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各题型说明:论述类文本、小说、诗歌、名句、语言文字运用、作文一、 现代文阅读(27分)(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唐末五代以来是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转型时期,“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的丝路盛况不复存在。这种变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与西夏的崛起有一定关系。西夏王朝在公元十一世纪初攻取河西走廊,占据丝绸之路主动脉,这对陆上丝路贸易及西北地区交通状况产生了强烈影响。问题的实质并不只在于西夏占据了哪些地区,更在于西夏与周边的政治关系和政治环境。宋夏之间的关系变化无常,一旦处于
2、战事状态,双方都严格控制边地人员出入,无疑会影响丝路贸易。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西夏时期诸蕃并立,呈现割据状态,但追求和平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东西方物质文化的交流始终继续,只是丝路贸易的规模、方式和路线发生了变化。唐末五代以降,陆上丝路贸易的主体发生了巨大变化,曾主宰丝路贸易的粟特商人渐渐淡出历史舞台,陆上丝路贸易的主体是回鹘势力。如西夏文献天盛律令卷7敕禁门中就有专门针对高昌回鹘、大食等地商人贸易的规定。回鹘商人还成为与中原政权进行朝贡贸易的主体,足迹遍及华夏中原与北方草原。从中西文化交流的内涵看,回鹘积极参与陆上丝绸之路已经超出了商业贸易范畴,扩展到文化交流的层次。一些回鹘商人迁居内地久留不
3、归,宋史吐蕃传记载大量高昌回鹘商人在鄯州进行丝路贸易,人数有几万之众。一些回鹘商人直接进入中原地区,以致宋朝廷还曾下过针对回鹘民众的“逐客令”。回鹘商人的迁入,也带来了别具特色的异域文化。近年来,随着出土文物和考古资料的增多,辽朝在丝绸之路上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为丝绸之路研究增加新的内涵。西夏时期陆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辽朝沟通东西方的作用显著增强。辽朝控扼北方大漠,幅员辽阔,东起日本、朝鲜,西到中亚地区都与之保持着广泛的贸易联系,“东西交汇,贯通南北”的地域特点使四方商品汇集在此,辽朝因此成为巨大的中转贸易市场。辽朝与西域诸族保持着密切的贸易联系,这一点在契丹国志里有明确交代。辽朝还
4、继承中原政权的朝贡贸易体系,诸蕃朝贡频繁,这与中原政权别无二致。概言之,九至十三世纪是陆上丝绸之路发展史上的一个特殊阶段,由于辽朝等政权在丝路贸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一时期陆上丝绸之路并非简单的东西向交流通道所能概括,而是形成了巨大的丝路贸易网络,纵横交错,极具复杂性。阐明西夏时期陆上丝绸之路的基本状况,可以看出,中西方物质文化交流一直未断,丝绸之路见证着东西方进行交往交流的客观需求,同时也为今天维护好、利用好这一条国际通道提供历史启迪和借鉴。(摘编自杨蕤西夏时期的陆上丝绸之路,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进入西夏时期,由于西夏王朝的崛起,阻断了
5、原先的陆上丝绸之路,其以往的热闹繁荣也随之不复存在。 B.西夏与宋朝的关系时而缓和紧张,时而又处于交战状态,这对陆上丝绸之路贸易产生了重大影响。 C.唐宋五代之后,回鹘商人取代了粟特商人的主体地位,除了商业贸易,他们还主动进行了文化交流活动。 D.辽朝成为巨大的中转贸易市场,因而能利用自己的辽阔国土,与四面八方的国家保持广泛的贸易联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旨在阐述西夏时期陆上丝绸之路的基本情况,并进而探究其历史和现实意义。 B.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行文严谨有序。结尾段对起始段的观点作了深一步论述,更为深刻、周密。 C.文章内容充实,全文
6、从贸易主体和路径的改变等方面深入分析,阐明了西夏崛起后陆上丝绸之路的新特点。 D.文章运用了引证法,例如运用宋史吐蕃传的记载,只是为了论证宋对待回鹘商人态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西夏时期陆上丝绸之路的转型,是缘于多种因素共同影响,而西夏攻取河西走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B.西夏时期中国诸强并立,处于割据状态,但东西方物质与文化的交流始终在继续,各少数民族政权也都参与其中。 C.追求和平始终是西夏时期历史发展的主流,但各方面也始终存在矛盾斗争,宋夏之间、西夏与回鹘之间,都是如此。 D.回鹘商人给中原带来异域文化,辽朝在中西方沟通中扮演重要角色,可见少数
