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规范练3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选择题1.礼记记载:“行夏令,则民多疾疫。”黄帝内经提道:“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由此可知()A.人们对于疫病的传染性有了一定认知B.统治者对传染病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C.中国古代医学成就在世界上产生影响D.人们对于传染病的预防工作达成共识2.(2021江苏苏州模拟)秦汉时期,简册书写不便,更因形体繁重,运输保管不易,户籍只能在乡制作,副本仅呈报至县。魏晋之际,纸张代替简册后,户籍上移至县廷制作,造好的户籍需要上报郡、州,直至中央户部。这根本上反映了()A.书写载体影响户籍管理方式B.技术进步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书写载体已发生革命性
2、变化D.书写载体与户籍制度相伴相生3.(2021河南模拟)下面是宋代书籍价格变化曲线图。据图可知,宋代()A.印刷术的进步助推文化发展B.书籍的排版技术大为提高C.市民阶层对文艺追求强烈D.印刷术得到民众普遍关注4.(2021甘肃酒泉高二第一学期期末)阅读下表“文献记载和各地考古出土的唐代印书”。对此解读合理的是()印刷地印刷者种类印刷时间长安城东市刁家历书晚唐李家医书861年成都樊赏家历书882年卞家佛经晚唐西川过家佛经晚唐A.唐代各地印刷业水平差距小B.唐代民间印刷业较为活跃C.佛学成为唐代社会主流思想D.活字印刷最迟出现于唐代5.(2021河南安阳二模)下面是四川成都汉墓出土的画像砖“收
3、获图”。画像砖形象地展现了六人的割穗、刈草、选种等神态,弥补了汉代史籍对水稻收割工序没有记述的缺陷。该画像砖()A.完全真实地还原了历史原貌B.佐证了汉代史籍记述的错误C.表明四川地区最早培植水稻D.体现了艺术性和史料性的统一6.(2021浙江湖丽衢三地市联考)右图是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多宝塔碑(部分),对该作品艺术风格的描述最为恰当的是()A.阆风游云千万朵,惊龙蹴踏飞欲堕B.劲健而不失飘逸,舒展而不失沉稳C.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D.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7.(2021广东深圳二模)下图为汉武帝时期的“大飞鸿”“玉兔蟾蜍”“延益寿”瓦当,分别代表“太阳”“
4、月亮”“延寿”,寓意“日月同辉、天人合一、延年益寿”。这些瓦当体现了()A.社会观念与艺术审美的结合B.科技发展与人文价值的统一C.政治统一与经济繁荣的盛况D.儒家思想与市井风情的杂糅8.(2021辽宁丹东模拟)缪凤林在中国通史要略中写到:“宗周之诗,曰雅曰颂,东周则有王风,而无雅颂。”据此分析,这是因为()A.宗法制度崩溃B.分封制度瓦解C.雅颂部分缺失D.周王室的衰微9.(2021四川乐山二模)南北朝时期,我国出现了藏书万卷的私人藏书家;唐代私家藏书有了进一步发展,藏书万卷者人数很多;到了宋代,私人藏书更加兴盛,拥有藏书最多者达十余万卷。这表明()A.儒学正统地位日益巩固B.科技进步助推文
5、化发展C.文化专制现象逐步消失D.地方教育体系日趋完备10.下图是元代画家赵孟兆页创作的纸本墨笔画秀石疏林图,全图巨石疏空,竹叶秀润,枯木荒简。该作品()A.民间风情色彩较浓厚B.注重色彩的运用和变化C.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D.体现了婉约柔美的境界11.(2021浙江金丽衢十二校一模)感天动地窦娥冤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涂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这一片段反映出该剧作()A.取材于市井风光B.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C.是元杂剧的鼎盛之作D.体现百姓消极的人生态度12.(2021四川宜宾三模)三国演义奉刘备为正统,并着力刻画了刘备的仁厚、诸葛
6、亮的足智多谋、关羽的忠义,与曹操“乱臣贼子”形象形成鲜明对比;“三言两拍”中许多作品也被注入了宣传因果宿命和忠烈孝义的内容。这种创作风格反映出()A.儒释道开始走向融合B.主流价值观影响文学创作C.小说成为文学主流D.小说创作为专制统治服务二、非选择题13.(2021四川南充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王焘,唐代著名医家,其曾祖父王珪为太宗朝宰相。祖父崇基,父茂时,王焘为次子,其兄光大,司勋郎中。焘有二子,长子遂,曾为大理寺卿,次子遘,曾为苏州刺史。王焘幼年多病,年长喜好医术,其母疾病弥年,有感于不明医者,不得为孝子。遂立志学医,他曾任职于弘文馆(唐代国家藏书处)长达二十余载,在此期间,
7、他博览古代医学文献数千卷。凡所览阅之书,均逐条采摘记录,积累了大量资料。王焘对于方剂的收载,不仅广引博采,而且精挑细选。天宝年间,他因故被贬至房陵(今属湖北),后出守大宁。正值当地疾病流行,王氏取所录经方,亲施方药,疾者多获救治,遂立志编撰一部医方大全。于天宝十一年著成外台秘要四十卷传世。他的另一部著作外台要略十卷,为外台秘要之简本,惜已亡佚无存。书中记载的治疗白内障的金针拔障术,是我国历史上对这种方法的最早记载,且这种方法,现今仍被沿用。新唐书将外台秘要称作“世宝”,历代不少医家认为“不观外台方,不读千金论,则医所见不广,用药不神”,足见该书在医学界地位之高,其卓著的功绩是不言而喻的。王焘以
