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说明课文说明这篇课文充满了神奇浪漫的想象,内容富有生活情趣,对儿童很有教育意义。地毯下的尘土这个题目就很有深意,耐人寻味。从题目上一点也看不出作者想要说明什么。故事的开头也不像一般的文章那样讲究什么扣题呀,点题呀什么的,而是从小米妮的身世讲起,经过层层的铺垫之后在故事的结尾部分才点题,告诉读者地毯下的尘土是怎么一回事。实际上前面的内容是为后面的内容服务的,课文前后呼应融为一体。故事一开始从妈妈的角度告诉读者:米妮失去了父亲,家里又很穷,还有一个残疾的妹妹。先交代主人公的身世,这是童话故事最常用的手法。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米妮从小就帮助母亲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作者用“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
2、,像一只新的发夹一样光鲜”;她“洗盘子,擦地板,把家里弄得漂漂亮亮的”,写出了米妮的勤劳能干。当妈妈因患病而不能工作的时候,又是米妮勇挑重担,自己出去找工作,这才引出了后面的故事。米妮来到了树林中的小屋,她是在敲了几次门、认为屋中没有人之后才进去的,写出她是个有礼貌的孩子。接下去写小屋中十分脏乱,竟让米妮“吃惊地缩回了脚”。这样写实际上是为后面突出米妮的勤劳善良做铺垫的:“等她的手一暖和过来,她就开始整理房子”乐于助人,这是多么值得当今独生子女学习的呀!第九段写她是如何收拾屋子的:“洗了盘子,整理了床,擦了地,正了正火炉前的地毯,把十二把小椅子沿着火炉摆成了一个半圆。”说明她干起活来有条不紊,
3、对上文写她在家里的勤劳是个很好的照应。小矮人的出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小矮人对米妮的赞美,是为了从侧面来表现米妮的勤劳能干米妮把屋子收拾得让这些小矮人非常“高兴和吃惊”,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由此可以看出米妮是多么能干。通过分析,应当让学生知道,正面与侧面相结合的写法对突出人物的形象和思想性格是很有好处的,要让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使用这种方法。故事的重点是写米妮打扫地毯下的尘土的情节,这是作者精心设计的。作者巧妙地把故事的发生安排在米妮留在小矮人那里的最后一天,由于米妮津津有味地欣赏窗外的美好景象,“连要干的活都忘了”,打扫完屋子后,来不及打扫地毯下的尘土了。在这里作者变换了一种
4、写法,不是叙写行动而是描写心理来表现人物。作者十分巧妙地运用心理描写手法,即采用了形象化的描写来写米妮的心理活动。米妮没有打扫地毯下的尘土,其实谁也看不出来,就连小矮人都“什么也没说”,可是米妮的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总是在想着“地毯下的尘土!地毯下的尘土!”作者在这里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而且句尾用的是惊叹号,这就表明了米妮的内心在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作者用星星的形象“透过窗户,向她眨着眼”,用星星的语言“那位小姑娘,诚实而善良”来表现米妮内心的矛盾和斗争。最终诚实占了上风:“她再也忍不住了,便拿起扫帚,开始扫地毯下的尘土。”运用形象化的心理描写手法把米妮的内心深处的斗争,写得十分生动感人。至于地毯下出现的金币只是为了告诉读者,一个诚实、善良、勤劳的人是一定会有回报的。故事的结尾告诉读者,米妮由此养成了“认认真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的良好习惯。这实际上是在教育小读者要向米妮学习,也要养成这种良好的习惯。这篇童话除了具有语文教育的功能外,还是很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教材,对当今的独生子女尤有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