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讲文言文的主观题一、扣文本,细思量,读懂原文是王道文言阅读的主观题,只要懂得文意,回答起来不算难。但问题就在这里,不少考生读不懂文章,在形成答案时一脸茫然。说一千,道一万,读不懂原文也白搭。“读懂”是王道。也许这也正是这道题的初衷,重点考查是否“读懂”。简单的文言段落还好对付,遇到难一点的阅读障碍时,要注意勾连前后文的情节内容加以推断分析。从逻辑上推理,从情节上推断,从事理上分析,从侧面人物的表现上揣测,从选择题对文意的理解,多方面来找到正确的理解。不能只盯一点,不顾全篇,脑子转不过弯来。典例1 2022山东省青岛市高三检测洪熙元年正月,命以原官与布政使周干、参政叶春巡视南畿、浙江。初,夏
2、原吉治水江南还,代以左通政赵居任,兼督农务。居任不恤民,岁以丰稔闻。成祖亦知其诬罔。既卒,左通政岳福继之,庸懦不事事。仁宗监国时,尝命概以御史署刑部,知其贤,故有是命。是年八月,干还,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恶,而福不任职。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七,有删改)皇上升任熊概为大理寺卿的原因是什么?答:二、细梳理,抓关键,注意条分缕析文言阅读主观题,题目会就文中的某一个情节内容,或某一个人物的思想品质、性格特点进行分析概括。明确题要求后,要迅速在原文中找到对应答题区域,细读文本内容,然后进行概括。主观题分值3分,得分点多为两至三个。作答时
3、要有踩准得分点的意识,用小序号标明。然后依据文段内容,对照题目要求,仔细阅读,条分缕析,概括出两到三点内容。典例2 2022淮安市高三一调人之所喻,由其所习,所习由其所志。志乎义,则所习者必在于义,所习在义,斯喻于义矣。志乎利,则所习者必在于利,所习在利,斯喻于利矣。故学者之志,不可不辨也。诚能深思是身,不可使之为小人之归。其于利欲之习,怛焉为之痛心疾首。专志乎义而日勉焉,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而笃行之。由是而进于场屋【注】,其文必皆道其平日之学、胸中之蕴,而不诡于圣人。由是而仕,必皆供其职,勤其事,心乎国,心乎民,而不为身计,其得不谓之君子乎!(节选自陆九渊白鹿洞书院讲义,有删改)【注】场屋
4、:科举考试的地方,又称科场。朱熹请陆九渊将讲稿写成白鹿洞书院讲义,作为学子必读之文。从节选内容看,怎样做才能成为文中所说的利国利民的君子呢?请简要概括。答:三、依原文,得观点,转换成自己的语言文言主观题与文言翻译虽都是考查对文意的理解,但不同的是,文言翻译一定要忠于原文,贴近原文逐字逐句译出;文言主观题在文言翻译的基础上,既要忠于原文但又不能照搬原文,也不能只是简单的翻译原句,需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概括。同是对文意理解,文言主观题考查层次高于文言翻译,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文意的梳理与概括。答题时既要引用原文,又不能简单翻译。典例32022广东省高三十月联考帝曰:“一胜一负,兵家常势。若师常利,
5、则古何惮用兵耶?虽累圣亦不应留贼付朕。今但论帅臣勇怯、兵强弱、处置何如耳,渠一败便沮成计乎?”(节选自新唐书裴度传,有删改)朝廷讨伐蔡州叛军不利,群臣请求停止用兵,裴度主战,皇帝支持裴度是什么原因?答:第6讲 文言文的主观题典例1解析:要弄清皇上升任熊概为大理寺卿的原因,就得读懂前文所发生的事情。我们可以梳理一下故事内容。答案:前几任官员在江南治水无功,不体恤百姓,还有的欺骗皇上每年都上报说丰收。熊概以御史之衔代理刑部事务,仁宗知道他贤能。有关部门多任用非人,当地豪强肆意作恶,而岳福又不管事。典例2解析:找到原文,逐条概括。“人之所喻,由其所习,所习由其所志。志乎义,则所习者必在于义,所习在义
6、,斯喻于义矣”,这就是说,要志向高远,追求道义;“诚能深思是身,不可使之为小人归”,这就是说,要善于反省,时时勉励。“专志乎义而日勉焉,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而笃行之”,这就是说,在志向高远,善于反省的基础上,要言行一致,身体力行。这样才能成为文中所说的利国利国的君子。答案:要志向高远,追求道义;要善于反省,时时勉励;要言行一致,身体力行。典例3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内容的能力。考生要在理解皇帝所说的话意思的基础上将其转换成自己的语言,把握皇帝说话内容的精神实质:胜败是兵家常事,不能因一次失败就改变原来的计划。答案:胜败是兵家常事,自古用兵没有常得胜的;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中止原来的计划。【参考译文】皇帝说:“一胜一负,是兵家常事。如果用兵常常得胜,那么古人为什么害怕用兵呢?而几朝圣王也不至于把这些贼人留给我了。今天只议论将帅的勇怯、兵势的强弱、处置是否得当,哪能因一次失败就中止原定的计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