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2单元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测试) .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73850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6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2单元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测试)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2单元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测试)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2单元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测试)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2单元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测试)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2单元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测试)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2单元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测试) .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5课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测试)1下列表述不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客观背景的是()A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B统一黄河流域以后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C冯太后临朝听政并培养孝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D孝文帝有卓越的胆识和远见2被北魏孝文帝比喻为“如身之使手,干之总条”的措施是()A均田制 B三长制C俸禄制 D改穿汉服3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龙门石窟佛像造型逐渐呈现汉化的风格。这反映了()A佛教的传入 B疆域的扩大C民族的融合 D全国的统一4北魏实行均田制,其中的“均田”是指()A按全国人口平均分配土地B将国家掌握的土地有限度地授予无地农民C对广大农民平均分配土地D不侵犯地主阶级的土地占有5迁都洛阳后,一

2、位入仕于孝文帝的42岁鲜卑族贺氏的男子,下列史实可信的是()他上朝时仍使用鲜卑话此人娶了一位汉族女子为妻他原来的姓氏是贺赖氏 他死后安葬在了平城A BC D6“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对这种现象的错误理解是()A汉族以此行为表示抗议B各族人民互相学习C民族融合D游牧部落的文明成果带到了中原7北魏孝文帝改革,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实际上是()A内迁的过程 B汉化过程C农业化过程 D封建化过程8我们肯定北魏孝文帝改革,主要是因为改革()A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B得到了汉族地主的支持C解除了北方柔然的威胁D巩固了鲜卑贵族的统治题号12345678答案9仔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图一北魏骑马武士俑图二孝文帝改革后的服装材料二男子授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授露田20亩,不授桑田。死亡者或年满70岁后免课者,露田归还国家。桑田为世业,身死不还官,桑田须种一定数量的桑、榆、枣树等。不适合种蚕桑的地方,改授麻田,男子10亩、女子5亩。露田、麻田均不得买卖,桑田也限制买卖。请回答:(1)图一和图二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后的鲜卑族人所穿的不同服装,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2)材料二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开始实行的一种什么土地制度?其影响是什么?这一制度在哪一时期因为什么原因而逐渐瓦解的? (3)孝文帝改革和商鞅变法的共同点是什么?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4、(陆)睿(原姓步六孤)始十余岁,袭爵抚军大将军、平原王。娶东徐州刺史博陵崔鉴女,鉴谓所亲云:“平原王才度不恶,但恨其姓名殊为重复。”时高祖(即孝文帝)未改其姓。魏书卷四十材料二(迁都洛阳后)高祖曰:“今恂(即太子)欲违父背尊,跨据恒朔(今山西大同、内蒙古河套一带)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乃废为庶人。魏书卷二十二材料三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请回答:(1)材料一中,崔鉴对陆睿的不满反映出当时的民族关系存在什么问题?为此,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2)材料二中孝文帝对太子恂的

5、处理说明了什么?(3)依据材料三,分析孝文帝改革产生的影响。【答案】1DD项不是客观背景,而是主观条件。2B意在说明孝文帝改革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确立了三长制。3CA项佛教传入中国是在两汉之际;B项和D项与当时事实不符。4B本题主要考查对“均田制”概念的理解。5B可以综合下列史实判断。迁都洛阳后,孝文帝同意暂缓30岁以上的鲜卑官员改说汉语,提倡鲜卑族与汉族通婚,通过“定族姓”下令原“贺赖”改为汉姓贺。6A题干现象体现了各族人民互相学习和民族融合,汉人穿胡服体现了游牧部落的文明成果对中原的影响,这是民族融合的表现,A项错误。7D北魏孝文帝改革,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是封建化过程;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讲,

6、是少数民族的农业化过程。8A评价改革的标准是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A项符合适应生产力发展这一标准。9(1)孝文帝改革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移风易俗,促进了民族大融合。(2)均田制。使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得到了土地,抑制了土地的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到唐朝中后期,随着土地兼并的严重与土地买卖的频繁,加上安史之乱的破坏而逐渐瓦解的。(3)都获得了成功;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都改变了原有的生产关系;都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10(1)汉族和鲜卑族之间存在着矛盾。推行了改汉姓、改语言、改服饰、通婚姻、改制度等方面的汉化措施。(2)改革面临着阻力;孝文帝推进改革的坚强决心。(3)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唐朝大一统和文化繁荣 (为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全面准确地提取材料所蕴涵的有效信息。除第(1)问第二小问外,其他答案要点都要依托材料信息进行归纳概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