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64702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3页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3页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高三(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方向一定是变化的B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研究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结合起来,从而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C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是研究动力学问题的基石,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都能通过现代的实验手段直接验证D力的单位“N“是基本单位,加速度的单位“m/s2”是导出单

2、位2如图所示,光滑的夹角为=30的三角杆水平放置,两小球A、B分别穿在两个杆上,两球之间有一根轻绳连接两球,现在用力将小球B缓慢拉动,直到轻绳被拉直时,测出拉力F=10N,则此时关于两个小球受到的力的说法正确的是(小球重力不计)()A小球A只受到杆对A的弹力B小球A受到的杆的弹力大小为20 NC此时绳子与穿有A球的杆垂直,绳子张力大小为D小球B受到杆的弹力大小为3如图,楔形物块A静置在水平地面上,其斜面粗糙,斜面上有小物块B用平行于斜面的力F拉B,使之沿斜面匀速上滑现改变力F的方向至与斜面成一定的角度,仍使物体B沿斜面匀速上滑在B运动的过程中,楔形物块A始终保持静止关于相互间作用力的描述正确的

3、有()AA对B的摩擦力减小B拉力F一定增大C物体B对斜面的作用力不变D地面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可能变大4高铁专家正设想一种“遇站不停式匀速循环运行”列车,如襄阳随州武汉仙桃潜江荆州荆门襄阳,构成7站铁路圈,建两条靠近的铁路环线列车A以恒定速率360km/h运行在一条铁路上,另一条铁路上有“伴驱列车”B,如其乘客甲想从襄阳站上车到潜江站,先在襄阳站登上B车,当A车快到襄阳站且距襄阳站路程为S处时,B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当速度达到360km/h时恰好遇到A车,两车连锁时打开乘客双向通道,A、B列车交换部分乘客,并连体运动一段时间再解锁分离,B车匀减速运动后停在随州站并卸客,A车上的乘客甲可以中途

4、不停站直达潜江站则()A无论B车匀加速的加速度值为多少,路程S是相同的B该乘客节约了五个站的减速、停车、提速时间C若B车匀加速的时间为1 min,则S为4 kmD若B车匀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则当B车停下时A车已距随州站路程为1 km5将甲乙两小球先后以同样的速度在距地面不同高度处竖直向上抛出,抛出时间间隔为2s,他们运动的vt图象分别如直线甲、乙所示则()At=2s时,两球的高度差一定为40mBt=4s时,两球相对于各自抛出点的位移相等C两球从抛出至落地到地面所用的时间间隔相等D甲球从抛出至达到最高点的时间间隔与乙球的不相等6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磁铁A、B分别位于铁质车厢竖直面和水

5、平面上,A、B与车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小车静止时,A恰好不下滑,现使小车加速运动,为保证A、B无相对滑动,则()A加速度一定向右,不能超过(1+)gB加速度一定向左,不能超过gC速度可能向左,加速度可小于gD加速度一定向左,不能超过(1+)g7三角形传送带以1m/s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两边的传送带长都是2m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37现有两个小物块A、B从传送带底端都以4m/s的初速度冲上传送带,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A、B都能到达传送带顶端B两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全过程中,物块A、B所受摩擦力一直阻碍物块A、B的运动C物块A上冲到与传送带速度相同的

6、过程中,物块相对传送带运动的路程为1.25mD物块B在上冲过程中在传送带上留下的划痕长度为0.45m8如图甲所示,一质量为M的长木板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放置一质量为m小滑块木板受到随时间t变化的水平拉力F作用时,用传感器测出长木板的加速度a与水平拉力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取g=10m/s2,则()A当0F6N时,滑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随F变化的函数关系f=FB当F=8N时,滑块的加速度为1m/s2C滑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因素为0.2D力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一定可以表示为F=6t(N)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

7、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29分)9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1)若测某一分力时,弹簧秤的外壳与接触面发生了摩擦,这种操作,对实验结果影响(填“有”或“无”)(2)下列要求或做法正确的是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B橡皮条应与两细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C两细绳套应适当长些,便于确定力的方向D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时,只需要记下弹簧秤的读数,用两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时,要记下两个弹簧秤的读数和两条细线的方向(3)有几位同学进一步做实验先用两个弹簧秤一起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位置O,用手按住结点;再改变其中一个弹簧秤的方位,使这个弹簧秤的拉力的大小和方向都跟原来不同固定这个

