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十三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纲内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A 级(识记)。考纲阐释“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是指对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其重要语句进行考查,旨在引导学生重视诵读,培养语感,接受熏陶,提高语文素质。考点分布自 2007 年开始,高考语文“名句名篇”的默写以初中 46 篇诗文和高中 14 篇诗文作为考查内容。2013 年背诵篇目进行了大幅度调整,考查篇目调整为高中的 11 篇文言文和 22 首诗词曲。考纲阐释考情分析(续表)广东高考近几年名句名篇的考查形式都是记忆型默写,从 2006 年开始赋分由 4 分增加为 6 分。“浅易”是本题的最大特点:其一,试题内
2、容没有超出考试大纲所列出的要求背诵篇目的范围;其二,4 题中至少有 2 题的空格前都有句子提示,这有助于考生思路的连接和贯通;其三,题目是 4选 3,有利于考生弃难从易。该题不允许有错、漏、添字的现象发生。年份考查篇目2007 年次北固山下琵琶行阿房宫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008 年 劝学锦瑟破阵子赤壁赋2009 年 氓出师表蜀道难山坡羊潼关怀古2010 年 孟子告子上登高渔家傲赤壁赋2011 年 论语琵琶行阿房宫赋浣溪沙2012 年 论语师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送东阳马生序2013 年 论语陈情表春江花月夜念奴娇赤壁怀古附:20072013 年广东高考“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查情况一览表粤题精
3、讲1(2013 年广东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只按前 3 题计分)(1)子 曰:“知 者 不 惑,_ ,_。”(论语)(2)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_,_。(李密陈情表)(3)_,江月年年望相似。_,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4)_,_,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名师剖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常用的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能力层级为 A 级。难度不大,四小题都出自高中课内必背篇目,默写的内容是考生较为熟知的。四小题所要求默写的句子不存在艰深难写的字,考生写出错别字的可能性较低。【参考答案】(1)仁者不忧勇者不惧(2)祖母无臣 无以终余年(3)人生代代无
4、穷已不知江月待何人(4)乱石穿空惊涛拍岸2(2012 年广东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只按前 3 题计分)(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_,不亦乐乎?_,不亦君子乎?(论语)(2)_,_,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3)安得广厦千万间,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家贫,_,_,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名师剖析】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偏向于对初中诗歌的默写考查,考查范围广,考生需要在精准背诵的基础上,认真仔细地辨识形近字和易错字,如“愠”“是故”“庇”“假”“藏”等。只是难度较之往年高考,有所降低。【参考
5、答案】(1)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风雨不动安如山师不必贤于弟子(4)无从致书以观(3)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每假借于藏书之家3(2011 年广东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只按前 3 题计分)(1)曾 子 曰:“吾 日 三 省 吾 身:_?_?传不习乎?”(论语)(2)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_,_!(白居易琵琶行)(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杜牧阿房宫赋)(4)_,_。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名师剖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难度不大,不少考生能得满分。注意“涯”和“奈”字的写法,注意(1)句和(
6、3)句的句式。不要多字、漏字。【参考答案】(1)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来考点透析本考点的考查目的主要是引导高中生继承优秀的古代文化遗产,重视文化积累和语言积累,丰富高中生的人文内涵。纵观近年各地高考试题,选句内容主要有下面三种情况:1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如 2013 年天津卷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2012 年湖南卷中“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2012 年福建卷中“人非生而
7、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师说)2描写优美意境的句子如 2013 年安徽卷中“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范仲淹岳阳楼记)2012年天津卷中“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韦庄菩萨蛮)2012年山东卷中“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王勃滕王阁序)3具有教育意义的句子2012 年广东卷中“是故弟子不必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2011年广东卷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注:上述画线句为考查的句子。解题指津(一)名句名篇默写应遵循的原则1.审
8、清题意,按要求默写答题时应看清楚是选做多少题还是每题必答。如果题目是4 题选 3 题,而作答时 4 题都答,在评分时则根据前 3 题给分。2.规范书写,文面工整书写时要卷面清洁,字迹清晰,笔画清楚;不能书写潦草,不能写繁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二)名句名篇默写应掌握的方法1.突破生僻难写字对于文质兼美的名句名篇,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不能得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生僻难写字重视不够,以致因书写有误而丢分。如:滕王阁序)以上两句中,“闼”“甍”“巉”就极易写错。我们在复习时,对生僻难写字必须多写几遍,以达到熟能生巧、强化记忆的目的。2.注意同音异义词读音相同、意义相近或相反的词语在名
9、句名篇中大量存在,这也是命题人设置陷阱的热点。复习时要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词,通过有意识的分析比较,做到既知其音,更知其义。如:以上句子中,“幽”的意思是“隐藏的、隐蔽的”,容易由后面的“愁”想当然地写成“忧”,若联系后面与它对举的“暗恨”,理解了词义,就不会误写了;第二句中“繁”的意思是“白发丛生”之义,易误写为“烦”。3.注意同义异形词意思相同而字形迥异的词在名句名篇中也是屡见不鲜,这类词对考生具有更大的迷惑性和误导性,是考试得分的“盲点”之一,复习时应引起高度重视。如:京口北固亭怀古)这两句中,“皇”易误写成“惶”,“寥廓”易误写成“寥阔”。4.借助语境记忆对名句名篇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
10、背,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做到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如:这一句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就会把“始”写成“使”。5.留心词句顺序有不少名句的词句顺序即使颠倒,意思也不会发生改变,如:以上三句,稍不注意,就很可能写错顺序:“多情应笑我”写成“应笑我多情”,“秋月春风”写成“春风秋月”,“四十三年,望中犹记”写成“望中犹记,四十三年”。6.留意通假字古诗文中存在着大量的通假现象,如果没有掌握好,就容易因读音要按照本字读而误写成本字。如:以上三句,“属”通“嘱”,在此为“劝人喝酒之意”,但在默写时必须写成原字“属”;“说”通“脱”,在此为“脱身”之意,但在默写时必须写成原字“说”;“颠”通“巅”,在这里是“屋顶”的意思,在此易写为“巅”。7.留意虚词等细微处有些名句中存在着一些语气词、发语词等虚词,由于没有完整的词汇意义而不被重视,考试时考生就极易在这些细枝末节上出现失误。如: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苏轼赤壁赋)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以上两句中,就存在易被忽略的语气词、发语词“盖”“矣”,默写时很容易出现失误,故应在平时背诵时加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