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鼎尖教案】高中语文(人教大纲)第三册8词七首(备课资料).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751274 上传时间:2024-06-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鼎尖教案】高中语文(人教大纲)第三册8词七首(备课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鼎尖教案】高中语文(人教大纲)第三册8词七首(备课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鼎尖教案】高中语文(人教大纲)第三册8词七首(备课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鼎尖教案】高中语文(人教大纲)第三册8词七首(备课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备课资料 一、课文析读 1词牌常识 (1)词牌的由来 词和诗一样,是我国史学家族中重要的一员,词的起源和音乐,与民歌有着密切的关系。词牌,就是始兴于唐宋时代的一些流行的曲调。当时歌舞的人,都按照这些曲调配上歌词,这就是“词”。后来,文人墨客在写词的时候,都按照唐宋时的曲调来填写,所以后人便把它叫作“填词”。这些留下来的曲调有忆江南清平乐念奴娇等。每个词牌句子的长短,字的平灭,以及押韵等都不一样,一般有小令、中调和慢词之分。词牌的数目,按清人所作的词谱统计,共有80O多调,而常用的只有l00调。 (2)“沁园春”词牌的由来 相传,沁园是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的一座园林,后来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有人

2、作诗咏其事,由此得“沁园春”词牌。 2雨霖铃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别情的词。上片描绘离别时难分难舍的场面,下片抒写离别时的依恋、痛苦的心情。全词通过对情人离别场面的描绘和别后凄苦寂寞生活的设想,淋漓尽致地抒发悲凉感伤,缠绵悱恻的离愁别绪。同时,也隐然有对平生不幸遭遇的感慨和深感前途黯然的消沉情绪。 铺叙和白描手法的结合,是这首词的一个突出特点。写别情,主要是写分别时的情景。这首词中,冷落的清秋景色和人物的各种表现,共同构成了清秋节傍晚长亭送别的特定场面。作者极善于用铺叙的方法,层层展开,细致地描写景物和人物。“寒蝉凄切”“骤雨初歇”,是帐饮时的景;“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是离别时的景;“杨柳岸晓

3、风残月”,是揣测别后之景。“帐饮无绪”“方留恋处”,是帐饮时人物的表现;“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是离别时人物的表现;“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是想象中别后人物的表现。这样层层铺叙,把景物和人物都写得相当充分,让读者充分感受这对情人离别时的情景,确如一篇小小的别赋。在铺叙景物和人物时,作者不用夸张和比兴手法,不靠涂抹色彩来制造气氛,而是主要采用白描手法,准确地抓住景物和人物的特点,用简洁的笔墨勾画出景物和人物的生动形象。铺叙和白描手法的结合,使作品既详尽周密、层次清楚,又简洁、明快。 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是这首词的又一突出特点。开头三句写景,点明了季节、时间、地点、天气

4、和主题,同时也为男女双方即将离别时的感情作了巧妙的衬托。“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是写景,但主人公暗淡迷惘的心情给水色天光都蒙上了阴影;“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是写人物的动作,但人物那种千言万语难以出口的神情和“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情态,自然而然地溢于言表。下片中,伤离别的“多情”和“冷落清秋节”的惨景,水乳交融地汇在一起,使人“黯然销魂”;“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悬念,更是凄清的景色与主人公漂泊江湖的孤寂感受的高度融合;而别后那种有景无人共赏、有情无处倾诉的滋味,更使人不堪设想。全词上片侧重写景,景中有情;下片侧重抒情,情中有景,反复抒发,步步加深,在一种浓富诗意的悲凉境界中,

5、淋漓尽致地表达了缠绵悱恻、痛苦难耐的离别之情。 语言通俗简洁,不避俚俗,是这首词的又一特点。“执手相看泪眼”“更与何人说”等语,明白如话,但却俗不伤雅;“暮霭沉沉楚天阔”“杨柳岸晓风残月”等语,工巧清丽,但典丽而不艰涩,雅俗共赏,语浅味浓。 雨霖铃情词哀婉缠绵,抒情性极强,是柳词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是历来广为传诵的作品。 (选自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邓魁英主编) 3声声慢的艺术特色 这首词,作苦运用铺叙的手法,巧妙地将日常生活和常见事物进行艺术概括,使客观环境与作者的内在情绪融合交织,将作者难以言传的感情层层加以渲凝和烘托,展现出词人细微而复杂的心理状态和极度愁苦的心情。 本词在语言方面的特

