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识字81.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
2、,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照样子,写一写。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铁 钉“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
3、“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铜 铃宁 叮吓 跑2. 下面的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同 ( ) 令 ( ) 失 ( ) 丁 ( )3. 给下面的多音字组词。 dng( )l ( ) nng( )钉 乐 宁21世
4、纪版权所有 dng( )yu( ) nng( )4. 读课文,填一填。 小宁宁,钉,钉上 挂。吹来风,铜铃响,了狗狗,了宁宁。来源:5. 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宀 口 足 钅 6. 读课文,回答问题。 小宁宁,钉铁钉, 钉上铁钉挂铜铃。来源: 吹来一阵风,铜铃响叮咚, 吓跑了狗狗,乐坏了宁宁。 (1)文中写到了什么? (2)小宁宁在做什么? (3)宁宁这样做,结果怎么样?来源: (4)由此可见,宁宁是个什么样的小朋友?7. 课外阅读。 春天,阳光灿烂,田野里百花盛开。白的梨花,粉红的桃花,还有金黄的油菜花,散发出一阵阵浓浓的香味。21(1)短文共有( )句话,写的是( )季的景象。(2)春天有
5、灿烂的;田野里,散发出浓浓的。(3)用“ ”画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4)春天, 、 、 都开了。除了这些,还有许多春天开的花,它们是 、 、 答案:1. 略。来源:学_科_网Z_X_X_K2. 铜(古铜)铃(铃声)铁(铁块)钉(钢钉)3. 铁钉 钉上 欢乐 乐曲 安宁 宁可4. 铁钉 铁钉 铜铃 一阵 叮咚 吓跑 乐坏5. 宝 宁 它 安 守 完 叮 叹 叫 吓 吃 吧来源:ZXXK 跟 跑 跳 踢 踏 跃 钱 钟 银 针 铜 铃6.(1)小朋友、狗狗、铁钉、铜铃 (2)钉铁钉,挂铜铃。 (3)吹来一阵风,铜铃响叮咚,吓跑了狗狗,乐坏了宁宁。 (4)淘气、调皮、贪玩7. (1)2 春 (2)阳光 百花盛开 香味 (3)白 粉红 金黄 (4)梨花 桃花 油菜花 杏花 迎春花 月季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