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2019 年度第一学期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期中模拟检测卷(五)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30 分)1. 古诗文名句默写。(10 分,每空 1 分,有错别字不得分。)(1)会挽雕弓如满月(2) 赢得生前身后名(3) 肯将衰朽惜残年(4)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5) 故患有所不辟也(6)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7) 示例: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 分,每个 1 分。)(1)藉 :压,衬垫(2)卑鄙 :身份低微,见识短浅。(3)
2、与 :欣赏(4)箕畚:用箕畚运土石3(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吴承恩 (2 分;一空 1 分,错字不得分)(2) 示例:他们都目标明确,立场坚定,百折不挠,有着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3 分; 紧扣相似点“人性的光辉”,学生答出其中两点,表述简洁合理即可)(3) 示例:保尔的磨难因救朱赫来而入狱,经受敌人的严刑拷打;为了革命英勇作战,头部受伤,右眼失明;为了革命,牺牲与冬妮娅(或丽达)的爱情;修筑铁路时患了伤寒,差点送命等等。唐僧的磨难初出长安陷虎穴;夜阻通天河;路阻火焰山;三次差点被白骨精掳去等等。(3 分;两人的磨难各举一例,一例 1 分,共 2 分;表述简洁流畅 1 分)4(1)传统媒体对新
3、词(或“不雅之词”)有筛选和冷却的过程。(意思对即可,2 分。)(2) “点赞”一词专横地横扫一切个人表达,破坏了汉语的多样性。(意思对即可,2 分。)(3) 不设统一答案。示例:社会: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网络用语的监管;新媒体对新词要有筛选和冷却的过程;学校要倡导阅读经典作品。(建议合理即可,2 分。)个人:加强母语学习,提高自身文化修养;交流时慎用新词,不用生造的晦涩的词语。网络语言要传播正能量。(建议合理即可,2 分。)二、现代文阅读(30 分)5(1)嗅觉灵敏、体形漂亮、体格强壮、外形凶猛(动作凶猛)、性情残忍(评分标准: 共 4 分。每空 2 分,意对即可。)(2)鲨鱼代表了困难、对手、
4、厄运。文中对鲨鱼的描写衬托出老人面临困境坚强不屈的 精神。(评分标准:共 4 分。每问各 2 分,意对即可。第 1 问若熟悉时代背景写出“殖民者”也得 2 分。)6(1)译文 1 更符合。因为海明威的语言简洁、明快、有力。从句式上看,译文 1 使用短句,而译文 2 使用长句,所以译文 1 更简洁、明快;译文 1 运用因果倒装,简洁明了地交代了鲨鱼来袭的原因,而译文 2 没有这种表达效果。从用词上看,译文 1 比译文 2 更有力,如“来袭”比“出现”更能体现鲨鱼的凶猛,更有力度。(评分标准:共 4 分。判断 1分,语言风格 1 分,分析 2 分。)(写出一点即可,若只从字数的多少分析得 1 分)
5、。(2)第句强调“不抱什么希望”,写出老人身处的环境恶劣(面临的对手强大),以及老人对此的清醒认识,同时为下文写鲨鱼吞食大鱼作铺垫。第句强调“带着决心和十足的恶意”,写出了老人“刺”的力度之 大,表现老人的勇敢和不屈,也为下文老人杀死鲨鱼作铺垫。(评分标准:共 4 分。每句分析 2 分,意对即可,只写“作铺垫”得 1 分。)7. 从这句话中,我读出了老人对大鱼“被咬食”的痛惜和无奈,对“被咬得不成样子”的大鱼的同情,对捕获大鱼的后悔,以及劳动成果被掠夺后自尊心受到伤害的挫败感。一个看似简单的句子,却蕴含了如此复杂的心理,可见,一部好的作品,字里行间往往隐含着非常丰富的内涵。(评分标准:共 4
6、分。每问 2 分,意对即可。)8. 【评价要求与答案示例】答案一:被打垮。第一层次:只关注文章语句表象,思维单一肤浅。(12 分)例 1:老人打到的大鱼被鲨鱼吃了。(1 分)例 2:因为鲨鱼的咬食,大鱼仅剩一副骨架,在抗争中老人没有保住自己的劳动成果(2 分) 第二层次:思维不全面,但思考较深入。(34 分)示例 3:尽管老人作出了英勇的抗争,但大鱼还是被吃了,他空手而回,伤痕累累。(3 分)示例 4:在与鲨鱼的搏斗中,老人作出了英勇的抗争,但他的希望落空了,只留下一身的疲惫和伤痛。(4 分)第三层次:思维较全面,基于整体较有深度。(5 分)示例 5:老人虽然捕到了大鱼,但因为鲨鱼的咬食,他在
