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15讲 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人教必修2).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5918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15讲 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人教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15讲 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人教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15讲 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人教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15讲 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人教必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15讲 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人教必修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15讲 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人教必修2).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15讲 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人教必修2).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15讲 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人教必修2).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15讲 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人教必修2).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15讲 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人教必修2).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15讲 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人教必修2).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5讲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考 纲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2.手工业的发展。课 标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2.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中国农业的起源(1)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2)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_和粟的国家。2农耕技术的进步(1)原始社会(2)商周时期(3)早期农业生产的发展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耕作工具的进步(1)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_并将其逐渐推广。(2)西汉时期,赵过推广耦犁,后来又出现犁壁。使用耦犁的牛耕方法,东汉时推广到珠江流域。(3)隋唐

2、时期,江东地区出现_。至此,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一直为后世沿用。2耕作技术的进步(1)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已经使用。(2)西汉时,赵过推行代田法。两汉的耕作制度是以一年一熟为主。(3)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形成。(4)宋朝以后,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_地区,江南逐渐形成了稳定的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了一年三熟制。3农业灌溉技术的进步(1)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的_,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2)农业灌溉工具:曹魏时的翻车、唐朝时的筒车、宋朝时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明清时期的风力水车。(3)评价:这些水利工程和农业灌溉工具的应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

3、展。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1背景(1)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经历了从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的变化。商周时期,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2)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3)封建土地_确立。2内容小农经济以一家一户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农民的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3特点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4评价(1)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2)他们的经营规模虽然很小,但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作出了重要贡献。(3)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下,农民需要承担沉重的

4、徭役,小农经济十分脆弱。四、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1官营手工业的发展(1)历史悠久夏、商、西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西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2)素称发达,一直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2冶炼技术(1)冶铜技术:原始社会晚期,中国人已掌握冶铜技术;_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2)冶铁技术: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两汉的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的水力鼓风冶铁工具;南北朝时期的_等。3制瓷技术(1)商朝时已烧制出原始瓷器。(2)东汉时烧出成熟的_。(

5、3)南北朝时,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4)唐朝时,已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5)宋朝时,出现了五大名窑。(6)明清时期,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明宣德年间制造的青花瓷,至今被人们奉为珍品。4丝织技术(1)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2)商朝时已有了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西周时还出现斜纹提花织物。(3)西汉政府设在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4)唐朝时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丝织技术高。(5)宋朝时,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6)明清中央或地方官府设在苏杭等地的织造局生产的丝织品超过前代,细密精致的缎成为清朝丝织品

6、的代表。五、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1概况(1)以纺织为代表的家庭手工业,是民间手工业的一种,其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的一小部分作为商品出卖。(2)另有一些民间私人经营的民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_消费的产品。2发展历程(1)经历春秋战国和秦汉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曾遭受摧残,到隋唐以后得以恢复和发展。(2)唐朝朝廷赋税户调的布、绢、锦等多出自农夫织妇之手。 (3)两宋以后,民间手工业在曲折中艰难发展,除纺织品外,城乡所需的日常用具及用品,主要出自民营手工业。(4)元朝时,_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改变了丝、麻、棉的纺织品比例。(5)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_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

7、业,那时的纺织业使用花楼机。细节点拨明代中期以后,手工业由官营为主到私营为主,影响因素有: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的进步;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减轻等。3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1)条件:社会生产力和_的发展。(2)出现时间和地区: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3)发展:清朝时继续发展。六、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1西汉开始,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运送丝绸产品的商路被后世称为“丝绸之路”,中国被称为“_”。2唐朝起,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明清时期外销量更大。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清代根据欧洲商人的订单,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

8、缸等。细节点拨(1)丝绸与瓷器皆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明的象征,常用常考的相关史实还有:元代烧成青花瓷和釉里红,开始进入彩瓷时期,明代创造了斗彩和五彩,清代出现了粉彩和珐琅彩。(2)长期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及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始终作为农业经济的附属存在,明清时期虽然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但由于受封建生产关系的阻碍,中国始终没有进入工场手工业时代。古代中国的农业主题1耕作方式的演进发展阶段耕作方式变化农具的变化原始阶段刀耕火种石、骨、木商周时期石器锄耕(耜耕)石、骨、木青铜农具(少)春秋战国铁犁牛耕(发达地区)铁制农具(发达地区)汉代牛耕普及全国耦犁一牛挽犁唐代铁犁牛耕曲辕犁(特点)主题

9、2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1)区别: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形式,在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都存在。自然经济产生于原始社会,其生产不以交换为目的,是相对于商品经济而言的。在封建社会,小农经济就等于自然经济。(2)特点经济形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耕作方式:以铁犁牛耕为主,精耕细作。主要生产目的: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经营方式:以农户个体经营为主,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分散经营。具有规模小、水平低、分散性和抵御天灾人祸的脆弱性。主题3小农经济与自给自足的关系(1)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但“小农经济”不等同于“自然经济”。“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是典