7、民族对形成陆上丝绸之路网络的作用大于汉族。(二)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持续8年之久的“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到衰的分水岭,标志着大唐盛世的终结,也是陆上丝绸之路鼎盛时期的终结,自此,这条连接亚欧的商贸通道,逐渐衰落,终于湮没。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这是唐代诗人元稹行宫中的两句。这些宫女们,再也得不到从丝绸之路西来的香料与珠宝了。因为“安史之乱”,唐朝不得不将驻守西疆的四镇边兵东调长安,一时西北边防空虚,吐蕃乘机北上占据河陇,回鹘亦南下控制了阿尔泰山一带,同时西边的大食亦加强了中亚河中地区的攻势,这三股力量又彼此争夺与混战,从此,唐朝政府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
8、丝绸之路,“道路梗绝,往来不通”,杜甫写诗哀叹:“乘槎消息断,何处觅张骞。” 美国学者爱德华谢弗著有一本撒马尔罕的金桃:唐代舶来品研究,这是一本关于唐代文化交流史的名著,他写道:“在玄宗时代,人们可以随处听到龟兹的琵琶,但到了九世纪,这一切就成了梦想。”陆上丝路的中断,直接影响了唐朝的文化和社会。爱德华谢弗分析说,为什么唐代传奇和笔记小说中,与山海经所记述的珍怪一样的奇珍异物大量涌现,因为“从九世纪初期开始,唐朝的国际时代、进口时代、融合时代和黄金时代,都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对于跨越大海、翻过大山而来的珍奇物品的渴求,都已经不可能轻易地得到满足了。”在九世纪的时候,真实的新奇物品已经无法到达唐朝
9、境内了,唐人只能杜撰虚构出怪异荒诞的贡物。 到了元朝,依托强大的军事实力,陆上丝绸之路再度繁华,丝路上的重要国家花剌子模,因为劫杀蒙古商队、侮辱蒙古使臣,甚至遭遇了灭国之灾。但随着元帝国的土崩瓦解,这条路又陷入没落。河西走廊上的敦煌,是一个很好的参照物,恢宏壮美的莫高窟洞窟,是当年走向远方的商旅祈求平安的精神驿站,从晋朝到南北朝,再到唐朝,都有,但是没有明朝的洞窟和壁画,因为到了明朝,这条路已经没人走了,后来被人遗忘,一直到了近代。 事实上,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有一个历史兴替,安史之乱后,陆路衰落,海路开始发达,后者在宋、元时代以及明前期始终保持兴盛,遗憾的是,明朝“寸板不许下海”的禁令
10、,清朝的“禁海令”和“迁海令”海上丝路也日渐衰落,中国错过了大航海时代,全球重心转向了西方。中国人因为丝绸之路形成的世界观、大格局,彻底倒退了。 (摘编自新华每日电讯2017512关山远丝绸之路与中华国运)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安史之乱”是大唐盛世的终结,是陆上丝绸之路的终结,这条商贸通道自此走向衰落。B吐蕃、回鹘、大食三股力量的彼此争夺与混战,使唐朝政府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C唐代传奇和笔记小说中,大量涌现像山海经所记述的珍怪一样怪异荒诞的奇珍异物,直接原因是陆上丝路的中断。D元朝依托强大的军事实力使陆上丝绸之路再度繁华,花剌子模因此遭遇了灭国之灾。5下
11、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第二段引用元稹的诗,描述宫女的生活,是为了说明丝绸之路对唐人社会生活的重要性。B文章第三段引用美国学者爱德华谢弗的著作,丰富了文章内容,说明了陆上丝路对唐代文化和社会的重要作用。C文章第四段提到莫高窟洞窟中没有明朝的洞窟和壁画,证明了明朝时期陆上丝绸之路已经没落了。D文章分析了唐代陆上丝路没落的原因和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以及后来陆上丝路再度繁华与没落的现象,论证了丝绸之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如果没有“安史之乱”,唐朝就不会将兵力东调长安,也就不会失去对西域的控制,陆上丝绸之路可能也不
12、会衰落。B九世纪,由于陆上丝绸之路的中断,人们不太可能随处听到玄宗时期龟兹的琵琶,也得不到从丝绸之路来的香料与珠宝。C如果明朝没有“寸板不许下海”的禁令,清朝没有“禁海令”和“迁海令”,那么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就不会衰落。D丝绸之路的衰落,使中国人因之形成的世界观、大格局彻底倒退了,可见开放、交流非常重要。(三)现代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8题。一条绳索【秘鲁】弗朗西斯科埃斯卡特 胡安发现了一条从天上垂下来的绳索。 那条长得令人难以置信的绳索一直往上延伸,延伸,直至消失在冬日的云层里。胡安一边看着它一边想,身边没有人会相信他看到的这一幕。 “这孩子太孤独,出现幻觉了。”听到胡安的故事
13、,他姑姑会这么说。“应该带他去看心理医生!”最后她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于是胡安一直跑回了家,看见他爸爸正坐在门口的那段老树干上。“有一条绳子从天上垂下来!”胡安喊道。 父亲沉默地看了他一眼,好像胡安说的是一种奇怪的无法理解的方言。 胡安痛恨没有人认真地对待这件事,然而他已经习惯了,人们总是把他当成一个小孩子,尽管他都快十岁了,在大草原上可以骑着自行车到处来去。 “爸爸,你得看看,我发现的那条绳子非常粗大,我一个人没法把它运回家。”胡安试着用父亲的语言表达,想让他别再像平时那样用轻蔑的表情看着自己。 “请您跟我来一下吧,爸爸,就一会儿。”胡安哀求道。 但这仍是徒劳,父亲不喜欢胡安求他玩耍,就像不
