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3.1.1 区域的基本含义第1课时学习目标1.说出区域的主要特征。2.说明区域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3.利用相关图表、数据资料,分析区域产业结构以及空间结构的变化。学习疑问学生填写学习建议学生填写【相关知识点回顾】1、城市空间结构布局。2、农业区位分析。3、工业区位分析。【知识转接】1、中国行政区的划分。2、中国东北、华北、东南、西南、青藏、西北、中部地区的划分。3、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划分。【预学能掌握的内容】一、区域的主要特征1区域的概念:通常指一定的 。2主要特征(1)区域具有一定的 。(2)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 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 。(3)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 。
2、(4)区域之间是相互 ,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二、区域空间结构1概念: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 关系和 形式。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 、人口状况、 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和 等。区域空间结构是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地理条件长期共同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3区域空间结构分类(1)从总体上看,一个区域可划分为 地域和 地域。(2)从空间分布形式看,区域是汇集 、 、交通运输等产业,点、线、面相结合的自然社会综合体。(3)具体表现项目农业交通运输业城市城市群工业工业区形状三、区域产业结构1概念:产业结构指 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2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1)第一产业指 包括:种植业、 业、
3、牧业和渔业。(2)第二产业指 和建筑业。(3)第三产业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如 。3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 、资源配置状况、 等。4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指三次产业占 的比重,三次产业的 比重以及 等。【探究点一】区域的主要特征合作探究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北方地区”、“东部沿海地区”描述中国的不同地区。而不同的省级行政单位或同一个省级行政单位内部的不同地区,其称谓也不同,如山东与山西,江苏省的“苏南”“苏北”,四川省的“川东”“川西”,这些都是区域概念的缩影。1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地区”这一说法,它与区域是同样的概念吗?2所有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吗?3如何理解区域的主要特征?(从
4、“界线、异同、特色、联系”四个方面理解。)特征作用概括小结1、应如何全面认识一个区域(1)清楚类型。即看该区域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什么类型,这是认识区域的第一步,起到定向的作用。(2)区域特征。也就是看该区域在何位置,与周围的区域有何联系。(3)区内共性。即分析区内各要素之间的联系。(4)区间差异。即比较该区域与其他区域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不同。(5)边界形状。这主要是记忆该区域的轮廓特征,以便准确而迅速地确认,如山西省呈平行四边形、宁夏回族自治区呈菱形、陕西省呈陶俑状等。典例解析读“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布图中划分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2
5、确定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区域界线的基本依据是什么?3东部季风区具有受季风影响的_性。由于本区域纬度的差异,区域内部的差异性也十分明显,其中_条件和_的变化是区域内部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4为什么我国东部季风区的自然景观南北差异明显,而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则东西差异明显?【探究点二】区域空间结构合作探究读“某城市1968年、2010年的平面示意图”,比较两幅图探究有关问题。1比较2010年与1968年的城市平面示意图,简述该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特征。22010年与1968年相比,郊区农业布局有何变化?3从上述两图分析,未来城市变化的主要趋势是什么?4城市人口和产业空间分布的变化给郊区农村地区的资源与环境带
6、来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概括小结1、在思考乡村地域和城镇地域的区别和联系时,可借助下图进行:典例解析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问题。天津近、现代工业集聚地经历了由南、北运河与海河交汇处附近市区海河两岸、铁路沿线市区边缘滨海地区、卫星城镇的变化过程。1表示的地理事物中,空间分布形式表现为点状的是_。2从总体上看,区域和区域有何区别和联系?3请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描述出天津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及该变化的原动力。【探究点三】区域产业结构合作探究读表,回答下列问题。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亿元)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A5 408.81.647.451.040 627
7、B11 674.48.850.241.014 908C4 340.919.540.040.56 565D1 180.023.840.236.03 1401.在表中的四个地区中,哪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哪两个地区工业相对发达?哪两个地区农业经济占有比较大的比重?哪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说明判断的理由是什么?2在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三次产业的变化趋势是怎样的?区域发展时期产业结构变化特点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格局早期中期晚期3结合本节所学的知识,思考并完成下表。农业地区工业地区城市地区人口分布特点产业分布特点产业结构特点对外经济联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概括小结1、根据某区域产业构成判断其发展阶