10、型的自然经济。但是小农经济只以家庭为生产单位,而自然经济可以包括多个家庭组成的经济单位(如封建庄园)。(2)自给自足不等同于富足。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自给自足”中的“足”并非富足,而是指自耕农的生产目的是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生产的东西很少在市场上进行交换。(3)自给自足不等同于与市场没有联系。小农经济带有自给自足的封闭性,但不是与市场没有联系。如农民生产所需的铁农具和生活需要的食盐等都需要从市场上购买。主题4古代中国的农民史料一 铁犁牛耕的推广使用促进了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耕作方式经历了由直辕犁到曲辕犁的转变,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创造性智慧,此外也可由此联想到古代水利工程、灌溉工具

11、的改进,农作物品种的丰富推广中农民的作用。史料二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史料体现了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特点。史料三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史料反映出古代农民的境遇并不美好,农民是古代财政、赋税、兵役、徭役的主要提供者,同时受封建国家及地主阶级的双重剥削。古代中国的手工业主题1中国古代手工业的概况(1)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2)主要行业:冶金(铜、铁、钢)、

12、制瓷(青、白、彩)和丝织(苏州、杭州)、棉纺(元代松江、明代后期主要衣料)。(3)发展历程:原始社会晚期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夏商周时期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三种主要经营形态;明中后期出现雇佣劳动关系。(4)主要成就:丝织品和瓷器是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5)发展特征:规模巨大,分工细密;技术先进,工艺精湛;素称发达,世界领先;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主题2三种经营形态、地位的变化史料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 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 400张。

13、“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史料表明明代以后,官营手工业衰落;家庭手工业开始面向市场;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作坊产生(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说明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主题3民营手工业经营艰难的原因(1)市场因素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具有封闭性,对市场商品的需求量不大。(2)官营压制官营手工业占据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加之其规模大、技术精,对民营手工业产生了冲击。(3)政策限制手工业者社会地位低下,封建政府往往对之征收重税。(4)社会动荡民间手工业力量弱小,封建社会的动荡往往对其冲击巨大。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关

14、系中国古代农业世界闻名,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农业和手工业存在着密切关系:总之,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是中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点。例1 (2011山东高考)下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答案B审题突破审题技巧点拨图片类试题的审题“三判”准确判定主题喻义,是解答历史图片题的关键。对这类题目的备选项要“三判”:一是判定每一个备选项是否符合所反映的史实,排除与之相悖的选项;二是判定各选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排除与题干要求不符的选项;三是判定各备选项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

15、联系,排除与题干无关的选项。例2 (2011福建高考)下图所示坎儿井(井渠)是我国古代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至今还流行于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地区。联系历史地理知识,对坎儿井解读正确的是()在汉代就已出现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利用了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井深随地势坡降而改变A BC D答案C审题突破坎儿井出现于汉代,并不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排除,答案为C。审解组合类试题的技巧解答时可采用选基法、筛选法、辨异法。最常用的是筛选法,又称排除法,以题干条件为“筛子”将备选项逐一过筛,排除那些与题干无关显然错误的选项,逐步缩小包围圈,最后留下正确答案。组合式选择题常出现提法错误,那么凡含该内容

16、的选项均错,称为“定一排三”法。例3 (2011安徽高考)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是岁,牛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摘自后汉书卷七十六,卷三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征。答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铁犁牛耕;精耕细作;受制于自然环境;具有脆弱性。审题突破凡注明“依据材料”、“概括”等要

17、求的设问,答案一般只需从材料中提炼即可,注意不可照抄原文,应有概括高度。命题思想一隐含社会热点题点现实生活中的历史文化12012年是我国干支纪年体系中的龙年,下图为我国银行系统发行的银行卡和纪念币,这些具有浓重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现象根源于 ()A铁犁牛耕的生产方式 B重农抑商政策C农耕文明的影响 D西方文化的传入命题思想二紧扣主干知识和核心概念题点主干知识手工业成就2 2011年9月26日新疆日报一文认为:“新疆是古丝绸之路的通道,是东西文明的交汇点,出土的各时代文物众多。”在一汉墓中不可能出土的文物有 ()A青花瓷 B粟米 C纸张 D丝绸题点概念自然经济3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

18、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唱词反映了 ()小农经济下农民富裕祥和的生活状况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小农经济下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基本生产方式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A B C D命题思想三凸显新史观、新价值观题点新史观东西文明的交融4网上调查显示,2012年最热门的旅游线路是重走中西文明交融的“活化石”丝绸之路。观光途中不可能见到的古代文明现象是 ()A新疆坎儿井遗址 B出土的汉代的丝绸C出土的唐代白瓷 D宋代青花瓷命题思想四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题点影视剧中的历史题材5据北京青年报信息:中国古代的文献里从来没有“丝绸之路”这个名称,沿

