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过节和观灯教学时间教具教 内学 容目 要标 求1、情感价值观:学习民俗文化,热爱传统民族节日,传承中华文明。2、知识与技能:积累生字词,梳理文章思路,学习用文化知识巧妙地解读生活的写法。3、过程与方法:自主预习、小组交流、教师指导、课堂展示,反馈巩固。重 难 点1、培养学生积累运用民族文化的良好习惯,了解作者在文章中运用的广博文化信息。2、体会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教学流程教 学 内 容教法学法设计导入预习展示一诵读课后积累二中的两首词,进而引导学生回忆“元夕”“端午”的节日氛围,结合各自的生活体验,说出“我的端午印象”“我对元宵的感受”,引入课文。一、了解作者。沈从文(19021988
2、),苗族。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祖母刘氏是苗族,其母黄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汉族。沈从文是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二、时代背景:该文选自过节和观灯。过节和观灯写于1963年,发表于人民文学,原文由三篇小文章组成,分别是端午给我的特别印象、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灯节的灯。课文所选部分来自第二篇。此文写作背景大可研究。1948年,郭沫若发表斥反动文艺,把沈从文定性为“桃红色”作家,沈从文的作品尽被销毁,不行于世。沈从文压力很大,内心紧张,他甚至想用保险片自杀-割脖子上的血管。他确实觉得创作不好写了,难得很,就借一个机会转到文
3、物这一行,到中国历史博物馆工作,在馆里鉴定、收藏文物,当展览会的解说员。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搜集、整理并简要介绍作者及本文创作的时代背景,了解传统文化在作者心中的重要地位。教学流程教 学 内 容教法学法设计预习展示二小结反馈三、朗读课文,标注、解释下列词语。玉虬 偕逝 汴梁 鳌山 豆鼓 褪色 驭天精巧绝伦 奢侈华美、四、细读课文第一部分1、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对于我国的历史发展有着怎样的意义?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了与节庆密切相关的生活?作者这样安排材料说明了什么?3、“近年来我的记忆力日益衰退,可是四十多年前在一条延长千里沅水和五个支流一些大城小镇过的端阳节,由于乡情风俗热烈活泼,将近半个世纪,种种景象在记忆中还明朗清楚,不褪色,不走样。”这里运用了怎样的写法?以此总结全段有哪些作用?4、作者列举历代古画,考证丰富,对于表现其对端午节的印象有什么作用?5、作者在第5段文字中写龙舟主题给人们带来的种种欢乐和联想有什么作用?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并赋予其新的内涵,将之转换成有效的资源和力量,使它重新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因素,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听写生字词。通过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整体把握文本内容。小组探究,集体交流,培养学生发表个人的见解与看法。抽小条。教 学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