14、喜欢玩耍本身,于是那孩子决定再次消失,重新向发现那条绳索的地方跑去。 他很快又看到了它,在大草原中央,纹丝不动,风吹拂着,但那条绳索仍定定地悬在那里,并不是绷紧了,只是静静的。胡安看了它一会儿,又向天上望去,寻找一种解释,但是同样一无所获,这时他想到直到现在他还没有碰过那条绳索,就决定碰碰看,好证明那是真实的,而不仅仅是一种幻觉,或是海市蜃楼,就像那些在沙漠里迷路的旅行者所看到的。 胡安重新看了一下绳索,决定走过去。但因为某种原因,他又想起了搂着绳索渴死的旅行者,不敢向前走一步。考虑了几秒钟后,他吸了一口气,向前迈出了第一步,然后,又一步,直到剩下不到一米的距离,他伸出胳膊,用指尖轻轻地碰了一
15、吓绳索。“很软。”他想。 胡安决定拉一下那条绳索。他用双手抓住绳索,使劲向下一拉,但是什么也没发生,绳索顶住了他的全部力量,于是他决定全身吊上去,他助跑,牢牢地搂着绳索纵身一跳,就像一个九岁的人猿泰山一样吊在了绳索上。 胡安想起了一个小孩和三颗菜豆的故事,那个小孩在他家院子里种下了三颗菜豆,最后菜豆长成了一颗巨大的爬蔓植物,一直长到了天上,那孩子顺着它爬上去,在顶端发现了一座城堡,里面满是财宝。但是真的是菜豆吗?菜豆不会长成爬蔓植物呀,真是个奇怪的故事 胡安学校的作业本上总是写满了老师的评语,说他是个非常不专心的孩子,喜欢在课堂上想入非非。现在胡安可给了所有那些老师一个理由了,在他眼前出现了一
16、条悬空的神奇的绳索。“我应该爬上去,我得看看这是什么。”他这样想着,开始攀着绳索向上爬。 胡安爬到了十米高的时候,就害怕得不敢继续了,但是也没有勇气松开手,于是就停在了那里,不知道该怎么办,他的小手很疼,胳膊开始颤抖,他决定慢慢地滑到地面上去,然后从家里随便找个人来,让他看看这条绳索。但是他刚准备动一下,就感到绳索开始下降。 突然,从很高的地方传来一声:砰胡安一下子掉在了地面上,绳索开始往他身上落,好像终于从固定它的地方松开了。 绳索不停地往胡安身上落,把胡安埋在里面形成了一座小山;胡安绝望地挪动着胳膊,这时他感到绳索湿透了他终于从里面钻了出来,一溜烟跑回了家。 父母不想听胡安解释,他到家的时
17、候天已经黑了,开始下着细雨;一顿惩罚后,他上楼回到自己的房间,透过窗户看着雨,无法讲述自己的奇遇。雨不停地下了三天三夜,胡安的父母决定停止度假回城去;胡安无法回到发现绳索的地方了,全家人都监视着他,同时全家人都受够了那场绵绵不绝的雨。似乎所有人都认为他是那场雨的罪魁祸首 在绳索落地的地方,大雨形成了一个湖;随着时间的流逝,湖带来了植物,植物引来了动物,大草原变成了一个山谷;七十年后,那个被称为“拉坎提亚”的山谷里的湖成了当地河鳟最多的地方。最近一次我去那里,一边和孩子们在湖里游玩,一边与好几个钓鱼爱好者和渔夫一起钓着河鳟。但是一些东西引起了我的注意,湖里的所有小艇上只有一个人没有在垂钓。那是一
18、个老人,他看着沁凉的湖水,似乎在思念着什么,看了他好一会儿,我禁不住好奇心驱使,上前问他在找什么。 “我的绳索。”他回答道。(译林2010年第2期,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A.小说生动形象地塑造了胡安这个人物,主要运用了语言和心理描写两种手法表现他的性格特点。B.小说通过细节描写,将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绳索”写得充满真实感,比如绳索从空中垂下来的样子,对胡安爬绳索的过程描写也很真实。C.小说主要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这样可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故事更具有真实感,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D.对比鲜明是这篇小说最突出的特色,看起来不可能发生的行为
19、,就是通过胡安和“我”的对比表现出来的。8.小说主人公胡安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二、诗歌鉴赏(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长安春望卢纶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注卢纶:天宝末年举进士,因安史之乱爆发,未能为官。后受举荐为官,但因政治斗争受到牵连,终身不得重用。9.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联从春风着笔,紧扣诗题,草色闲的闲字用得巧,春草之闲正好与人心之愁形成对比。B.颔联写归途遥远,在梦中都不知何日能到,然而又有几人能回乡呢?既