8、弹簧秤的位置,松开结点,试着改变另一个弹簧秤的方位,来改变拉力的大小和方向,使结点回到原来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弹簧秤后来的拉力的合力跟它们原来的拉力的合力相同B两个弹簧秤后来的拉力的合力跟它们原来的拉力的方向相同大小不相等C另一个弹簧秤的方位是惟一的D另一个弹簧秤的方位不是惟一的10为了探究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一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M为带滑轮的小车的质量,m为砂和砂桶的质量(滑轮质量不计)(1)实验时,一定要进行的操作是A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B将带滑轮的长木板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C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同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

9、示数D改变砂和砂桶的质量,打出几条纸带E为减小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证砂和砂桶的质量m远小于小车的质量M(2)该同学在实验中得到如图2所示的一条纸带(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两个点没有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采用的是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为横坐标,加速度为纵坐标,画出的aF图象是一条直线,图线与横坐标的夹角为,求得图线的斜率为k,则小车的质量为A2tanBCkD11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7的斜坡上有一人,前方有一动物沿斜坡匀速向下奔跑,速度v=15m/s,在二者相距L=30m时,此人以速度v0水平抛出一石块,打击动物,

10、人和动物都可看成质点(已知sin37=0.6,g=10m/s2)(1)若动物在斜坡上被石块击中,求v0的大小;(2)若动物在斜坡末端时,动物离人的高度h=80m,此人以速度v1水平抛出一石块打击动物,同时动物开始沿水平面运动,动物速度v=15m/s,动物在水平面上被石块击中的情况下,求速度v1的大小12如图所示,斜面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光滑,倾角为,斜面底端固定有与斜面垂直的挡板,木板下端离地面高H,上端放着一个小物块木板和小物块的质量均为m,相互间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大小为kmgsin(k1),断开轻绳,木板和小物块一起沿斜面下滑假设木板足够长,与挡板发生碰撞时,时间极短,无动能

11、损失,空气阻力不计求:(1)木板第一次与挡板碰撞后,沿斜面上升的过程中,小物块的加速度;(2)从断开轻绳到木板与挡板第二次碰撞的过程中,木板运动的路程s;(3)木板与挡板第二次碰撞时的速度(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注意所选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物理-选修3-3】13关于扩散现象,下来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B扩散现象是不同物质间的一种化学反应C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D扩散现

12、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E液体中的扩散现象是由于液体的对流形成的14如图,一粗细均匀的U形管竖直放置,A侧上端封闭,B侧上侧与大气相通,下端开口处开关K关闭,A侧空气柱的长度为l=10.0cm,B侧水银面比A侧的高h=3.0cm,现将开关K打开,从U形管中放出部分水银,当两侧的高度差为h1=10.0cm时,将开关K关闭,已知大气压强P0=75.0cmHg求放出部分水银后A侧空气柱的长度此后再向B侧注入水银,使A、B两侧的水银达到同一高度,求注入水银在管内的长度【物理选修3-4】15由波源S形成的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向左、右传播波源振动的频率为20Hz,波速为16m/s已知介质中P、Q两质

13、点位于波源S的两侧,且P、Q和S的平衡位置在一条直线上,P、Q的平衡位置到S的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分别为15.8m、14.6mP、Q开始震动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P、Q两质点运动的方向始终相同BP、Q两质点运动的方向始终相反C当S恰好通过平衡位置时,P、Q两点也正好通过平衡位置D当S恰好通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时,P在波峰E当S恰好通过平衡位置向下运动时,Q在波峰16如图,玻璃球冠的折射率为,其底面镀银,底面的半径是球半径的倍;在过球心O且垂直于底面的平面(纸面)内,有一与底面垂直的光线射到玻璃球冠上的M点,该光线的延长线恰好过底面边缘上的A点求该光线从球面射出的方向相对于其初始入射方向的偏角【

14、物理选修3-5】17实物粒子和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下列事实中突出体现波动性的是()A电子束通过双缝实验装置后可以形成干涉图样B射线在云室中穿过会留下清晰的径迹C人们利用慢中子衍射来研究晶体的结构D人们利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物质的微观结构E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18滑块a、b沿水平面上同一条直线发生碰撞;碰撞后两者粘在一起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从光滑路段进入粗糙路段两者的位置x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求:滑块a、b的质量之比;整个运动过程中,两滑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与因碰撞而损失的机械能之比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高三(上)月考物理试

15、卷(10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方向一定是变化的B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研究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结合起来,从而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C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是研究动力学问题的基石,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都能通过现代的实验手段直接验证D力的单位“N“是基本单位,加速度的单位“m/s2”是导出单位【考点】曲线运动;物理学史【分析】曲线运动

