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湘教选修5学业分层测评 第3章 第2节 第1课时 黄淮海平原灾害多发区和东南沿海灾害多发区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75638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6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湘教选修5学业分层测评 第3章 第2节 第1课时 黄淮海平原灾害多发区和东南沿海灾害多发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湘教选修5学业分层测评 第3章 第2节 第1课时 黄淮海平原灾害多发区和东南沿海灾害多发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湘教选修5学业分层测评 第3章 第2节 第1课时 黄淮海平原灾害多发区和东南沿海灾害多发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湘教选修5学业分层测评 第3章 第2节 第1课时 黄淮海平原灾害多发区和东南沿海灾害多发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湘教选修5学业分层测评 第3章 第2节 第1课时 黄淮海平原灾害多发区和东南沿海灾害多发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湘教选修5学业分层测评 第3章 第2节 第1课时 黄淮海平原灾害多发区和东南沿海灾害多发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湘教选修5学业分层测评 第3章 第2节 第1课时 黄淮海平原灾害多发区和东南沿海灾害多发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学业分层测评(十二)学业达标读中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完成12题。1处主要的自然灾害是()A滑坡、泥石流B寒潮、荒漠化C台风、暴雨 D洪涝、水土流失2水土流失和泥石流最严重的地区分别是()A BC D【解析】第1题,处为西北地区,最主要的特征为干旱,荒漠化严重;地处内陆,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受寒潮影响比较大。由于降水稀少,暴雨、洪涝、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灾害较少。第2题,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为黄土高原,泥石流最严重的地区为西南地区。【答案】1.B2.B下图为“19782000年中国县级年均水灾频次图”,回答34题。3水灾多发区主要分布在()A平原地区 B河流中下游地区C湿润地区 D外流区4关

2、于水灾多发区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北地区植被破坏严重B东北地区大量开垦湿地C黄土高原连年气候异常D长江中下游地区城市规模扩大【解析】第3题,由图示可以看出,水灾多发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外流区域。第4题,西北地区水灾多发区主要分布在山区谷地,主要是融雪洪水;黄土高原植被破坏严重,夏季多暴雨,水灾较多;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灾频发,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影响。【答案】3.D4.B5阅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表示的地形区是_,该区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位于我国哪一灾害带上?(2)试分析该区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3)我国第三级阶梯内部的灾害种类南北的差异是_,形成的原因是_。(4)第一级

3、阶梯上的重要灾害种类有_,其危害表现为_。【解析】首先根据此区域轮廓的特征判断此区域基本上是黄土高原地区,然后明确该区域的自然灾害。通过读图明确不同自然灾害的形成和分布,然后结合我国的位置分析产生自然灾害的原因。【答案】(1)黄土高原暴雨洪水、干旱、寒潮、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中部灾害带。(2)自然原因: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处于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从湿润向干旱过渡,从森林向草原过渡,从农业区向牧业区过渡的地区,各种地理要素相互交错,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人为原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毁林开荒、陡坡垦耕、过度放牧等。(3)中南部多洪涝,北部则旱灾和虫灾严重地形和地质状况以及受季风环流影响时间长

4、短不同(4)暴风雪、地震、雪崩对畜牧业造成严重灾害能力提升6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下图中A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1.4%;1月平均气温12.0,7月平均气温24.6。我国某地区略图(1)简述流经A 地河流的水文特征。(2)分析图示区域干旱、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自然原因。【解析】第(1)题,河流水文特征从径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及径流的季节变化等方面分析,结合东北地区的区域特征作答即可。第(2)题,强调自然原因,从地势低平、季风的不稳定特征分析即可。【答案】(1)河流流量季节变化较大,有春汛和夏汛,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2)温带季风气候,降

5、水年际和季节变化大。长时期降水偏少,气温偏高,易引发旱灾;降水过多且强度较大,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的地区,易引发洪涝灾害。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据水文资料统计,20世纪以后,淮河流域发生的大洪水有17次之多;长江流域仅发生两次特大洪水灾害,1954年,洪峰流量是43 400米3/秒,相应水位为34.55米;1998年,洪峰流量是28 800米3/秒,相应水位为35.94米。材料二1954年和1998年长江流域降水量示意图、洪水淹没范围图以及洪水灾害损失统计图。(1)试分析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的频率低于淮河流域的自然原因。(2)长江两次大洪灾,1954年降水量大,但经济损失小,1998

6、年降水量小却经济损失大,但死亡人数明显减少,试分析造成以上各结果的原因。(3)长江与1954年相比,1998年降水量较小,但水位和流量却很高,原因是(多选)()A上游植被破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B上游水土流失,泥沙淤积下游河道,泄洪能力下降C中游围湖造田,湖泊调蓄洪水能力下降D中下游人们在河道内种田、建垸【解析】第(1)题,长江、淮河是两条洪灾频率较高的河流,但淮河更高一些,洪灾的自然原因主要与降水异常偏多有关,也与河流的流域面积、支流分布、地形、泄洪能力等有关。第(2)题,洪灾造成的财产损失大小、人口死亡数量多少与灾害强度、该地区人口密度、经济水平、防抗灾能力大小有关。第(3)题,长江1998

7、年降水量较1954年少,但水位与流量却很高,这与河床抬升,植被稀少,泄洪能力低,湖泊调蓄功能下降有关。【答案】(1)长江支流南北分布,锋面雨带自南向北推移,正常年份洪峰会错开,中游众多湖泊的调节作用。(2)长江流域1998年比1954年人口密度大,数量多,经济水平高,财富多。1998年我国经济实力明显增加,防洪、抗洪基础设施完善,救援及时,灾区的生产、生活恢复快。科技水平提高,对暴雨、洪水的预测水平提高。因此,防灾抗灾的能力提高。(3)ABCD8读我国主要滞洪区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1)我国滞洪区集中分布地区:A是_流域,C是_流域,B、D在黄河和长江的_地区。(2)A地区滞洪区较为集中的原

8、因是什么?(3)分析D地区需要划定滞洪区的自然原因。(4)我国滞洪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几乎没有滞洪区,说明其原因。【解析】A地区为海河流域,地势平坦,泥沙淤积严重,排水不畅,易出现洪涝灾害,所以划定为滞洪区;而C地区为长江三峡以下的荆江河段,因是地上河,堤坝易漫溃,所以划定为滞洪区。滞洪区多分布在大河的中下游地区,因为这些地区地势平坦,水流较缓,加上泥沙淤积严重,极易造成大水漫游而成洪涝灾害。【答案】(1)海河淮河中下游(2)自然原因:7、8月份降水集中,多暴雨,海河水系呈扇形,加之泥沙多,淤积严重,导致下游排水不畅;加之地势平坦,极易出现洪涝灾害。社会原因:这里人口稠密,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3)长江三峡以下的荆江河段形成了“悬河”,堤坝容易漫溃。(4)我国暴雨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人口稀少,河谷较深,不易发生洪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