6、点是:作者充分利用汉语双声、迭字等语言特点,使它们在声音、节奏和情调气氛等方面与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密切配合,达到真切地反映特定思想感情的要求。如词的开头,连下十四个迭字,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八个迭字,抒写词人如有所思,若有所待,而又恍有所失的心情;“凄凄惨惨戚戚”六个迭字,又属齿音,吟诵时给人以凄冷的感觉;十四个迭字由浅人深地将诗人南渡以后国破、家败、夫亡的无限愁苦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下片的“点点滴滴”四个迭字,写尽了词人在黄昏雨滴梧桐声中如泣如诉的天涯沦落之悲。 在词中,作者还巧妙地使用了五十七个舌音字和齿音字。如“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是连续

7、下来的九个齿音字;“点点滴滴”是四个舌音字。作者将这些舌音字和齿音字交错使用,极力渲染其悲愁惝恍的心情,真是一字一泪,像咬着牙根咽下似的。 由于双声、迭字等的极大作用,所以使这首词受到历代词论家的格外赞赏。张端义在贵耳集中,把李清照创造性使用迭字的惊人手腕,称之为“公孙大娘舞剑手”。彭孙通在金粟词话中评价说:“李易安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皆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词意并工,闺情绝调。”3. 扬州慢的造情艺术李之亮一是在字句斟酌上点出兴亡盛衰的两个层面。前阕首句“名都”扣末句“空城”,又以“春风”对“清角”,则其城由盛转衰便不待言。这种写法在感慨兴亡、抚今追昔的词作中间或有之,如辛弃疾的清平乐

8、:“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采桑子:“少年不识愁滋味而今识尽愁滋味。”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尽以今昔并提而加重全词的感情色彩。不过辛词直抒胸臆,如壮怀豪士疾声呼喊,而姜词则在平缓中娓娓流露,其浓烈虽不及辛词,而隽永则实过之。二是化用前人成句。在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姜夔是颇费一番心思的:他既不想把前人诗句硬套进自己的作品里,又精心剪裁,使之故露痕迹;为了避掠美之嫌,还特地在词中直截了当地点出“杜郎”其人。词中多次化用杜牧不同的诗句,这一方面表现出作者对同为名士风流的杜牧其人其诗的崇拜,另一方面又以扬州昔日的繁华反衬今日扬州的残破,可谓用心

9、良苦。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赠别:“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同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又寄扬州韩绰判官:“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如许之多的佳句,被一曲扬州慢网罗殆尽。剔除杜牧的旧句,真正出自姜夔之手的词句,不过参半而已。这种“化”法在其他作家的笔下是很少见到的。恰恰是这种大胆的“化”,才更使此词与众不同,其魅力不仅没有因多用杜诗被减损,反而越发显得深沉凝重。因为杜牧的旧句皆在言扬州的风流繁盛,而姜夔“填补”的,则全是“废池乔木”“清角吹寒”“空城”“冷月”一类令人断肠的词语。当然,这种写法可

10、一而不二,若是再有人摹仿,只能被看作是东施效颦了。三是所造之情给读者的感受。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2对此词有一个简短的评语。他说:“白石扬州慢云: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数语写兵燹后情景逼真。犹厌言兵四字,包括无限伤乱语。他人累千百言,亦无此韵味。”其实这个评语后半部分所要强调的,正是张炎词源所谓的“清空”。张炎是南宋末年人,比姜夔生活的时代晚一些。他对姜夔词的评价甚高,高就高在“清空”二字上。他说:“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空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涩晦昧。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吴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折碎下来,不成片段。此清空质实之说。”又说:“

