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七年级语文下册《登上地球之颠》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77349 上传时间:2025-11-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登上地球之颠》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登上地球之颠》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登上地球之颠》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七年级语文下册登上地球之颠教学设计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想】登上地球之巅,是王富洲等人的坚定目标,哪怕是历经千险万阻,献出生命。在这种精神驱使下,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超乎生理条件和自然条件的非凡精神,正是本文深深打动人的地方。抓住这一点进行教学,对帮助学生理解人物的行为,帮助学生迁移到自身的生活中,形成健全的人格,无疑是有益的。另外,团队的合作精神、对科学与理性的尊重、对类似行为进行的反向解读,对多元思考的鼓励,都可进行教学解读。设计A的处理较常规,抓住内容把握、精神把握、景色描写等三个教学要点,倾向于指导学生从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感知和重点章节中去作把握。设计B则意在将我们的阅读视线指向一个不太被人关

2、注的群体,关注探险活动中的王连满之类的人物的故事,与伟大的悲剧中的奥茨进行比较阅读,体味探险活动中团结协作、为集体而勇于牺牲的可贵精神,这也是决定探险活动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让学生体会合作的精神。【教学设计A】课前准备:1、了解珠穆朗玛峰的有关地理知识。2、查找关于纪念人类登顶珠峰50周年活动的有关资料。3、阅读郭超人长篇通讯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4、查阅2019年湖北卫视往事栏目关于登顶珠峰的节目资料,特别是关于王连满的部分(教师可以提供“教师教学用书”上的文字材料)。教学目标:1、能抓住要点概括登顶的几个阶段。2、能突出重点,复述故事,从中感受登山运动员的英雄气概。3、体会景色描写的作用。教

3、学步骤:导入:珠穆朗玛峰是地球上的最高峰,其北坡被许多登山家认为“连鸟也无法越过”,是一条“充满死亡的路线”。而在1960年,年轻的中国登山运动员,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上了地球之巅。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他们的足迹,去感受他们登顶的气概。(可出示相关图片)一、整体阅读感知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全文,按一定的顺序理清运动员登顶主峰的几个阶段,分别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出每一阶段的主要内容。(参考概括:1)登山队出发;2)运用人梯战术突击第二台阶;3)留下刘连满,三人继续登顶;4)三人无氧攀登,登顶成功。)2、有针对性地快速浏览部分章节,小组讨论完成:(1)登山队登顶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明确:寒冷、缺氧、虚弱、黑夜)(2)他们是如何克服的?(明确:依靠顽强的毅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二、片段品读体味1、选择自己认为最感人的段落,进行复述。要求:能体现出自己认为最感人的特点(可参照上述二、2的问题),能体现出运动员的英雄气概,能做到详略兼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