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7 正反歌_语文S版(2018).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75127 上传时间:2025-11-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7 正反歌_语文S版(201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7 正反歌_语文S版(201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7 正反歌_语文S版(2018).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学设计: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课题识字7 正反歌课时1教学目标1.认识“

2、反、退、困、难”等 14个生字;会写“失、旧”等 8个汉字。学习“倒八字”“斤字旁”“竹字头”三个新偏旁。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了解反义词,能在生活中学习和积累反义词。重点难点1.了解反义词。2.识记生字。教具准备课件、字卡教材及学情分析为避免识字写字课的枯燥,教学中设计多处小游戏、小练习,学生乐中读文,乐中识字。为了巩固识字效果,利用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学生熟读对对歌,理解反义词,并尝试着去自编正反歌,联系生活发挥创造能力,自主学习语言。教学过程复备一、游戏引入课题(一)游戏:老师做一个动作,你们做一个与老师相对的动作。(哭笑伸左手伸右手进门出门)(二)引出课题,齐读课题。(三)教师:

3、今天我们就一块儿来学习正反歌。二、初读儿歌,找出生字(一)学生自由读儿歌:找出儿歌中你不认识的生字,想办法把它读准确。(二)集体反馈,教师正音。(1)深、胜:“深”是前鼻音,“胜”是后鼻音。教师读“深”和“胜”,学生感受读音的区别。学生读字,并组词:深刻、胜利。(2)短、单:比较两字读音,感受有介音和无介音的区别。(三)出示 14个要求会认的字的字卡:学生读字,并组词。三、练读课文,识记生字(一)小组内练读课文,指名读文展示。(二)问:“对”字前后词语有什么特点?(意思相反)(三)找出意思相反的词。明暗 新旧 正反 粗细 长短 进退开关 深浅 虚心骄傲 胜利失败 复杂简单 容易困难指名读词组,

4、开火车读词组。问:你能选一组词说话吗?学习不能骄傲,要虚心才能进步他开了门进来,却忘记关了。这里的水很深,那里的水很浅。学生在小组内说话,集体反馈。(四)识记字形: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失:“夫”字加一笔。“失”的起笔在竖中线上。反:第一笔是撇,不要写成横。单:“单”的部首是“倒八字”,书写时“单”字中的竖在竖中线上。旧:“丨”在“日”的左边。【“日”加一笔是什么字?(旦、旧、申、田、目)】新:拆一拆字形,“亲”和“斤”两部分。认识新部首“斤”。进: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特点记忆,外形内声。(五)读儿歌,玩游戏,巩固识字。1.找朋友游戏:将意思相对的词用线连起来。2.读儿歌比赛:看谁读得最好听?3.我来表演:根据提示,两人表演意思相对的动作。四、拓展练习(一)根据提供的词,编一首正反歌。出示:大、多、里、晚、安全、增加学生小组内合作,集体反馈。(二)自由地试编几句正反歌,(课件展示第六屏):显示“提示”。睁闭抬头低头高兴伤心蹲下站立(三)齐读课文正反歌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