16、的速度沿轨迹的切线方向,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解答】解: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方向不一定是变化的,如平抛运动的加速度始终不变故A错误;B、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研究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结合起来,从而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故B正确;C、牛顿三条运动定律是研究动力学问题的基石,因为牛顿定律的内容是在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下,而现实生活中没有不受任何外力的物体,所以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结合推理得出来的故C错误;D、力的单位“N“是导出单位,加速度的单位“m/s2”是

17、导出单位,故D错误;故选:B2如图所示,光滑的夹角为=30的三角杆水平放置,两小球A、B分别穿在两个杆上,两球之间有一根轻绳连接两球,现在用力将小球B缓慢拉动,直到轻绳被拉直时,测出拉力F=10N,则此时关于两个小球受到的力的说法正确的是(小球重力不计)()A小球A只受到杆对A的弹力B小球A受到的杆的弹力大小为20 NC此时绳子与穿有A球的杆垂直,绳子张力大小为D小球B受到杆的弹力大小为【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分析】分别对A、B受力分析,根据弹力方向与接触面垂直,结合受力平衡条件,依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即可求解【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对A、B分别受力分析,如图

18、所示,A球受到杆对A的弹力与绳子的张力,故A错误;B、对B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受力平衡条件,则有:NA=20N,故B正确;C、此时绳子与穿有A球的杆垂直,绳子张力大小20N,故C错误;D、根据力的合成,结合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小球B受到杆的弹力大小为NB=,故D错误;故选:B3如图,楔形物块A静置在水平地面上,其斜面粗糙,斜面上有小物块B用平行于斜面的力F拉B,使之沿斜面匀速上滑现改变力F的方向至与斜面成一定的角度,仍使物体B沿斜面匀速上滑在B运动的过程中,楔形物块A始终保持静止关于相互间作用力的描述正确的有()AA对B的摩擦力减小B拉力F一定增大C物体B对斜面的作用力不变D地面受到的

19、摩擦力大小可能变大【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分析】拉力F平行斜面向上时,分别对物体B、A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列式求解;拉力改变方向后,再次分别对物体B、A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列式求解;最后比较即可【解答】解:A、B、拉力F平行斜面向上时,先对物体B受力分析如图,根据平衡条件,有平行斜面方向:F=f+mgsin垂直斜面方向:N=mgcos其中:f=N解得:F=mg(sin+cos) f=mgcos拉力改变方向后,设其与斜面夹角为,根据平衡条件,有平行斜面方向:Fcos=f+mgsin垂直斜面方向:N+Fsin=mgcos其中:f=N解得:F= f=(mgcosFs

20、in)由两式得到滑动摩擦力减小,故A正确;由两式得到,拉力F可能变大,也可能减小,故B错误;C、对物体A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B对A的压力、B对A的滑动摩擦力、地面对A的静摩擦力,如图;根据平衡条件,在水平方向有:f静=Nsin+fcos结合前面AB选项分析可知,当拉力改变方向后,N和f都减小,故f和N的合力一定减小(B对A的力就是f和N的合力),静摩擦力也一定减小,故CD错误;故选:A4高铁专家正设想一种“遇站不停式匀速循环运行”列车,如襄阳随州武汉仙桃潜江荆州荆门襄阳,构成7站铁路圈,建两条靠近的铁路环线列车A以恒定速率360km/h运行在一条铁路上,另一条铁路上有“伴驱列车”B,如其

21、乘客甲想从襄阳站上车到潜江站,先在襄阳站登上B车,当A车快到襄阳站且距襄阳站路程为S处时,B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当速度达到360km/h时恰好遇到A车,两车连锁时打开乘客双向通道,A、B列车交换部分乘客,并连体运动一段时间再解锁分离,B车匀减速运动后停在随州站并卸客,A车上的乘客甲可以中途不停站直达潜江站则()A无论B车匀加速的加速度值为多少,路程S是相同的B该乘客节约了五个站的减速、停车、提速时间C若B车匀加速的时间为1 min,则S为4 kmD若B车匀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则当B车停下时A车已距随州站路程为1 km【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车B的加速度