20、有伤感、无奈,又聊以自慰。C.颈联写川原纵横交错,远至天边;宫殿参差错落,笼罩在一片夕阳之中。这一联的写景,壮观中隐含衰飒之意。D.诗人感时伤怀,眼前所见心中所思,浅吟低唱,一咏三叹,表达情感细腻委婉。10.尾联蕴含了诗人怎样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11.名篇名句默写(10分)(1)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 (2)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3) ,望其旗靡,故逐之。 (4) 邹忌修八尺有余, 。(5)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6) 惶恐滩头说惶恐, 。(7) 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出了潼关地势险要的句子是: , 。(8) 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形象地
21、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且代落花立意,倾吐心曲,表现崇高的献身精神的句子是: , 。四、语言文字运用(24分)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我想这次考试,他一定会考出好成绩的,因为前几天他爷爷刚去世了,哀兵必胜嘛。B大雪封山,汽车深陷雪中,我们只好安步当车,一步步走到这个坐落在深山老林中的小村。C这家企业原来是街道办的一家20多人的小厂,在总经理的带领下,经营上规模,产品上档次,打开市场,发展犹如阪上走丸,现在成为拥有万人职工的全国百强企业之一。D许世友将军不仅有勇,而且有谋,是个暴虎冯河的常胜将军。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2、 )(3分)A.李老师将要到江苏出差,她有一个不情之请,托我帮忙照顾她年幼的儿子。B.受助学子纷纷表示,有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他们一定会不孚众望,将来成为爱心善举的传承者。C. 蔡英文不顾民众生死,连篇累牍地发表让人生厌的不刊之论,遭到海内外华人的挞伐。D.听之已久,才发现这琴音哀而不伤,是在感叹岁月悠悠,生死无常。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作为古希腊哲家,他在本体论问题的论述中充满着辩证法,因此被誉为“古代世界的黑格尔”。B由此可见,当时的设计者们不仅希望该过程中艺术活动是富有创造性的,而且技术活动也是富有创造性的。C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他非常喜欢茅盾的小说,对茅盾的子
23、夜曾反复阅读,直被翻得破烂不堪,只好重新装订。D古代神话虽然玄幻瑰奇,但仍然来源于生活现实,曲折地反映了先民们征服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B我国的改革在不断深化,那种什么事情都由政府包揽的现象正在改变,各种社会组织纷纷成立,这有利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C一个孩子习绘画,即使基础不太好,但是如果老师能夸奖夸奖,哪怕给一个鼓励的微笑,他也会感到非常高兴,越画越有信心。D执法部门对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传播反动、暴力、凶杀、封
24、建迷信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应依法从重处罚。16.“难道、大约、好在”是( )(3分)A表示情态、方式的副词 B表示语气的副词C表示程度的副词 D表示频率的副词17.下列属于动宾短语的是( )(3分)A蓝蓝的天 B安排工作 C机灵得很 D工人农民18.“大黄蜂这贼最恶,常常落在蜜蜂窝洞口,专干坏事”中“常常”作( )(3分)A主语 B谓语 C定语 D状语19.“庙门口的守卫是一个穿着红衣黑裤的青年”中主语、谓语、宾语分别是( )(3分)A.庙门口 是 青年 B.庙门口 穿着 青年C.守卫 是 青年 D.守卫 穿着 青年 四、 材料作文 20.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50分)中国过
25、去有许多“老规矩”,如“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儿”、“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作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等,这些从小就被要求遵守的准则,点点滴滴,影响了一辈辈中国人。世易时移,这些“老规矩”渐渐被人们淡忘了。不久前,有网友陆续把一些“老规矩”重新整理出来贴到网上,引发了一片热议。“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关注,这种现象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文章。鸡东二中2019-2020年度上学期月考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答案:1.B; 2.D; 3.D解析:1.
