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节经济体制改革 教案2 .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78229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节经济体制改革 教案2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节经济体制改革 教案2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节经济体制改革 教案2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节经济体制改革 教案2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节经济体制改革 教案2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节经济体制改革考 纲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3、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自主学习】考点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基础知识梳理】十一届三中全会背景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在两年时间里,国民经济仍处于状态召开1978年12月,中共在北京召开内容(1)思想上:全会重新确立了、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2)政治上:抛弃“以为纲”的方针,确定党和国家要以为中心意义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

2、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道路的起点【轻巧记忆】图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考点二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基础梳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背景人民公社体制下,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业的发展开始1978年,、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生产责任制内容土地所有制形式不变,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意义克服了平均主义弊端,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背景(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功的影响。(2)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职责不分,企业没有自主权,缺乏活力推行年以后,以增强为中心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内容(1)管理体制:推行分开,简政放权,扩大企业的自主权。(2)所

3、有制: 变单一公有制为以公有制为主导、经济共同发展。(3)分配制: 变平均主义分配为以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意义调动了企业生产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轻巧记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重点突破阐释】一、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的原因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健康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农村改革又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能否得到健康发展。2. 新中国成立以来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失误在农村中的危害远远大于城市,且已关系农民的温饱问题,必须首先在农村进行改革。3. 农村中一些思想束缚打破较早的地区,当地农民和地方领导已经大胆地开始进行改革试验,农村已出现了改革势在必行的

4、趋势。二、建国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及结论调整主要原因核心内容结果土地改革(19501952年)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发展开辟了道路农业合作化(19531956年)分散的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变土地私有制为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人民公社化(1958年)领导人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民公社化体制阻碍了农业发展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

5、、自负盈亏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三、全面认识经济体制改革(1)改革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改革的内容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的解放生产力改革的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措施 农村主要建立各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农村的经济管理体制和产业结构国有企业改革 内容: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并把单一的公有制发展成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目标: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进一步深化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作用:国企改革,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逐步形成

6、了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使固有资产大幅增加,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考点三“南方谈话”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基础知识梳理】南方谈话背景(1)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处于关键时期。(2)国际:东欧剧变,解体,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概况年初,邓小平先后在南方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谈话内容论述社会主义本质;姓“资”姓“社”的标准;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义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1)1992年“”:邓小平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体制

7、。(3)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4)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为主体、经济共同发展。(5)到,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意义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水平【重点突破阐释】如何全面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示】(1)从原因上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20世纪50年代所建立起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强调国家对整个经济活动实行高度集中管理,其弊端越来越明显,日益制约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改革实践的必然选择。

8、30多年的改革实践证明,要使社会主义经济充满旺盛的生机和活力,就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从根本上破除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理论探索的科学结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理论界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探索,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 从过程上看:奠定基础: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明确目标: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入完善:1997年中共十五大对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问题作出指导(3)从特点上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有机融合。表现为: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

9、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分配制度上: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宏观调控上:国家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优势。(4)从实践意义上看,这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加速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有利于促进社会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比较辨析】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之比较项目计划经济市场经济资源配置行政手段调节资源的配置市场调节资源的配置作用积极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与财力发展经济提高资源使用率,促进经济发展消极权力高度集中,后期束缚了生产力发展存在一定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导致经济危机认识两种体制各有优缺点,随着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的弊端日益阻碍经济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势在必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