19、途客商皆是根据马粪和枯骨为路标进行探险式穿越。当年唐僧在此进行生死穿越时不可能见到的文明现象是()A丝绸、青瓷 B纸张、铁犁C青花瓷、活字版佛经 D土耳其地毯、吐鲁番坎儿井课时规范训练(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在中国古代的信仰中,“社”是土神,“稷”是谷神,但“社稷”却被用作国家的代称。这主要是因为 ()A鬼神迷信思想盛行B中国古代以农业为立国之本C人们要依靠土地和谷物生存D国家的税收主要是土地上出产的谷物2在我国古代,“六畜”常与“五谷”相提并论,祈盼“五谷丰登”和“六畜兴旺”,是我国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重要特点是 ()A我

20、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C用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D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3沈氏农书中记载说:“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家庭手工业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4 “铁制工具还促进了在黄河流域地区兴修的大批排水工程,为远距离运输大批商品而进行的运河开挖以及在西北干旱地区进行的打井灌溉工程。”从中可知,我国古代大规模兴修水利应始于 () A夏、商时期 B隋、唐时期C战国、秦汉 D宋、元时期5“吸引我的是它的绚丽,它来

21、自一个新的天地,从未见过如此优美的艺术。多么诱人,精致脱俗,来自中华,它的故土(景德镇)。”这是18世纪初期法国流传的一首诗歌,它盛赞的是中国的 ()A瓷器 B丝绸 C铁器 D青铜器6喜爱武侠小说的同学都知道龙泉宝剑的创始人欧冶子,他首次发现了铜和铁性能的不同,冶铸出第一把铁剑“龙渊”,开创了中国冷兵器的先河。欧冶子可能生活于 ()A春秋战国 B西周C秦汉 D隋唐7明代中期以后,民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取代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官营手工业。这主要是因为 ()A官营作坊产品有限 B私营作坊工人增加C资本主义的萌芽 D商业经济的发展8自2011年起,十年内国家水利建设总投资将达到数万亿元的规模。水利是农业的

22、命脉,我国历代都重视加强水利建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战国时著名水利工程有都江堰、郑国渠B“井渠”灌溉方法在汉代关中已出现C筒车于隋唐时期已在长江流域使用D清代王景成功治理黄河9与下面祖孙情启蒙教育场景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A谚语与农耕文化可作为标题B对话内容体现了精耕细作的农业特色 C强调了天时、地利等对农业的重要性D是古代科举制的必考内容10有西方人曾经说,中国人太聪明了,他们用两种最简单的东西,赚了全世界无数的钱:一是树叶(茶叶),二是泥土(瓷器)。因此,也有人把中国的瓷器称为“变土为金”。下列瓷器出现在英国市场上的先后顺序最有可能的是 ()白瓷青花瓷青瓷珐琅彩 A BC D11

23、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 ()A灌溉 B制瓷C耕种 D冶铁12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租佃制经营方式推广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3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水利事业发展,四、五月份我国南方6省遭遇百年罕见旱灾。水是生命之源,水利对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的意义为世人关注。材料一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农业文明时期,防治洪水、农田灌溉、舟楫航运的

24、进步与创新,始终是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材料二1933年美国罗斯福政府开始对田纳西河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包括开凿内陆水道、建立水电站提供廉价电力、植树造林以控制洪水泛滥、防治水土流失等。(1)请按上述三个功能分别概述我国古代水利建设的主要成就。(10分) (2)据材料二,简析美国综合治理田纳西河流域的重要意义。(10分)14(2012潍坊四县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资金充足,设备先进,民窑不过20座。但官窑管理腐败、成本高昂,很快衰落下去。为完成上贡任务,只好改行“官搭民烧”,由民窑烧造。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迅速崛起,明末达到二三百座清代御窑仅6座。

25、材料二明清时期,自由手工业者的数量扩大并成为手工业生产的主导,手工业产品大量增加,各具特色的专业化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匠有常主,计日受值”的生产方式更为普遍。(1)材料一中提到的“官窑”“民窑”各属于什么经营形态的手工业?它们各有什么功能?(10分)(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的发展出现了哪些新特点?(10分)答案复习讲义知识整合一、1.(2)水稻2.(1)刀耕火种二、1.(1)牛耕(3)曲辕犁2.(4)江浙 3(1)都江堰三、1.(3)私有制四、2.(1)商周(2)灌钢法3.(2)青瓷五、1.(2)民间2.(4)黄道婆(5)民营 3(1)商品经济六、1.丝国命题探究1C2A3A4D5C课时规范训练1B2B3D4C5A6A7D8D9D10C11D12C13(1)成就:防洪:大禹治水、都江堰、王景治理黄河。灌溉:都江堰、郑国渠、坎儿井。航运:灵渠、京杭大运河。(2)意义:扩大就业、缓解危机、促进工农业发展、保护生态平衡等。14(1)官窑:官营手工业,专门生产供宫廷消费的瓷器产品。民窑:民营(私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瓷器产品。(2)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地区性分工更加明确;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答出三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