7、每取得一点胜利时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最后遭到无可挽救的失败,这使他的内心充满了挫败感。(5 分)答案二:没有被打垮。第一层次:只关注文章语句表象,思维单一肤浅。(12 分)例 1:老人打到了大鱼,并将它的骨架带了回来,非常了不起。(1 分)例 2:老人虽然只带回巨大的鱼骨架,但他战胜了大鱼和许多鲨鱼,是一个胜利者。(2 分) 第二层次:思维不全面,但思考较深入。(34 分)示例 3:老人虽然没有保住大鱼,但是他在与鲨鱼搏斗时表现出不屈的抗争精神和坚强的意志,他是不可战胜的。(3 分)示例 4:老人凭着一个人的力量、智慧、勇气、意志,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强大对手。他是一个永不言败的“硬汉”。(4
8、分)第三层次:思维较全面,基于整体有深度。(56 分)示例 5:在与鲨鱼的搏斗中,老人不屈服于命运,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抗争。他的肉体虽然饱受折磨,但是意志信念并没有被击败。巨大的鱼骨架不但是老人英勇抗争的见证,也是老人最终的战利品。他也因此而获得了他人的尊重。(5 分)示例 6:面对恶劣的环境和巨大的困难,老人明知这是一场不可赢的战争,但是他始终没有停下战斗的脚步。老人虽然没有带回鱼,但是带回了更伟大的尊严。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不但战胜了自然,更战胜了他自己,他的精神得到了永生。(6 分)(评分标准:共 6 分。按层次给分。只写“被打垮”或“没有被打垮”不得分;意思基本同于“示例 1
9、2”,给 12 分;意思基本同于“示例 34”,给 34 分;意思基本同于“示例 56”,给 56 分。阐述“被打垮”的最多得 5 分。)9AC(评分标准:共 4 分,每项 2 分。) 三、古诗文阅读( 20 分 )10D(义:认为计义气,“以之为义”3 分)11C(C 乃:都是“于是,就”的意思 A 把;与“来”连用 B:到,;在 D 代词:这; 表推测,大概)(3 分)12A(没有与柳宗元交换)(3 分)13. 我和禹锡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这样呢?(“若是”1 分,句意 1 分)长江至岭南之间,凡是想考进士的人,不远千里都来跟随柳宗元,拜他为师。(师法1 分,句意 1 分)【参考译
10、文】元和十年(815),(柳宗元)按旧例被移作柳州(今属广西)刺史。那时朗州司马刘禹锡被移作播州刺史,诏书下达时,柳宗元同自己亲近的人说:“刘禹锡有老母, 年龄已大,如今他要到蛮方远郡去做刺史,在西南绝域的地方,来回有上万里的路程,哪能让他和老母一起去。如果(母亲不去,)母子各在一方,这便成永别。我和禹锡是好朋友, 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这样呢?”于是立刻起草奏章,请求把柳州授给刘禹锡,自己却到播州上任。恰巧裴度也奏请照顾刘禹锡母子,所以刘禹锡最终改授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柳州风俗,用男或女作为抵押去借钱;如果过期没还钱,人质便被钱主所没收。柳宗元到了柳州,便改革掉这种风俗。对那些已经被钱主没收
11、的男女,柳宗元自己出私钱将他们赎回,归还给他们的父母。长江至岭南 之间,凡是想考进士的人,不远千里都来跟随柳宗元,拜他为师;凡是经柳宗元指点过的人,一定会成为名士。元和十四年(819)十月五日去世, 终年四十七岁。观察使裴行立帮柳宗元办理丧事,并护送他的妻子和儿女返回京师,当时的人都赞扬他很有义气。14. “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1 分)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1 分)“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1 分)(意思对即可)15. 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1 分),
12、同时这两句诗想像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1 分)表达诗人欢乐喜悦,超脱豁达的情怀(2 分)。四、写作(以下 2 题,可任意选作 1 题,40 分)评分标准文章一类4036 分符合题意,立意深刻、新颖,中心突出;有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情真切;选材有个性,内容充实;层次分明,结构紧凑;表达精当,语言流畅,有文采。二类3530 分符合题意,立意正确,中心明确;有一定的生活感受, 感情较真切;选材合理,内容具体;层次清楚,结构完整;表达恰当,语言通顺。三类2924 分符合题意,有一定感情;内容较具体;层次较清楚, 结构基本完整;表达较恰当,语言较通顺。四类23 分以下不符合题意,中心欠明确;内容空泛;结构混乱;语病较多;不成篇或字数不足 3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