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历史选修一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第3节《百日维新》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74438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历史选修一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第3节《百日维新》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历史选修一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第3节《百日维新》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历史选修一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第3节《百日维新》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历史选修一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第3节《百日维新》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历史选修一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第3节《百日维新》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人教版历史选修一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第3节《百日维新》教学设计.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人教版历史选修一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第3节《百日维新》教学设计.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3课 百日维新一、基本说明模块: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历史 选修1年级:高中二年级所用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所属的章节:第九单元第3课学时数: 45分钟(教室授课)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百日维新前瓜分豆剖的严峻局势、保国会的建立、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及进步意义。(2)通过学习救亡与变法的呼声再起、百日维新的史实,理解变法与救亡之间的关系(3)通过对戊戌变法主要内容和作用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采用学生思考、分组讨论,学生讲解等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层层设疑,深入浅出地启发学生对百日维新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构建师生互动的学习共

2、同体,来突破重点和难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要求变法顺应历史潮流,以国家、民族的命运为己任的精神。2、内容分析: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三课,也是整个戊戌变法的高潮部分,从内容上分析,可以将本课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阐述的是促成戊戌变法运动进入政治实践阶段的原因,第二部分介绍的是百日维新的具体措施(内容),第三部分则是简要评述了百日维新的措施带来的直接影响。3、学情分析:学生在必修三中已经学习了戊戌变法的部分内容,结合初中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学生对本节所涉及的百日维新的直接背景及百日维新的简要评述都有比较翔实的了解,而对百日维新的具体措施相反显得陌生一些;经过对三本必修的学习,作

3、为文科班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归纳、概括、分析、评价历史的一些基本的方法。4、设计思路:针对学生对本节知识已经比较熟悉的这种状况,决定运用开放的理念、民主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从而掌握百日维新的基本内容,理解变法的紧迫性与资产阶级的不成熟性,最后对百日维新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历时概念。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构建民主、开放、引导型的课堂,调动学生去积极思考、积极讨论、积极参与。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及设计意图复旧:3投影:使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请简述其主要的促成因素。学生回答后分析: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促使维新运动不

4、断发展。学生回答问题:公车上书、日本逼签马关条约,民族危机严重。在复旧导新的过程让学生理解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与民族危机不断加剧的关系。导新:2讲述:1897年底,列强再一次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着瓜分豆剖的局势,民族危机空前加剧,促使维新变法运动由思想宣传进入到政治实践阶段,即百日维新。听课、思考、看书。采用传统导入形式,既节约时间,又比较实在。新授:12教师:请同学们看书:P132133 第3课前言及“救亡与变法的呼声再起”子目投影:一、救亡与变法的呼声再起投影:思考:1897年后维新派由理论宣传转入政治实践的原因和表现有哪些?投影:瓜分中国狂潮、时局图教师:安排学生分组讨论。 投影

5、:1、原因 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险康有为等维新派人士的宣传有爱国心的官员的推动2、表现康有为上清帝第五、第六书痛陈变法康有为向光绪进呈了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记康有为发起组织了保国会1、学生阅读教材并讨论,列出答案。2、学生代表回答问题。3、其他同学补充回答。1、给学生开放的空间,认识到民族危亡与变法高潮到来的关系。2、学生在相互讨论过程中,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归纳方式,认识到知识归纳的灵活性,做到对不同归纳方式和观点的认同和包容。拓展:4投影:张之洞与劝学篇 教师:请大家想一想:张之洞也迫切希望变法,他也是维新派吗?为什么?投影:光绪帝 思考:光绪帝为什么会支持维新变法?投影:其爱