22、越大,加速到360km/h的时间越短,相应A的运动时间越短从襄阳到潜江间隔四个站由匀速运动可算出s由匀减速规律可得车B的减速时间,进而可得A的运动位移【解答】解:A、车B的加速度越大,加速到速度等于360km/h的时间越短,相应A的运动时间越短,由于A是匀速运动,故时间越短s越小,故A错误B、从襄阳到潜江间一共间隔四个站,故一共节约3个站的减速、停车、提速时间,故B错误C、若B车匀加速的时间为1min,则此时间内A的运动位移为:s=vt=10060m=6000m,故C错误D、车B由360km/h=100m/s减速到0的时间为:,位移为:,A的运动位移为:x=vt=10020=2000m,故则当

23、B车停下时A车已距随州站路程为x=x2x1=1km,故D正确故选:D5将甲乙两小球先后以同样的速度在距地面不同高度处竖直向上抛出,抛出时间间隔为2s,他们运动的vt图象分别如直线甲、乙所示则()At=2s时,两球的高度差一定为40mBt=4s时,两球相对于各自抛出点的位移相等C两球从抛出至落地到地面所用的时间间隔相等D甲球从抛出至达到最高点的时间间隔与乙球的不相等【考点】竖直上抛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速度时间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质点的位移,但不能反映物体初始的位置由图直接读出物体运动的时间【解答】解:A、根据速度时间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质点的位移,知t=2s时,

24、甲球通过的位移为x甲=40m,乙的位移为零,两球位移之差等于40m,但两球初始的高度未知,故t=2s时两球的高度相差不一定为40m故A错误B、t=4s时,甲球相对于抛出点的位移为=40m,乙球相对于抛出点的位移为)2m=40m,故两球相对于各自的抛出点的位移相等故B正确C、两球从不同的高度以同样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根据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x=h=,h是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可知两球从抛出至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间隔t不相等故C错误D、由图知,甲球从抛出至到达最高点的时间间隔与乙球相等,都是3s故D错误故选:B6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磁铁A、B分别位于铁质车厢竖直面和水平面上,A、B与车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

25、为,小车静止时,A恰好不下滑,现使小车加速运动,为保证A、B无相对滑动,则()A加速度一定向右,不能超过(1+)gB加速度一定向左,不能超过gC速度可能向左,加速度可小于gD加速度一定向左,不能超过(1+)g【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弹性和弹力【分析】小车静止时,恰好不下滑,则重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当小车加速时,根据弹力和吸引力的关系得出加速度的方向,对B分析,抓住B的最大静摩擦力求出加速度的最大值【解答】解:小车静止时,A恰好不下滑,可知=,水平方向上车壁对磁铁的弹力和吸引力相等,当小车做加速运动时,车壁对磁铁A的弹力不能减小,只能增加;若弹力减小则磁铁A会下滑,可知加速度的方向一定水平向

26、左,可能向左加速或向右减速,故A错误A恰好不下滑时:对B有,解得,故B错误,C正确,D正确;故选:CD7三角形传送带以1m/s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两边的传送带长都是2m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37现有两个小物块A、B从传送带底端都以4m/s的初速度冲上传送带,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A、B都能到达传送带顶端B两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全过程中,物块A、B所受摩擦力一直阻碍物块A、B的运动C物块A上冲到与传送带速度相同的过程中,物块相对传送带运动的路程为1.25mD物块B在上冲过程中在传送带上留下的划痕长度为0.45m【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27、与时间的关系【分析】物体A在传送带上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然后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B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然后应用运动学公式求出位移,然后分析答题【解答】解:重力沿传送带向下的分力:G1=mgsin37=6m,物体与传送带间的摩擦力:f=mgcos37=4m;A、物块A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A=10m/s2,A的速度减为0时的位移:xA=0.8m2m,A不能到达传送带顶端,故A错误;B、A先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变为零后,传送带对A的摩擦力平行于传送带向下,A向下做加速运动,摩擦力对A做正功,摩擦力对A不是阻碍作用,故B错误

28、;C、物块A先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物块A减速运动时间:t1=0.4s,A速度变为零后将沿传送带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A=aA=10m/s2,物块与传送带速度相等需要的时间:t2=0.1s,A向下运动的位移:xA=t2=0.1=0.05m,在整个过程中,传送带的位移:x传送带=v(t1+t2)=1(0.4+0.1)=0.5m,物块A上冲到与传送带速度相同的过程中,物块相对传送带运动的路程:s=xAxA+x传送带=0.80.05+0.5=1.25m,故C正确;D、物块B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B=10m/s2,物块B减速到与传送带速度相等需要的时间:tB=0.3s,物

