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一年级语文试卷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
2、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
3、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学校“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
4、”,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班级姓名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 请你开动脑筋,把它们送回家。(20分)1、我会按顺序默写单韵母。(3分)2、我也会按顺序默写声母。(12分)3、我能在整体认读音节下面划“”。(5分)jio wu yon zh xin die yun xion r y ye zhn b xun ni so zhu yu x u二、对的打“”,错的改正。( 8分 ) yi( ) xun( ) u( ) pin( ) gu( )
5、 hu( ) y( ) ni( )三、读一读,认一认,连一连。(6分)马路 c y 画画 n t 妹妹 mi mei 下棋 hu hu 词语 m l 泥土 xi q四、我会拼,我会写。(16分)j zh q b (u) ( an) x hn s 五、读音节,把不同类的事物用 画出来。(4分) (1)j zi x gu xio nio (2)yu y png xi bi yn (3)qin b xing p min bo (4)mi hu ln hu xu hu六、我会给图片选名字。 (16分)xio co m gu x gu hng yxing jio y m hu du bi ci 七、我会看图选一选,把音节补充完整。(8分) d i q zi sh k hu ( q p ) ( i i ) ( d b ) ( u i )八、小小魔术师。(10分)1、给“一”加一笔是( )( )2、给“木”加一笔是( )3、给“田”加一笔是( )4、给“日”加一笔是( )九、拼一拼,将相应的序号写在括号里。(12分)(1) mi mei wi xio j (2)g ge chu d zi(3)w ch x gu (4)ni nai mi ciw W w .x K b 1.c 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