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5以内的加法:有几枝铅笔》课堂实录、反思和点评.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708520 上传时间:2024-06-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以内的加法:有几枝铅笔》课堂实录、反思和点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5以内的加法:有几枝铅笔》课堂实录、反思和点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5以内的加法:有几枝铅笔》课堂实录、反思和点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5以内的加法:有几枝铅笔》课堂实录、反思和点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5以内的加法:有几枝铅笔》课堂实录、反思和点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5以内的加法:有几枝铅笔》课堂实录、反思和点评.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5以内的加法:有几枝铅笔课堂实录、反思和点评您现在正在阅读的5以内的加法:有几枝铅笔课堂实录、反思和点评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5以内的加法:有几枝铅笔课堂实录、反思和点评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加法含义,并学会5以内数的加法。2让学生亲身体验,利用身边的物体摆一摆,初步理解加法含义。3使学生能够看图说图意,并能够正确列式计算。4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教材分析“有几枝铅笔”是加法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学生对加法意义的理解是建立在经验积累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的。教学时,要利用图中的情境,让学生体验

2、加法的含义。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看图交流,从而引出加法,在此基础上鼓励引导学生提出自己身边的加法问题,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物体或学具摆一摆、说一说、算一算,然后引导学生完成教科书上的练习。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创情境,如模拟表演(原来有几个人,又来几个人,一共有几个人)、讲童话故事等,鼓励学生用学具摆一摆、说一说,在具体情境活动中,体会加法的实际意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学校地处城乡结合地带,学生的自身素质各不一样。学生对加法的理解以及计算能力都存在一定差异。我们针对这种差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允许有个逐步提高的过程。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教师左手在盒子里拿出3枝红色

3、粉笔,右手在盒子里拿出1枝黄色粉笔,然后把两只手中的粉笔合起来,问学生一共是几枝粉笔。(二)动手操作,体验加法含义1小朋友们也拿出自己笔盒里的铅笔,学着老师的样子试一试。师:一共有几枝铅笔?生:有5枝铅笔。师:你们是怎样算出5枝铅笔的?生:这只手有2枝铅笔,那只手有3枝铅笔,合起来就是5枝。师:对了,这合起来的过程我们可以用一个算式表示。2+35 (师边讲解边板书演示。)加号师:把两部分合起来就可以用一个加法算式表示,小朋友们想一想,这2+35还可以表示什么呢?(教师进一步让学生对算式含义进行扩展。)生1:还可以表示把2个苹果和3个苹果合起来。生2:可以表示把2本书和3本书合起来。2摆圆片。(

4、1)书上是摆桃子,我们可用圆片代替桃子,先摆1个,再摆3个,学生依照老师的样子摆。师:一共有多少个?同学们会做这道题吗?生:1+34。师:这1,3,4分别表示什么?(师引导学生把抽象算式放到具体情境中理解。)(2)放手让学生自己摆一摆书上的第2,3题,把2+,+补充完整。(学生独立操作,教师个别指导。)3根据身边事物提问题,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在我们身边,比如教室里,能不能找到加法问题呢?生1:我的笔盒里有3枝笔,笔盒外有1枝笔,合起来一共几枝笔?生2:教室一边墙上有2张画,另一边也有2张画,合起来是几张画?(师表扬学生善于发现。)4试一试,运用加法含义。(教材第22页的“试一试”。)(1)

5、引导学生看图,要把同类的车子合起来,与警察没关系。(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3)组织学生结合图与同桌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义。(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书上的“练一练”)1第1题,放手让学生计算出结果,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让其先摆学具,直观得出算式结果。2第2题,让学生看图,独立列出算式,再进行小组交流,第2幅图画会出现4+15,3+25两种情况,教师在集体反馈时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算式表示的意义,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列出不同算式。3第3题,先让学生看图,找出每个盘子放苹果的规律,师进一步追问,如果再放一盘苹果,你认为放几个?说出理由。4说一说,算一算。(1)学生独立观察图,找出同一类型的东西把他们

6、合并起来,如凳子和凳子合起来,梨和梨合起来,花盆和花盆合起来。(2)这题具有一定开放性,学生提出的问题只要符合图意,都应该给予适当的表扬。(四)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加法,加法问题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放学后,大家可以在校园里或者在家里找一找,看看你还能发现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下次带到课堂上和小朋友交流。教学反思这节课我创设学生熟悉的充满童趣的生活情境,使学生从书包里的文具、教室里的贴画这些素材感受到加法的含义。使学生体验到加法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我根据教学内容,不失时机地为学生创造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机会。先让学生拿出学具里的图片、小棒,通过合并的过程,

7、使学生初步体验加法意义;然后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对加法的认识。学生在列加法算式过程中,容易犯把不是同类的东西合并起来的错误。如书上“试一试”的题目,把4辆汽车和1个警察加起来。在出现这种错误后,教师要及时强调加法一定要把同类的东西加起来,然后学生在做“练一练”的第4题时,就把同类的凳子、梨、花盆相加了。这一进步说明学生对加法含义有了一个更深的了解。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

8、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9、。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案例点评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教师采用了多种数学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把自己放在一个合作者、组织者、引导者的位置上,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使教与学融为一体,从而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第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