29、体B的位移:xB=tB=0.3=0.75m,该过程传送带的位移:x=vtB=10.3=0.3m,物块B在上冲过程中在传送带上留下的划痕长度:s=xBx=0.750.3=0.45m,故D正确;故选:CD8如图甲所示,一质量为M的长木板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放置一质量为m小滑块木板受到随时间t变化的水平拉力F作用时,用传感器测出长木板的加速度a与水平拉力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取g=10m/s2,则()A当0F6N时,滑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随F变化的函数关系f=FB当F=8N时,滑块的加速度为1m/s2C滑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因素为0.2D力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一定可以表示为F=6t(N)【考点】

30、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当拉力较小时,m和M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拉力达到一定值时,m和M发生相对滑动,结合牛顿第二定律,运用整体和隔离法分析【解答】解:A、当F等于6N时,加速度为:a=1m/s2,对整体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M+m)a,代入数据解得:M+m=6kg,当F大于6N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F,图象斜率k=0.5,解得:M=2kg,滑块的质量m=4kg,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对系统:F=(M+m)a,对m:f=ma,解得:f=F,故A正确;B、根据F大于6N的图线知,F=4时,a=0,即:0=F,解得:=0.1,a=F2,当F=8N时,长木

31、板的加速度为:a=2m/s2;根据mg=ma得:滑块的加速度为 a=g=1m/s2,故B正确,C错误D、当M与m共同加速运动时,加速度相同,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为:力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一定可以表示为F=6t(N),当F大于6N后,发生相对滑动,表达式不是F=6t,故D错误;故选:AB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29分)9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1)若测某一分力时,弹簧秤的外壳与接触面发生了摩擦,这种操作,对实验结果无影响(填“有”或“无”)(2)下列要求或做法正确

32、的是C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B橡皮条应与两细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C两细绳套应适当长些,便于确定力的方向D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时,只需要记下弹簧秤的读数,用两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时,要记下两个弹簧秤的读数和两条细线的方向(3)有几位同学进一步做实验先用两个弹簧秤一起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位置O,用手按住结点;再改变其中一个弹簧秤的方位,使这个弹簧秤的拉力的大小和方向都跟原来不同固定这个弹簧秤的位置,松开结点,试着改变另一个弹簧秤的方位,来改变拉力的大小和方向,使结点回到原来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A两个弹簧秤后来的拉力的合力跟它们原来的拉力的合力相同B两个弹簧秤后来的拉力的合力跟它们

33、原来的拉力的方向相同大小不相等C另一个弹簧秤的方位是惟一的D另一个弹簧秤的方位不是惟一的【考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分析】(1)明确弹簧秤的构造和使用即可正确解答;(2)在实验中使用一根弹簧秤拉细线与两根弹簧秤拉细线的作用效果要相同(即橡皮条拉到同一位置),而细线的作用是画出力的方向,弹簧秤能测出力的大小因此细线的长度没有限制,弹簧秤的示数也没有要求,两细线的夹角不要太小也不要太大,但拉弹簧秤时必须保证与木板平面平行;(3)要使结点不变,应保证合力大小、方向不变,其中固定一个弹簧秤的位置,所以另一个弹簧秤的方位是惟一的【解答】解:(1)由于弹簧秤内部弹簧并不和外壳接触,因此实验中弹簧秤的外

34、壳与纸面间的摩擦不影响橡皮条受到拉力的大小(2)A、细线的作用是能显示出力的方向,所以不必须等长故A错误;B、两细线拉橡皮条时,只要确保拉到同一点即可,不一定橡皮条要在两细线的夹角平分线上故B错误;C、为了减小测量的误差,两根细绳应适当长些故C正确D、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时,不仅要记下弹簧秤的读数,也要记录方向故D错误;故选:C(3)结点不变,则力的作用效果不变,所以两个弹簧秤后来的拉力的合力跟它们原来的拉力的合力相同,固定一个弹簧秤的位置,即一个分力是不变的,合力不变,则另一个弹簧秤的方位是惟一的,故AC正确,BD错误故选:AC故答案为:(1)无;(2)C;(3)A C10为了探究质量

