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七年级语文下册《登上地球之颠》教学设计02.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77350 上传时间:2025-11-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登上地球之颠》教学设计0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登上地球之颠》教学设计0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登上地球之颠》教学设计0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七年级语文下册登上地球之颠教学设计02登上地球之颠教学目标:1、学习登山队员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气概和协作精神培养敢于探险的勇气。2、练习快速默读法,简洁概括课文信息,提高阅读能力。理解文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方法,体会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3、理解字词。丰富珠穆朗玛峰的地理知识。理解人类征服珠峰的探险知识。教学重点:阅读并概括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叙事详略。用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方法教学难点:作者尽力渲染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又描写珠峰景色的作用。课时安排:1课时一、导语:在伟大的悲剧中,我们曾为斯科特等勇敢者的悲壮之举感动不已。其实,在我们中国,也有这样具有崇高献身精神的探索者,今天

2、,我们就来接触一批登上地球之巅的勇士们。珠穆朗玛峰简介;珠穆朗玛(歌词)三、介绍背景:1960年5月,英勇的中国登山健儿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从珠穆朗玛峰北坡成功登顶,书写了世界登山史上的新纪录。郭超人,北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奔赴西藏,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从事新闻工作。当时,他作为随登山队采访的一名记者,直接或间接了解到这次登山活动过程中的许多感人故事。登山成功后,郭超人以最快的速度写成长篇通讯报道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并发表。这篇课文就节选自这篇通讯。 1960年3月19日,中国登山队在海拔5120米的珠峰下一块宽阔的谷地上建起大本营。参加这次活动的共有214名队员和工作人员,为尽早征服

3、珠峰,他们做了大量周密的准备工作。为确保登顶成功,登山队把夺取珠峰的战斗分成四个“战役”,分别制定到达6400米、7600米和8300米的攀登高度,再返回大本营,最后从8300米处突击顶峰。3月27日傍晚完成了第一个“战役”。28日,另一批登山队员出发,打响第二个“战役”。4月11日,上升到7300米高度。29日,登山队开始了第三次征服高度的战斗。5月3日晚上,登上了8600米的高度,并安全返回大本营。5月24日上午,四名精选的队员从8500米的高度开始了对珠峰的冲刺。于25日凌晨成功登顶,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坡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创举。字词认读:liáorào bin ljiàn cuwi zhì zhì pú fú xù ruì缭 绕 砭骨 履践 崔巍 滞留 窒息 匍匐 养精蓄锐chán ménglong wng巉岩 朦胧 嗡嗡词语解释砭骨: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觉非常冷 或疼痛非常剧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