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首发》贵州省2014届高三地理活页规范训练:第四部分 第十四章 第2讲 中国地理区域差异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656952 上传时间:2024-06-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5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首发》贵州省2014届高三地理活页规范训练:第四部分 第十四章 第2讲 中国地理区域差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首发》贵州省2014届高三地理活页规范训练:第四部分 第十四章 第2讲 中国地理区域差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首发》贵州省2014届高三地理活页规范训练:第四部分 第十四章 第2讲 中国地理区域差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首发》贵州省2014届高三地理活页规范训练:第四部分 第十四章 第2讲 中国地理区域差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首发》贵州省2014届高三地理活页规范训练:第四部分 第十四章 第2讲 中国地理区域差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首发》贵州省2014届高三地理活页规范训练:第四部分 第十四章 第2讲 中国地理区域差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首发》贵州省2014届高三地理活页规范训练:第四部分 第十四章 第2讲 中国地理区域差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首发》贵州省2014届高三地理活页规范训练:第四部分 第十四章 第2讲 中国地理区域差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首发》贵州省2014届高三地理活页规范训练:第四部分 第十四章 第2讲 中国地理区域差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首发》贵州省2014届高三地理活页规范训练:第四部分 第十四章 第2讲 中国地理区域差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2 讲 中国地理区域差异(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60 分)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 12 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所在地区目前是我国人口主要迁入区BA 所在地区能源缺乏,需要大量调入CB 所在地形区的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DB 所在的省区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少的省区2关于 C 河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流经地区受流水溶蚀作用明显B降水丰富,水量大,航运价值高C主要参与了海陆间大循环D受东南和西南季风的影响,汛期长解析 第 1 题,A 地处四川省,目前是我国人口主要迁出区,该地区水能丰富,是我国西电东送的中路输电区;B 地处贵州省,是我国

2、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区之一,该地地处我国南方地区,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第 2 题,C 河段流经喀斯特地貌区,地表崎岖,不利于发展航运。答案 1.C 2.B读我国甲、乙两地区(北方、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人口及耕地分布对比图,回答 34 题。3关于甲、乙两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代表北方地区,乙代表南方地区B甲地区水资源总量比重大的主要原因是降水多、蒸发少C乙地区人口比甲地区少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低D乙地区耕地面积比重大与平原面积广阔有关4有关甲、乙两地区的对比分析,正确的是()。A甲地区以旱地为主B乙地区的石油、煤炭资源均不如甲地区丰富C甲地区能源供应充

3、足,可以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要D乙地区需进行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来缓解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缺水状况解析 第 3 题,从水资源总是就可以推断出,甲代表南方地区,水资源总是比北方大,南方地区降水量大,蒸发量也大;乙代表北方地区,人口总数比南方少,主要原因是南方经济发达;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广,耕地比重大。第 4题,甲地区(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北方煤炭、油气资源比南方丰富;南方地区能源供应不足,需要从北方运输大量煤炭;南水北调是为了缓解北方水资源的紧张状况。答案 3.D 4.D读“下面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 56 题。5沿包头至广州,在四地可能看到的景观正确的是()。A层层稻田B风吹草低见牛羊C塬、墚

4、、峁D橘园、竹海6关于图中各区域突出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土壤盐渍化普遍B地因修建多个水电站导致河流断流C水土流失面积广大D区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区解析 第 5 题,地位于南岭以北,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可看到橘园、竹海景观。第 6 题,区为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答案 5.D 6.D(2013广州模拟)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年内分布示意图,完成 78 题。7该地区位于我国()。A华北地区B华南地区C青藏地区D西南地区8有关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被为常绿阔叶林B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C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一熟D一年中春季最干旱解析 第 7 题,从气象资料来分析

5、,该地最低气温在 0以下,夏季高温,为温带季风气候,选项 A 项。第 8 题,华北地区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农业耕作制度是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春季农业生产需水量大,春旱最突出;因此选项 D 项。答案 7.A 8.D读图,回答 910 题。9图中数字代表的铁路线组合,正确的是()。A宝成线B内昆线C焦柳线D南昆线10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A以攀枝花、贵阳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B以重庆为中心的冶金工业基地C以重庆为中心的长江上游城市群D“酸雨”污染仅次于华中酸雨区解析 图中数字代表的铁路线中,是成昆线,是贵昆线,是襄渝线。攀枝花是该区域钢铁工业基地,六盘水是

6、该区域煤炭工业基地;重庆至六盘水地区是西南酸雨区,是仅次于华中酸雨区的污染严重区域。答案 9.D 10.A2011 年 1 月 7 日,广珠城轨开通运营。广珠城轨的开通将升级珠三角为“超级城市体”,有助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读珠三角部分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分布图,回答 1112 题。11下列关于本地区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A珠江三角洲地区为雨热同期的温带季风气候B平原面积广阔,为我国三大平原之一C热量丰富,降水丰沛,河流纵横交错,自然条件优越D河流纵横交织,但河流流量较小,不利于发展航运12下列关于广珠城轨开通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能促进珠三角西岸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产业水平的提升B能

