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课时 比较教学内容 西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213页,认识“”“”和“=”,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n 教学提示比较两个事物的多少,基本方法是一一对应。n 教学目标1.理解符号“”,“”和“=”的含义,能用符号和语言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2.掌握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形成比较能力。3.经历比较的过程,获得一些数学经验。重点、难点重点:理解符号“”,“3表示4比3大,“”是大于号,读作4大于3;用34表示3比4小,“” “” “=”)师先示范这些符号的写法,然后指导学生书写这些符号. 师:请同学们翻开教科书第13页,在例2的“田”字格中写一写这些符号。学生写符号,教师做必要的指导。完成后抽两个学
2、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集体评议。3.教学例3教师:请同学们拿出3个小圆片摆成一排,再在这3个小圆片下摆小圆片,使下排的小圆片比上排多2个。学生摆小圆片,教师做必要的指导。教师:你们在下排摆了多少个小圆片?学生:5个。教师:你能用大于、小于说一说你摆的小圆片吗?学生讨论后回答:5大于3,小于5。师:请同学们在3和5之间填大于号或小于号。学生写后,教师抽两个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35,53,并请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填。【设计意图】在这个教学环节中特别突出在“同样多”的基础上探讨“多些”和“少些”的问题,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比较的方法。u 巩固新知1.指导学生完成课堂活动第2题,完成后集
3、体订正。2.指导学生按课堂活动第1题做游戏。u 课堂小结教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认识了哪些新的符号?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你掌握了哪些比较方法?你还有哪些收获?说出来大家分享。学生回答。【设计意图】分享自己的收获。在分享中让孩子反思、提升,得到发展。u 布置作业课本第14页,第3题;15页6、7题。 答案:14页第三题: 画两个三角形 画5个爱心 画4个或5个笑脸 画4朵以下的花 15页第6题:(1) = (2)1 2 2 115页第7题: 小于5的数有 0 1 2 3 4 大于1的数有2 3 4 5 大于1小于5的数有 2 3 4 n 板书设计比较同样多:3=3 4=4 5=5多些:
4、43 53少些:34 35n 教学反思新课程的特点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在本课的教学中,需要学生比较两种事物的多少时,我不是直接提出具体要求,而是问:你想拿哪两种比较?这样给学生留出的是一个非常开阔的思维空间,真正是把学生放在了主体地位,让他们自由选择、自主探索。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生不但要学习运算符号“+”、“-”,还要学习关系符号“”、“”和“=”。如何让刚入校门不久的学生掌握这三种符号的含义并正确使用它们呢?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开展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情境中体验并理解大于、小于、等于号的含义。认识了这三种符号后,我让学生说说你用什么好方法来记住这三个符号?怎么来区别“”、“”?有的学生说:“左边大,大于号;左边小,小于号”。有的说:“大于号开口在左边,小于号开口在右边”。有的说:“开口旁边是大数,尖尖旁边是小数”。有的说“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学生将符号“”、“”的形状内化后用语言描绘出来,经历这样的活动过程能加深学生对符号的理解和记忆。第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