35、一定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一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M为带滑轮的小车的质量,m为砂和砂桶的质量(滑轮质量不计)(1)实验时,一定要进行的操作是BCDA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B将带滑轮的长木板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C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同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D改变砂和砂桶的质量,打出几条纸带E为减小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证砂和砂桶的质量m远小于小车的质量M(2)该同学在实验中得到如图2所示的一条纸带(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两个点没有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采用的是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1.3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6、3)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为横坐标,加速度为纵坐标,画出的aF图象是一条直线,图线与横坐标的夹角为,求得图线的斜率为k,则小车的质量为DA2tanBCkD【考点】验证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分析】(1)解决实验问题首先要掌握该实验原理,了解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以及注意事项;(2)依据逐差法可得小车加速度(3)小车质量不变时,加速度与拉力成正比,对aF图来说,图象的斜率表示小车质量的倒数【解答】解:(1)AE、本题拉力可以由弹簧测力计测出,不需要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也就不需要使小桶(包括砂)的质量远小于车的总质量,故A错误,E错误B、该题是弹簧测力计测出拉力,从而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故需要将

37、带滑轮的长木板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故B正确;C、打点计时器运用时,都是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纸带,该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要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故C正确;D、改变砂和砂桶质量,即改变拉力的大小,打出几条纸带,研究加速度随F变化关系,故D正确;故选:BCD(2)由于两计数点间还有两个点没有画出,故单摆周期为0.06s,由x=aT2可得,加速度:a=1.3m/s2;(3)对aF图来说,图象的斜率表示小车质量的倒数,此题,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F合,故小车质量为:m=故答案为:(1)BCD;(2)1.3;(3)D11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7的斜坡上有一人,前方有一动物沿斜坡匀速向

38、下奔跑,速度v=15m/s,在二者相距L=30m时,此人以速度v0水平抛出一石块,打击动物,人和动物都可看成质点(已知sin37=0.6,g=10m/s2)(1)若动物在斜坡上被石块击中,求v0的大小;(2)若动物在斜坡末端时,动物离人的高度h=80m,此人以速度v1水平抛出一石块打击动物,同时动物开始沿水平面运动,动物速度v=15m/s,动物在水平面上被石块击中的情况下,求速度v1的大小【考点】平抛运动【分析】(1)动物沿斜面做匀速运动,石块做平抛运动,将石块的运动分解到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列出公式,即可求得结论;(2)动物在斜坡末端时,动物离人的高度h=80m,可知动物做匀速直线运动,而石

39、块做平抛运动,结合平抛运动求出时间,然后根据水平方向之间的位移关系即可求出【解答】解:(1)设过程中石块运动所需时间为t对于动物:运动的位移:s=vt 对于石块:竖直方向: 水平方向:(l+s)cos37=v0t 代入数据,由以上三式可得:v0=20m/s (2)对动物,动物做匀速直线运动:x1=vt对于石块:竖直方向:h=s 水平方向:代入数据,由以上三式可得:v1=41.7m/s答:(1)若动物在斜坡上被石块击中,v0的大小是20m/s;(2)速度v1的大小是41.7m/s12如图所示,斜面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光滑,倾角为,斜面底端固定有与斜面垂直的挡板,木板下端离地面高H,上端放着一

40、个小物块木板和小物块的质量均为m,相互间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大小为kmgsin(k1),断开轻绳,木板和小物块一起沿斜面下滑假设木板足够长,与挡板发生碰撞时,时间极短,无动能损失,空气阻力不计求:(1)木板第一次与挡板碰撞后,沿斜面上升的过程中,小物块的加速度;(2)从断开轻绳到木板与挡板第二次碰撞的过程中,木板运动的路程s;(3)木板与挡板第二次碰撞时的速度【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分析】(1)木板上升时,对物块受力分析,在沿斜面方向上由牛顿运动定律列式求解,便可求出物块的加速度(2)此题要分段进行计算,第一段是木板开始下落直至第一次与挡板碰撞的过程,由几何关系可求出此过

41、程的路程为,第二段是从第一次与挡板碰撞到第一次运动到最高点,第三段是从最高点下落到第二次与挡板碰撞,后两段路程相同可由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求得(3)先求出二者相对静止时的速度和位移,再根据速度和位移关系求出木板与挡板第二次碰撞时的速度【解答】解:(1)设木板第一次上升过程中,物块的加速度为a物块物块受合力 F物块=kmgsinmgsin由牛顿第二定律 F物块=ma物块联立解得 a物块=(k1)gsin,方向沿斜面向上(2)设以地面为零势能面,木板第一次与挡板碰撞时的速度大小为v1由机械能守恒得:2mv12=2mgH解得:v1=设木板弹起后的加速度a板 由牛顿第二定律 a板=(k+1)gsi

