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三角形的面积苏教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722168 上传时间:2024-06-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三角形的面积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三角形的面积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三角形的面积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 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2.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及时间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导入:(5分钟)二、探究新知:(20分钟)三、巩固练习:(10分钟)四、课外延伸:(3分钟)五、全课总结:(2分钟)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并掌握三

2、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复习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1教学例4:师:仔细观察这3个平行四边形,请说出如何求每个涂色的三角形的面积? 师:为什么可以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求出每个涂色的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究竟有怎样的关系?三角形的面积有应当如何计算?今天继续运用“转化”的方法来研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2教学例5:(1)出示例5:师:用例5中提供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注意:组内所选的三角形都要

3、齐全)(2)小组交流:你认为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所需要的两个三角形有什么特点?要使学生明确: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3)测量数据计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并填表。师:如何计算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从表中可以看出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还有怎样的关系?(小组交流)得出以下结论:这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无论是直角、锐角,还是钝角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 三角形的底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 三角形的高。 因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 一半, 所以 三角形的面积 = 底高2(4)用字母表示三角形面积公式:S = a

4、h1完成试一试:2完成练一练:(1)先让学生回忆拼得过程,再回答。 (2)要让学生说清是如何想的。3完成练习三第1 3题:介绍第16页“你知道吗”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有哪些收获?指名回答。先让学生自己思考,随后在小组中交流。学生讨论后汇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 指名回答。先自己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相互交流,最后完成所给的表格。小组交流。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

5、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

6、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独立完成,再指名回答。指名回答。课后小结:第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