7、推动珠三角西岸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C能从根本上解决珠三角西岸城市之间的人员出行难问题D能加速珠三角的相互融合即增强“同城化”效应,有助于形成中国南部最大的“超级城市体”解析 第 11 题,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亚热带地区,无温带季风气候;这里平原面积较为广阔,但不属于我国三大平原;珠江的运输能力仅次于长江,位居全国第二位。第 12 题,“从根本上”解决珠三角西岸出行难问题,这种说法太绝对,不符合实际情况。答案 11.C 12.C读墨脱地理位置图,回答 1315 题。13墨脱境内资源丰富,主要有()。水能资源 森林资源 旅游资源 太阳能资源 地热能资源ABCD14西藏墨脱是世界上最北的热带地区。

8、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洋流B季风C地热D纬度15藏南被称为“地质博物馆”,是由于其地处()。A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上B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生长边界上C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上D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上解析 第 13 题,墨脱地处雅鲁藏布江的峡谷之中,河流落差大,径流量大,故水能资源极其丰富;藏南地区森林覆盖率在 90%以上,是中国三大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区地质地貌景观、峡谷景观、冰雪景观及独特的民族风情等旅游资源丰富;此地处在雅鲁藏布江谷地地热资源分布地区;本地降水较多,故太阳能资源不丰富。第 14 题,热带一般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我国受季风影响,在广

9、西、云南一些地区热带北界经常超越北回归线,最北达到 25N 左右,而在西藏墨脱地区热带生态环境沿江北上,一直延展到2930N。第 15 题,藏南地处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上,地壳活动频繁,多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地质地貌多种多样,因而被称为“地质博物馆”。答案 13.C 14.B 15.A二、综合题(共 40 分)16根据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20 分)材料一 西三角经济圈是由西安、重庆和成都联合组成的一个对中国西部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三角形经济区。其自然和人文资料如下图所示:20002009 年西三角经济圈与西部地区 GDP 变化图2008 年西三角经济

10、圈人口占西部地区总人口比重/%2008 年西三角经济圈和西部地区城镇化率、万元 GDP 能耗材料二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原名“国营 132 厂”,为军工企业,创建于1958 年。现为我国飞机设计、研制和生产的重要基地,公司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占总数的 1/3 以上,近几年国家出台专项政策支持航空工业产品研发、生产和出口。(1)根据材料一,分析西三角经济圈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2)西三角经济圈的南部是我国川气东输、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试分析川气东输、西电东送对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3)据材料二,分析成都成为我国重要飞机制造基地的区位优势。解析 第(1)题,读图从自然资源、交通、劳动力、经济

11、发展水平、城镇化率、能源利用技术水平等方面分析。第(2)题,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东部地区而言,能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促进经济发展。减轻大气污染,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第(3)题,从工业基础、科技力量、政策、国防需要等方面分析。答案(1)(天然气、煤、铁、水能等)自然资源丰富;铁路、水运等交通便利;人口多(占西部地区的比重大),劳动力丰富;经济较发达(GDP 占西部地区 GDP总量比重大);城镇化率高(高于西部地区平均水平);能源利用技术水平高(万元 GDP 能耗低于西部地区平均水平)。(2)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促进经济发展;减轻(大气)环境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3)工业基础

12、较好;科技力量雄厚;国家政策支持;符合国防需要。17阅读有关青藏高原地区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 分)材料一 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 4 500 米以上,年平均气温一般在4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和高寒草原为主。材料二 高原和平原冬小麦生长期内干物质累积曲线图 注:干物质是指有机质在 6090的恒温下,充分干燥,余下的有机物的重量,是衡量植物有机物积累、营养成分多寡的一个重要指标。材料三 青藏高原人口增长与资源人均占有量动态预测指标1990 年2000 年2010 年2020 年人口数量(万人)911.31 065.681 2601 490 人均森林面积(hm

13、2)1.351.160.980.83 人均草地面积(hm2)15.3613.1411.119.40 人均耕地面积(hm2)0.120.100.090.07人均水能蕴藏量(万/kW)32.9028.1323.8020.12 人均矿产潜在价值(万元)201.69172.47145.87123.96(1)图中 A、B 两处均有森林分布,但 A 处种类更加复杂。试分析原因。(2)据图判断该地城市和旱作耕地空间分布的共同特征_,其自然原因是_。(3)由材料二可知,46 月平原地区(山东禹城)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多于高原,其原因是_;而最终高原小麦干物质累积量明显高于平原地区,除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外,还有_

14、原因。(4)分析材料三,青藏高原资源人均占有量的变化趋势是_,分析其原因。解析 第(1)题,从纬度、地形、气候三方面分析。第(2)题,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其谷地海拔相对较低,气温相对较高,水源充足,因此城市、旱地多分布在高原上的河谷地带。第(3)题,从气温和生长时间上分析。温度高有机质积累的多,生长期长积累的物质多。第(4)题,从表中可以看出西藏人均资源占有量减少,原因可从人口增加、资源数量减少方面分析。答案(1)A 为雅鲁藏布江谷地,纬度低,热量充足;受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丰富;且山高谷深,相对高度大,植被种类复杂。(2)沿河谷分布 河谷地区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水源充足(3)华北平原地势低,春季气温回升快(气温高)地势高,温度低,作物生长时间长,积累有机质多(4)下降 人口增幅大,加剧对资源环境压力;不合理开发利用,使资源减量或资源环境破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