42、n木板第一次弹起的最大路程S1=解得 S1=木板运动的路程 S=+2S1(3)设经时间t木板与物块速度相同则有v0(k1)gsint=v0+(k+1)gsint解得:t=这时物块的速度v=v0(k1)gsint=这过程中木板的位移x=根据位移和速度关系可得:v22v2=2gsinx解得木板与挡板第二次碰撞时的速度为v2=答:(1)木板第一次与挡板碰撞后,沿斜面上升的过程中,小物块的加速度为(k1)gsin,(2)从断开轻绳到木板与挡板第二次碰撞的过程中,木板运动的路程s为+2S1;(3)木板与挡板第二次碰撞时的速度为(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

43、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注意所选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物理-选修3-3】13关于扩散现象,下来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B扩散现象是不同物质间的一种化学反应C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D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E液体中的扩散现象是由于液体的对流形成的【考点】扩散【分析】扩散现象是指物质分子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转移,直到均匀分布的现象,速率与物质的浓度梯度成正比扩散是由于分子热运动而产生的质量迁移现象,主要是由于密度差引起的扩散现象等大量事

44、实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解答】解:A、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激烈,所以扩散进行得越快,故A正确;B、扩散现象是分子热运动引起的分子的迁移现象,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是物理现象,故B错误;CD、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热运动产生的分子迁移现象,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产生,扩散速度与温度和物质的种类有关,故CD正确;E、液体中的扩散现象是由于液体分子的热运动产生的,故E错误故选:ACD14如图,一粗细均匀的U形管竖直放置,A侧上端封闭,B侧上侧与大气相通,下端开口处开关K关闭,A侧空气柱的长度为l=10.0cm,B侧水银面比A侧的高h=3.0cm,现将开关K打开,从U形管中

45、放出部分水银,当两侧的高度差为h1=10.0cm时,将开关K关闭,已知大气压强P0=75.0cmHg求放出部分水银后A侧空气柱的长度此后再向B侧注入水银,使A、B两侧的水银达到同一高度,求注入水银在管内的长度【考点】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封闭气体压强【分析】在同一段水银柱中,同一高度压强相等;先计算出A侧气体的初状态气压和末状态气压,然后根据玻意耳定律列式求解;两侧水银面等高后,根据玻意耳定律求解气体的体积;比较两个状态,结合几何关系得到第二次注入的水银柱的长度【解答】解:以cmHg为压强单位设A侧空气柱长度l=10.0cm时压强为p,当两侧的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1=10.0cm时,空气柱的长度为

46、l1,压强为p1,由玻意耳定律,有:plS=p1l1S,由力学平衡条件,有:p=p0+h 打开开关放出水银的过程中,B侧水银面处的压强始终为p0,而A侧水银面处的压强随空气柱长度的增加逐渐减小,B、A两侧水银面的高度差也随着减小,直至B侧水银面低于A侧水银面h1为止,由力学平衡条件,有:p1=p0h1联立,并代入题目数据,有:l1=12cm; 当A、B两侧的水银面达到同一高度时,设A侧空气柱的长度为l2,压强为P2,由玻意耳定律,有:plS=p2l2S由力学平衡条件有:p2=p0解得:l2=10.4cm,设注入水银在管内的长度为h,依题意,有:h=2(l1l2)+h1,解得:h=13.2cm;

47、答:放出部分水银后A侧空气柱的长度为12cm;注入的水银在管内的长度为13.2cm【物理选修3-4】15由波源S形成的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向左、右传播波源振动的频率为20Hz,波速为16m/s已知介质中P、Q两质点位于波源S的两侧,且P、Q和S的平衡位置在一条直线上,P、Q的平衡位置到S的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分别为15.8m、14.6mP、Q开始震动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P、Q两质点运动的方向始终相同BP、Q两质点运动的方向始终相反C当S恰好通过平衡位置时,P、Q两点也正好通过平衡位置D当S恰好通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时,P在波峰E当S恰好通过平衡位置向下运动时,Q在波峰【考点】波长、频率和波速

48、的关系;横波的图象【分析】先通过题干中所给出的波速和频率,利用公式=计算出波长根据PQ两点的距离之差与半个波长相比较,利用半个波长的奇数倍或偶数倍来判断PQ振动的情况,可判知选项AB的正误利用波长不是出P、Q与波源S之间的距离,通过不足一个波长的部分是波的四分之一还是四分之三,结合S点的运动情况,即可判断P、Q点的位置,继而可得知选项BDE的正误【解答】解:波源振动的频率为20Hz,波速为16m/s,由波长公式=有:=0.8mAB、P、Q两质点距离波源的距离之差为:x=15.814.6=1.2m=3,为半个波长的奇数倍,所以P、Q两质点振动步调相反,P、Q两质点运动的方向始终相反,选项A错误,

