复习检测三:邹忌讽齐王纳谏(2)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纵观全文,请你说说曹刿的“远谋”和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曹刿的“远谋”表现在:战前,认识到“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战中,沉着冷静,善于观察战场形势,把握有利的进攻时机和
5、追击时机;战后,细致分析取胜原因,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鲁庄公的“鄙”表现在:战前,把战争胜利的希望寄托在少数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上;战中:不懂得观察战场形势,急躁冒进;战后,茫然不知取胜原因。此句话是全文的核心句,具有总领全篇的作用,引出下文二人的表现,也突出了曹刿的远见卓识。目标三:通过填空练习和问题解答,能进一步理解文章基本内容。复习检测三:邹忌讽齐王纳谏(1)用文中原句填空:邹忌将自己的家事与齐王的国事对比,得出的结论是:邹忌认为齐王受蒙蔽的原因是:齐王的三赏是:能表明齐王因纳谏而达到国内大治的句子是:能表明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句子是:王之蔽甚矣。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6、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目标三:通过填空练习和问题解答,能进一步理解文章基本内容。复习检测三:愚公移山 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2.愚公移山的目标是:3.愚公移山的主张得到全家拥护的句子是:4.表现愚公移山艰难而路途遥远的句子是:5.愚公认为移山定能成功的句子是:6.表明愚公移山愿望实现的句子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杂然相许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目标三:通过填空练习和问
7、题解答,能进一步理解文章基本内容。目标四:通过问题解答,能说出人物特点,说出从中受到的启发。复习指导四:内容:21、22、23课。方法:看ppt出示问题,小组合作解答,并做好小组发言分工。时间:10分钟要求:联系文章主旨和当下生活。目标四:通过问题解答,能说出人物特点,说出从中受到的启发。复习指导四:曹刿论战(1)结合全文,分别概括曹刿和鲁庄公的人物形象。(2)结合文章,概括鲁国能“以弱胜强”的原因。邹忌讽齐王纳谏(1)邹忌是怎样成功说服齐王的?对我们今天人际交往有何启示?(2)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愚公移山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你从哪里得出的结论?你认同这一观点吗?复习检测四:曹
8、刿论战(1)结合全文,分别概括曹刿和鲁庄公的人物形象。曹刿:有强烈的爱国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有“取信于民”的政治远见;军事上沉着冷静,善于观察形势,把握战机,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是一位深谋远虑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鲁庄公:政治上目光短浅,军事上急躁冒进;但他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礼贤下士,是一位才能平庸的开明君主。战前,鲁庄公在曹刿的引导下认识到“取信于民”是战争的先决条件,并作了充分准备;鲁庄公听取曹刿一件,礼贤下士,知人善任;战中,曹刿指挥得当,善于把握进攻和追击的战机。目标四:通过问题解答,能说出人物特点,说出从中受到的启发。(2)结合文章,概括鲁国能“以弱胜强”的原因。复习检测四:邹忌讽齐王纳
9、谏(2)邹忌是怎样成功说服齐王的?对我们今天人际交往有何启示?(3)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邹忌用自己的家事来设喻说理,以小见大,类比推理,自然巧妙地推及到国事,使齐王明白除弊纳谏的道理。启示:良药也可甜口,忠言也可顺耳,只要讲究说话的方式方法、场合、身份,充分尊重对方,含蓄委婉地劝说,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即使批评、意见也能让对方愉快地接受。有善于进谏的臣子邹忌,有勇于纳谏、勇于改过的国君齐王,君臣精诚团结。目标四:通过问题解答,能说出人物特点,说出从中受到的启发。复习检测四:愚公移山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你从哪里得出的结论?你认同这一观点吗?人定胜天?不畏艰险终会有人助其成功?
10、目标四:通过问题解答,能说出人物特点,说出从中受到的启发。自立!自强!换个思路天地宽!要点归纳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1)通过故事把握。(2)借助描写分析。(3)通过背景理解。(4)注意作者评价。劝说的方法和技巧:(1)看清劝说的对象;(2)明确劝说的目的;(3)注意劝说的态度;(4)重视劝说的技巧。理解寓言寓意的方法:1、梳理故事情节;2、揣摩人物言行;3、细品结尾语句。目标四:通过问题解答,能说出人物特点,说出从中受到的启发。两类结构第六单元复习分析形象交往启发通过故事把握借助描写分析看清劝说对象明确劝说目的通过背景介绍注意劝说态度 重视劝说技巧注意作者评价理解寓意梳理故事情节揣摩人物言行细品结尾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