8、段各类产业的比重及其发展变化趋势,是判断区域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简单地说,区域的初期阶段以农业活动为主体;发展中期一般以工业为主体;发展晚期一般以服务业为主体。产业结构的一般规律是“一、三、二”(或“一、二、三”)“二、一、三”(或“二、三、一”)“三、二、一”。但是,产业结构的变化应注意不同区域的主导区位因素,比如,旅游城市的发展过程很可能是“一、三、二”“三、一、二”“三、二、一”。所以,具体问题还应具体对待。典例解析读“某地区三次产业产值和就业结构变化图”,回答12题。1、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产业结构变化以工业化拉动为主 B第一产业产值迅速下降C第二产业产值比例变幅最大
9、 D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优化2、对该地区就业结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A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持续下降 B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上升最快C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最低且增长缓慢 D第二、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层次一】1划分区域的意义是更方便了解区域差异、特点 有助于进行区域研究和区域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 了解区域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A B C D21997年东南亚爆发了金融危机,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这件事说明了区域的发展明显受A区域空间特征的影响 B区域结构的影响C区域竞争的影响 D区域外部环境的影响3关于区域及其主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地区就是一个区域,各区域间
10、没有明显的差异B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就是一个区域,认识了这里的人们,就知道了该区域的特点C区域内部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很难形成区域特点D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来划分的,各区域都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层次二】4分析下面两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比较左图:不同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图右图:不同国家三次产业的产值构成图A发达国家第一产业的产值低于发展中国家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第二产业的产值相当C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的产值约为发达国家的18D发达国家的总人口相当于发展中国家的12强据中央电视台记者报道,浙江省某乡历时5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综合环境治理整体方案的实施已初见成效,如
11、下表所示。据此回答56题。方案实施前方案实施后丘陵为主,土壤贫瘠修建大坝,引水人乡,丘陵变岛屿粮食种植为主淡水养殖及加工为主砍伐林木严重,水土流失周边山区及岛屿草木繁茂文化生活贫乏“渔村一日”的旅游项目十分火爆外出打工者众多七家乡镇企业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人均年收入不足1 500元人均年收人超过2 000元5该乡现有产业中属于第三产业的有A淡水养殖业 B林业 C旅游业 D食品加工业6该乡5年前后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这说明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必须A进行农业综合治理,调整农村经济结构 B切实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C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D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层次三】根据下图判断,
12、回答78题。7关于第一产业,错误的表述是A我国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远远高于其产值比重,说明我国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较低B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会导致第一产业劳动力剩余C日、韩两国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比我国低得多D日、韩两国第一产业在产值和就业结构中比重都低,说明其第一产业发展落后8关于第三产业,错误的表述是A各国第三产业的比重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一致B日、韩两国的第三产业成为其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C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来自第一产业D第三产业的发展能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下岗职工【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同学们的识图能力及对世界主要国家三次产业特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读准题干的要求,让同学们选“不正确
13、”的选项,它和常规要求不同。我国第一产业农业产业构成的比重大,但劳动生产率低。由于我国农业人口众多,有8亿多农民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随着我国生产水平的提高将会导致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剩余。我国目前第产业的劳动力来源十分广泛,不仅限于第一产业。随着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大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下岗职工。从图中可以看出,日本、韩国第三产业的比重大,第三产业成为两国的经济支柱,日本是世界上少数经济最发达国家,韩国也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较高的国家,第三产业的比重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是一致的:综上所述,(1)题应选D,(2)题应选C。在某同三大产业比重图中,A点和B点分别代表该国1975年和1995年的三次产业构成,读图回答911题。9填写该图产业构成变化表(%)。年 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75年1995年10说出该图三次产业构成20年来的变化。11分别比较该国与中国、缅甸、美国产业构成状况及工业化程度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思维导图】(学生自我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