6、国意识使光绪帝不甘做亡国之君;光绪帝亲政后并无实权,企图借维新变法从慈禧太后手中夺权,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和权力。学生看教材P133,在教师的启发下,相互讨论,根据教材提供的信息得出结论。使学生理解:张之洞的变法还是洋务运动的那一套,不是站在资产阶级利益上说话的。而光绪帝支持变法又有自己的目的。也不是资产阶级的代表。新授14教师:在各种改革力量的推动下,维新变法进入到实质性阶段。从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到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变法经过了103天,史称“百日维新”。投影:二、百日维新教师:请同学们看书P133-P134,先填表,后思考,再讨论。投影:表格(百日维新的领域、内

7、容、意义)投影:思考:以上政治法令与维新派进行维新思想准备时的主张有哪些明显差别?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差异? 1、填写百日维新表格。2、学生思考回答投影打出的问题。3、学生充分讨论作答。1、根据学生的回答检测同学们归纳概括、知识迁移能力。 2、让同学们在讨论中了解到光绪帝变法的意图,与前面拓展部分挂钩、对应。3、让学生在讨论中充分体会变法内容的局限性以及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局限性,为第四课内容戊戌政变做铺垫。拓展5教师:请同学们根据所填表格的情况和前面的思考讨论情况,对百日维新做一个比较中肯的评价。投影:三、对百日维新的评价教师:提示,评价历史事件一般采用一分为二的办法,即积极作用和局限性(消极作用)

8、教师:将学生总结的评价提纲板书在黑板上预计有这些:积极:基本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并给民族资产阶级提供了参与政治的可能性,初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局限:没有涉及开国会、设议院、定宪法等主张;没有涉及土地问题;局限在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广大民众学生讨论学生提出观点并相互补充形成比较完整的评价让学生学会相互合作 相互探讨,进一步学会全面或者比较完整和准确地评价历史事件。 课堂总结2投影:三个知识点框架教师:请大家跟我一起来回顾本堂课学过的主要知识点学生一起回答回顾本课,对所学内容作总结,学生再回忆一遍,加深

9、印象课堂巩固3投影:一、选择题(此处设计6个选择题) 1.1897年后,推动维新变法运动由理论宣传转入政治实践阶段的最主要因素是 A.中国面临的严重民族危机 B.康有为维新思想的宣传 C.光绪帝的支持 D.有爱国心官员的推动2. 保国会成立后共举行过两次活动后就中止的主要原因是 A.康有为等人自愿造成的 B.守旧势力的攻击和恫吓 C.保国会的宗旨落后 D.保国会未得到光绪帝的支持3.张之洞主张变法的根本目的是 A.摆脱民族危机 B.富国强兵 C.维护封建统治 D.实现自由、平等4.维新变法法令中“鼓励官绅士民上书言事”特别有利于哪一阶级参政 A.地主阶级 B.资产阶级 C.农民阶级 D.封建官

10、僚5.戊戌变法法令中直接打击了封建守旧势力的措施是 A.精简机构,裁汰冗员 B.鼓励官绅士民上书言事 C.向海外派遣留学生 D.提倡私人开办工厂6.“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材料反映的是维新变法中哪一措施 A.精简机构,裁汰冗员 B.命各省推荐人才 C.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 D.鼓励官绅士民上书言事学生回答回顾所学内容,巩固所学知识。四、教学反思1针对“救亡和改革的呼声再起”一栏的处理:有很多学生在讨论中认为就是百日维新的背景,这点我们都是认同的,但老师在讲解之时如何将百日维新的这个背景(有学生说是直接背景)与整个维新变法运动的背景进行整合,我当时就觉得应该把它和第1课内容联系起来做一个系统的概括,而当时考虑到时间问题就没有这样做,在后来晚自习的时候才把它落实。2在新授“百日维新的内容”这一知识点时,学生在讨论时也提及到与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内容进行比较,特别提及到土地问题,说俄国、日本的改革措施中都重点解决了土地问题。我随即就进行了解释。虽然在“评价百日维新一栏”的设计中提及到这一点,但在备课和设计的时候没有设计此方面的思考题,只设计了一个有关政治内容的思考题,所以今后备课应该想得更加细致和周到一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