8、一生的精力,为保存古医籍原貌和总结唐以前的医学成就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留下了千古的美名。摘编自施若霖中国古代的医学家(1)依据材料,概括王焘在医学上的主要贡献。(2)依据材料,分析指出王焘取得医学成就的主要原因。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孟郊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李白哭晁卿衡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温庭筠送渤海王子归本国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杜甫忆昔二首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
9、失。综合以上信息,对材料所涉及的唐朝历史进行探究。(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课时规范练3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1.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礼记记载了夏季多发疫病,黄帝内经认为疫病具有传染性,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疫病的认识已经达到一定水平,故选A项。2.B解析:根据材料“魏晋之际,纸张代替简册后,户籍上移至县廷制作,造好的户籍需要上报郡、州,直至中央户部”可知,造纸术的推广方便了中央对地方的户籍管理,突破秦汉时期“户籍只能在乡制作,副本仅呈报至县”的局限,说明技术进步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选B项。3.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从1147年至1183年宋代书籍价格呈下降趋势,这是因
10、为印刷术的进步助推文化教育的发展,故选A项;材料说的是书籍价格,并不是排版技术,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市民对文艺的强烈追求,排除C项;“普遍关注”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4.B解析:根据“文献记载和各地考古出土的唐代印书”表反映的信息可知,晚唐时期长安、成都和西川有历书、医书、佛经等印刷,这表明唐代民间印刷业较为活跃,故选B项;表中的信息不能反映各地的印刷业水平,不能说明唐代各地印刷业水平差距小,排除A项;佛教在唐代虽然盛行,但儒家思想依然是唐代社会的主流思想,排除C项;表中出土的唐代印书不能体现出是否活字印刷,且活字印刷术最早是由北宋毕昇发明的,排除D项。5.D解析:根据材料“画像砖形象地展
11、现了六人的割穗、刈草、选种等神态,弥补了汉代史籍对水稻收割工序没有记述的缺陷”和图片可知,砖画生动形象,具有艺术价值,又可以弥补史籍遗漏之处,具有史料价值,故选D项。6.C解析:作为楷书,颜体具有“气势恢宏,骨力遒劲”的特点,故选C项;“千万朵飞欲堕”体现草书的特点,排除A项;“劲健舒展”是隶书的特点,排除B项;“轻云流风”体现行书的特点,排除D项。7.A解析:瓦当是指古代中国建筑中覆盖建筑檐头筒瓦前端的遮挡物,刻不同图案可以起到装饰作用,展现了古人的艺术审美,而材料中所刻图案,表达了“日月同辉、天人合一、延年益寿”等社会观念,体现了社会观念与艺术审美的结合,故选A项。8.D解析:根据材料“宗
12、周之诗,曰雅曰颂,东周则有王风,而无雅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风”描写百姓生活场景,“雅颂”描写周王和贵族的生活场景,而东周没有“雅颂”,反映出的是周王室的衰微,故选D项。9.B解析:唐代雕版印刷术的使用和宋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使得书籍增多,从而出现更多的私人藏书家,说明科技进步助推文化发展,故选B项;材料重在强调藏书量和藏书者的增加,未提及儒学地位的变化,排除A项;材料与文化专制现象无关,排除C项;根据材料无法得出教育体系的变化,排除D项。10.C解析:“全图巨石疏空,竹叶秀润,枯木荒简”反映了画间透露出意境和情趣,是典型的文人画,故选C项。11.B解析:该剧作怒斥天地,控诉社会的片段反映
13、出感天动地窦娥冤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故选B项。12.B解析:根据材料“三国演义奉刘备为正统,并着力刻画了刘备的仁厚、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关羽的忠义,与曹操乱臣贼子形象形成鲜明对比;三言两拍中许多作品也被注入了宣传因果宿命和忠烈孝义的内容”可知,中国古代文学对人物形象的刻画符合儒家思想的主流价值观中的仁、义、忠、孝等,故选B项。13.参考答案:(1)贡献:实践研究医学,编撰医学著作;防治疾病,救死扶伤;保存古典医籍,传承医学文化。(2)原因:浓厚的学医兴趣;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良好的家庭条件;严谨细致的治学态度;刻苦钻研的求学精神;治病救人的职业道德。14.参考答案:示例:材料反映了盛唐时期全面繁荣的社会状况。唐代科举制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有利于社会阶层流动,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开明灵活的民族政策,推动民族关系深度交融,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达到新高度。开放包容的对外政策促进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友好交往,推动中华文化广泛传播,中华文化圈不断扩大,统治者调整政策,轻徭薄赋,推动小农经济不断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稳定,出现大唐盛世局面。唐诗是唐代文化繁荣的表现,其丰富的内容反映了唐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研究唐诗能够史诗互证,有利于探究唐代历史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