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拷问院士评选机制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正敏被举报存在学术不端的事件在继续发酵。日前,王正敏当年申报院士时的七名推荐人中,有四名院士向中国科学院递交了联名信,称王正敏在申报院士时确实存在造假行为:一是他将个人专著拆分成十四篇文章,发表在他自己主编的杂志上,这些都是“假论文”;二是他把非研究性的一般性文章(四十三篇),冒充正式论文放入申报材料中,这是地地道道的学术造假。他们建议撤销王正敏的院士资格。围绕着王正敏院士发生的这一系列风波,让人们对院士制度的弊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前人们多是批评院士在待遇、占有和分配学术资源方面的问题,而现在,人们突然意识到,院士的产生机制也可
2、能存在问题,因而相关院士的水平很可能是有问题的。如果不合格的院士掌握着这么多、这么重要的资源,该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王正敏事件目前还在调查中,真相还有待于进一步揭开。但众说纷纭中,有些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四名院士所谈的两个问题,王正敏本人也承认了,看来都是事实。只不过王正敏对这两个问题的定性存在看法,他认为,虽然这样做不规范,但有历史的原因,当时学术界对学术规范尚未形成共识,将非研究性论文当作学术论文写入院士申报材料,也是按照要求做的。事实上,王正敏的辩解经不起仔细推敲。如果说将专著拆分成论文,人们可能还存在不同看法的话,连续在自己主持的杂志上发表十四篇文章,就难逃以权谋私之嫌;而将非研究性论文
3、当作学术论文申报,更是很明白无误的造假了。更重要的是,院士是最高的学术荣誉,因此无论是学术成果方面,还是学术道德方面,都必须高标准严要求。王正敏的这些问题放在常人身上,用“瑕疵”、“不规范”、“历史原因”来推脱都已经十分勉强,放在院士身上,更是严重的问题。值得进一步追问的是,这两方面的问题,并没有多么复杂多么深奥,甚至不需要太多专业知识,一个普通的工作人员,稍微用点心就能发现,为什么却能通过重重的审核呢?学校、推荐专家、多轮的审核与投票,这些关卡为何能轻而易举被突破?答案或许并不复杂,恐怕就是利益和人情。从学校来讲,院士本身就是学校重大的资源,所以要不遗余力地扶持老师争取院士资格,让学校在学术道德上把关,恐怕是个奢侈的要求。而对于推荐专家来说,大家都是在一个圈子里混的,低头不见抬头见,既是熟人,又有可能在别的事情上有求于人,于是便做个顺水人情。这也表明,当前的院士评选机制存在问题。治理这一问题是个系统工程,但有一点必须注意:那就是强化责任。比如学校、推荐人审查不严,导致出现今天的局面,那就应该追责。惩前毖后,才有可能令院士评选变得公正与干净。但我对此并不乐观,之前张曙光收取巨额贿赂用于评选院士,差点当选,但至今也没有得到工程院的明确回应,真相依然不明,更不要说追究哪一位院士的责任了。相比之下,王正敏的问题还是个“小”问题,问责可能就更谈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