49、B正确C、SP=15.8m=(19+),SQ=SP=14.6m=(18+),所以当S恰好通过平衡位置时,P、Q两点一个在波峰,一个在波谷,选项C错误D、由SP=15.8m=(19+)可知,当S恰好通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时,P在波峰,选项D正确E、SQ=SP=14.6m=(18+),当S恰好通过平衡位置向下运动时,Q在波峰,选项E正确故选:BDE16如图,玻璃球冠的折射率为,其底面镀银,底面的半径是球半径的倍;在过球心O且垂直于底面的平面(纸面)内,有一与底面垂直的光线射到玻璃球冠上的M点,该光线的延长线恰好过底面边缘上的A点求该光线从球面射出的方向相对于其初始入射方向的偏角【考点】光的折射定律【

50、分析】光线由M点射入后先发生折射,再在镀银底面发生反射,最后射出玻璃冠已知球半径、底面半径以及折射率,则由几何关系和折射定律可求得入射角、折射角,再由几何关系可求得光线在镀银底面的入射角和反射角,从而可知反射光线与ON的关系,最后可求光线从球面射出的方向相对于其初始入射方向的偏角【解答】解:设球半径为R,球冠地面中心为O,连接OO,则OOAB令OAO=则:cos=即OAO=30已知MAAB,所以OAM=60设图中N点为光线在球冠内地面上的反射点,光路图如图所示设光线在M点的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r,在N点的入射角为i,反射角为i,玻璃的折射率为n由于OAM为等边三角形,所以入射角i=60由折射定

51、律得:sini=nsinr代入数据得:r=30作N点的法线NE,由于NEMA,所以i=30由反射定律得:i=30连接ON,由几何关系可知MANMON,则MNO=60由式可得ENO=30所以ENO为反射角,ON为反射光线由于这一反射光线垂直球面,所以经球面再次折射后不改变方向所以,该光线从球面射出的方向相对于其初始入射方向的偏角为=180ENO=150答:光线从球面射出的方向相对于其初始入射方向的偏角为150【物理选修3-5】17实物粒子和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下列事实中突出体现波动性的是()A电子束通过双缝实验装置后可以形成干涉图样B射线在云室中穿过会留下清晰的径迹C人们利用慢中子衍射来研究晶体的

52、结构D人们利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物质的微观结构E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考点】光的波粒二象性【分析】光电效应证明了光的粒子性,肥皂泡是彩色的,是由于光线在肥皂膜的表面发生干涉造成的证明了光具有波动性;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但由于波长太小,我们无法直接观测到;相邻原子之间的距离大致与德布罗意波长相同故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证明了光的波动性【解答】解:A、干涉是波具有的特性,电子束通过双缝实验装置后可以形成干涉图样,说明电子具有波动性,所以A正确;B、粒子在云室中受磁场力的作用,做的是圆周运动,与波动性无关,所以B错误;C、可以利用慢中子衍射来研究晶体

53、的结构,说明中子可以产生衍射现象,说明具有波动性,所以C正确;D、人们利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物质的微观结构,说明电子可以产生衍射现象,说明具有波动性,所以D正确;E、光电效应实验,说明的是能够从金属中打出光电子,说明的是光的粒子性,所以E错误;故选:ACD18滑块a、b沿水平面上同一条直线发生碰撞;碰撞后两者粘在一起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从光滑路段进入粗糙路段两者的位置x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求:滑块a、b的质量之比;整个运动过程中,两滑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与因碰撞而损失的机械能之比【考点】动能定理的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根据图象计算碰撞前速度的大小,根据动量守恒计算质量的比值;根据

54、能量守恒计算碰撞损失的机械能,根据动能定理计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再计算它们的比值【解答】解:设a、b的质量分别为m1、m2,a、b碰撞前地速度为v1、v2由题给的图象得:v1=2m/s v2=1m/s a、b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后两滑块的共同速度为v由题给的图象得:v=m/s 两球碰撞过程系统动量守恒,以球a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1v1+m2v2=(m1+m2)v,解得:m1:m2=1:8;由能量守恒得,两滑块因碰撞损失的机械能为:E=m1v12+m2v22(m1+m2)v2,由图象可知,两滑块最后停止运动,由动能定理得,两滑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W=(m1+m2)v2,解得:W:E=1:2;答:滑块a、b的质量之比为1:8;整个运动过程中,两滑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与因碰撞而损失的机械能之比为1:22016年12月15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