11、白石词如疏影暗香扬州慢一萼红琵琶仙探春八归淡黄柳等曲,不惟清空,又且骚雅,读之使人神观飞越。”张炎把“清空”当作词作的最高境界,认为只有达到了清空的境界,才能使词传其神趣。我们再把白雨斋词话的评语对照一下,陈廷焯正是在强调“犹厌言兵”为神来之笔。扬州慢是“清空”的代表作,而它的胜人之处仅在于用语自然,“化”语自然,非常之处用非常之笔。“池水乔木”且厌言兵,人何以堪?“清角吹寒”,寒在空城,城何以堪?“杜郎俊赏”,重到须惊,我何以堪?“冷月无声”,国何以堪?如此而赏词,则黍离之悲便跃出了字里行间。(节选自读姜夔扬州慢兼说“清空”,见文史知识2001年1期)二、诗文荐读 1 踏莎行 秦 观 雾失楼

12、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注:驿:驿站。驿寄梅花:南朝陆凯自江南寄梅花给范晔,并赠诗云:“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此处指远方朋友寄来了礼品与书信。鱼传尺素:语出古诗“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阅读提示:这首词一题“郴州旅舍”,是秦观在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由于“元祐党人”的牵连,被贬郴州(在今湖南省)时的作品。作品用比兴手法,抒发了他在这一特定境遇中的怅惘、失望和寂寞、愁苦的心情。词旨凄婉,音调低沉,反映出封建士大夫遭贬失意时的脆弱

13、性格。 2 蝶恋花 晏几道 庭院碧苔红叶遍。金菊开时,已近登高宴。日日露荷凋绿扇,粉塘烟水澄如练。 试倚凉风醒酒面。雁字来时,恰向层楼见。几点护霜云影转,谁家芦管吹愁怨? 注:晏几道:(约10481113)宋代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是诗人晏殊的第七子。他出身宦门,但不肯攀附权贵,趋从时俗,一生落拓不羁,生活贫困,且饱谙世态的炎凉。他的诗词主要写男女的悲欢离合和人生聚散无常的慨叹,感情真挚深沉,很多篇章融入了自己的亲身经历,缠绵悱恻,凄婉动人。著有小山词。 阅读提示:这首词写的是重阳节前的怀思。这个主题可写凝重凄婉的秋气,亦可写重阳佳节思乡念亲。这首词的妙处却不在于这两方

14、面淋漓尽致的发挥,而是在色彩的浓重渲染和情绪的层层烘托上下功夫。 3 青玉案 贺 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注:贺铸(10521125),字方回,号庆湖遗老。祖籍江阴(今浙江绍兴),生于卫州(今河南汲县)。初任武职,元祐六年(1091)以苏轼等荐,改人文资。为人豪侠尚气,不阿权贵,因而一生屈居下僚。致仕后退居苏州,郁郁以终。其词内容与辞藻并重,兼有婉约、豪放二派之长,风格多有变化。有庆湖遗老诗集九卷、东山词二卷、贺方回词二卷。 阅读提示:此词问世后即被誉

15、为“绝唱”,作者且因此获得了“贺梅子”的雅号。词以望美人不来发端,抒写诗人的孤寂生活和幽恨清愁。开篇三句以似真似幻的笔触写作者倾心的美人凌波而来,却又中道折回,踏尘而去。直如镜中之花、水中之月,令人可望而不可即。“锦瑟”句是作者对美人的无限关切的询问,其中或许寓有自叹盛年不偶之意。“月桥”三句渲染美人住所之幽美,居室之富丽,但旋即点明只有春神才知其去处。这就益增扑朔迷离之感。过片“碧云”句描写眼前景色,而将两情睽隔的怅惘渗透进其中。“试问”以下四句以提问呼起,然后叠用三个精警、新奇、又稍带夸张的复合式比喻,极写“闲愁”之充塞天地,既多且广,不可消释,是化虚为实、灵光独运之笔,宜乎前人赞赏备至。 4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阅读提示:作者以浪漫主义的手法表现了她豪迈的抱负和对于自由、美好理想的追求。全词意境开阔,气势磅礴。那黎明时刻,广阔无垠的天际、白色银河波涛翻滚、千帆竞发的壮丽景象;那大鹏高举、直冲云霄的博大的形象,真是使人振奋神往。这首词在李清照婉约词风中透露了豪放的气派,显示了作者柔中有刚的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