26、A.对西夏崛起的评述不当;C.回鹘商人并未主动地进行文化交流;D.因果倒置。2.用宋史吐蕃传的记载是为了论证回鹘商人迁入并带来异域文化。3.“少数民族对形成陆上丝绸之路网络的作用大于汉族”,文中无据。(二)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4.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扩大范围,原文是“陆上丝绸之路鼎盛时期的终结”。B以偏概全,唐朝失去对西域的控制,还源于三股力量对相关地区的控制。D强加因果。花刺子模遭遇了灭国之灾,是凶为劫杀蒙古商队、侮辱蒙古使臣。5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文中只是借用该诗说明宫女再也得不到从丝绸之路西来的香料与珠宝。6
27、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选项推断错误,原文“遗憾的是日渐衰落”由“迁海令”之后的省略号可知,海上丝路衰落的原因不止这两点。【论述思路】选文分析了唐代陆上丝路没落的原因和对当时社会生活的影响,以及元代陆上丝路的再度繁华与明清时期的没落现象,论述了丝绸之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可分为三层。第一层为第一、二自然段,指出陆上丝路走向衰落的直接原因是“安史之乱”。第二层为第三自然段,引述美国学者爱德华谢弗的论述,说明陆上丝路对唐代文化和社会的重要作用。第三层为第四、五自然段,分析元明清时期陆上丝路的再度繁华和衰落的原因,并提出海上丝路的日渐衰落使中国错过了大航海时
28、代,全球重心转向西方。(三)、现代文阅读7.答案:1.B; 解析:A 项缺少了动作描写。C主要采用第三人称手法,最后两段使用了第一人称。D项对比有误。8.好奇而自信:看见绳索极力攀爬想探寻究竟,父亲等人不相信但仍相信自己的所见、相信自己能够探究清楚。胆怯而谨慎:一步一步十分小心接近绳索,用指尖轻轻触碰绳索,爬到十米害怕得不敢继续。勇敢而执着:在央求父亲无果后,自己向绳索跑去,一探究竟;七十年后还在寻找绳索。 二、诗歌鉴赏9.答案:B; 10.“逢世难”表达了对遭逢世难的伤感;“独将”表达了孤独寂寞的愁苦;“衰鬓”表达了对人生已老及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忧愤;“客秦关”表达客居他乡的羁旅惆怅。解析
29、:“在梦中都不知何日能到”错,应为归途遥远,不知何日能到,只能在梦中回去。三、 11.默写答案:1思而不学则殆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3吾视其辙乱 4而形貌昳丽5舜发于畎亩之中 6零丁洋里叹零丁7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四、语言文字运用12.C 13.D 14.D【试题解析】a项搭配不当,“充满”与“辩证法”不相搭配。b项语序不当,应把“希望该过程中”放到“不仅”之前;“技术活动”与“艺术活动”交换;c偷换主语。15.答案c. 解析a项,否定不当,“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应改为“因为好经也要提防被念歪”。b项,搭配不当,“这有利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应改为“这有利于社会矛盾的化解和社会责任的分担”。d项,成分残缺,“执法部门对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传播反动、暴力、凶杀、封建迷信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一句的后面应该加上宾语“的人或单位”。16B 17B 18D 19C五、20.作文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