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课时作业5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62616 上传时间:2025-11-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课时作业5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课时作业5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课时作业5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课时作业5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课时作业5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课时作业5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课时作业5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课诗两首必备知识巩固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雨巷描绘了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一幅阴沉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意义的抒情意境和淡淡的哀愁。抒情主人公“我”怀着一种美好的心态,将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想象成美好的理想,寄托了自己对美好理想的憧憬;但这种美好的愿望又是渺茫的、难以实现的,所以“我”只好在雨巷中孤独行走。()。在雨巷中,诗人怀着_的心情,把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_的“雨巷”,这里没有阳光,也没有生机和活气。徐志摩的诗单纯、轻盈、柔婉而又深含忧郁之情。他有着厚重的文学_,善于将气氛、情感和景象融为一体,写梦幻般的景象的同时也充溢着一种梦幻般的情调。他撑着长

2、篙在寻梦,于青草深处、星辉_的夜晚放歌。再别康桥读起来特别舒缓、悦耳,有一种和谐、优雅的音乐美。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雨巷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意义的抒情意境和淡淡的哀愁。B.雨巷描绘了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一幅阴沉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和淡淡的哀愁。C.雨巷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蕴含着诗人淡淡的哀愁。D.雨巷描绘了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一幅阴沉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意义的抒情意境,蕴含着诗人淡淡的哀愁。答案C解析原句语序不当,“一幅

3、”应放在“梅雨时节”前面;“浓重”和“意义”搭配不当;“构成”和“淡淡的哀愁”谓宾搭配不当。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这种心态正是1927年中一部分有所追求的青年知识分子因在政治高压下找不到出路而陷于惶惑迷惘心境的真实心态B.1927年中一部分有所追求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政治高压下因找不到出路而陷于惶惑迷惘心境时具有这种心态C.这种心态正是1927年中一部分有所追求的青年知识分子因陷于惶惑迷惘心境而在政治高压下找不到出路的真实心态D.1927年中一部分有所追求的青年知识分子因陷于惶惑迷惘心境而在政治高压下找不到出路时具有这种心态答案A解析根据上文的表述,括号中的句子应该

4、是对上文“心态”的总结,不能把主语偷换成“青年知识分子”,由此可排除B、D两项。C项因果关系颠倒,“政治高压下找不到出路”是“陷于惶惑迷惘心境”的原因。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惘然寂静沉淀斑斓B.惆怅寂寥积淀斑斓C.惆怅寂静积淀斑驳D.惘然寂寥沉淀斑驳答案B解析“惆怅”比“惘然”更深一层,含有因失意、失望而懊恼的意味,如惆怅情绪、内心惆怅、惆怅的样子。“惘然”多指失意,如心中惘然、惘然若失。“寂静”强调环境的安静。“寂寥”除了有“安静”之意外,还有人少、空旷的含义。“沉淀”指从溶液中析出的难溶解的固体物质。“积淀”指所积累沉淀下来的事物(多指文化、知识、经验等)。

5、“斑斓”着重指色彩错杂绚丽,指灿烂多彩,可搭配成“五彩斑斓、色彩斑斓”。“斑驳”着重指颜色花纹相杂,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种颜色,花花搭搭的。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前人有诗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此语当然有理,不过,在过去的时代里,不仅是国家不幸,_,才能写出血泪交迸、与苍生息息相通的诗文。如果屈原得意于庙堂之上,李白沦为供奉之臣,杜甫也居画屋高楼,_,如同夜空中最灿烂的星辰宣告缺席。柳宗元在政治上失败,生活也坎坷困顿,但让他的政敌始料不及的是,他们把他抛向了生活的底层,陷阱与荆棘造就的,却是中唐第一流的

6、哲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和诗人。在“永贞革新”中,柳宗元是败军之将;但在精神领域,_,特别是在中国的诗歌史与散文史上,他都拥有黄金铸就的一章。答案(示例)而且诗人自己也有不幸那中国诗歌定将黯然失色他却是可以高视阔步的王者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雨巷中,诗人反复地拿丁香来比喻姑娘的诗句是“_,_,_”。(2)康河的流水和水草呈现出的安闲、自在,正是诗人徐志摩心向往之的境界,再别康桥中“_,_!”便直接抒发了这种情感。(3)诗人徐志摩要和康桥离别,又生怕打扰惊醒了他心爱的康桥,再别康桥中“_,_”两句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表现了诗人的这种心情。答案(1)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

7、丁香一样的忧愁(2)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3)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6.阅读戴望舒的诗歌雨巷,从“雨巷”“丁香一样的姑娘”“油纸伞”等意象中任意选择一个,用散文化的语言加以描述。90字左右。答:_答案(示例一)雨巷:细雨,如幕,笼住了这长长窄窄、窄窄长长的石巷,剥落的檐头,刻进了多少历史沧桑?濡湿的青石板路,如蛇般蜿蜒向前,在尽头等待的是望穿秋水的欣喜,还是冷彻骨髓的幻灭?小巷无语,静默地站着,站着雨,越发细密了。(示例二)丁香一样的姑娘:一袭紫裙,默默地行走在悠长的青石板路上。你丁香般的芬芳填满了空气的每一个角落,太息般的眼光结着丁香般的哀怨,投向寂寞的雨巷。细雨微寒,那撑

8、起的油纸伞能否为你抵挡此刻的风雨?漫漫长途,谁能为你拂去心底的凄婉、迷茫?解析解答这个题目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把握雨巷中这些意象的特征,二是运用散文化的语言。比如“雨巷”,体现的是江南细雨中小巷的风情,用散文化的语言表述时,要使用合适的描写手法描述细雨中江南小巷的特点。7.下面一副对联,被打乱了顺序,请将其整理为一副较为工整的对联。康桥河边旷世伟人多情游子橘子洲头作别西天云彩书写壮志豪情上联:_下联:_答案(示例一)上联:康桥河边多情游子作别西天云彩下联:橘子洲头旷世伟人书写壮志豪情(示例二)上联:多情游子康桥河边作别西天云彩下联:旷世伟人橘子洲头书写壮志豪情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了解对联的基本

9、格式,要对仗工整。其次要有一定的文学常识积累。“康桥河边”与“橘子洲头”地点相对;“多情游子”“作别西天云彩”写的是“徐志摩”;“旷世伟人”“书写壮志豪情”是指毛泽东,人物相对。据此调整语序即可。关键能力突破训练鉴赏诗歌的意象、意境追源课本意象:“意”是指作者的思想感情,“象”就是具体事物,又叫“物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指包含作者思想感情的具体事物。意境: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如雨巷用雨巷、篱墙、油纸伞、丁香姑娘等典型意象,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朦胧凄美的意境,准确地传达出“忧伤”这种典型情绪。对接高考对意象、意境的考查,是高考诗歌鉴赏的重要内容,其主

10、要设问方式有: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3.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4.请选择角度,简要分析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答这类题,基本步骤是: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要忠于原诗,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意境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概括。如孤寂冷清、萧瑟凄凉、恬静优美、华美壮丽、清新自然等。第三步:把握意象,具体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规范格式:该诗抓住(采用)(意象列举)等意象,给我们描绘

11、了的画面,营造了的氛围,从而很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特别提示:题目中如要求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一定要注意结合原诗中的意象进行具体阐释。即时对练1.“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这两句诗中有哪些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_答案意象有“柔波”“水草”。诗人用“柔波”表现康河的宁静、祥和,用“水草”表现对康桥的喜爱。诗人以此表达了离别康桥时的留恋、惆怅之情。解析分析体现诗人情感的意象,比如“柔波”“水草”等,分析两个意象体现的康桥特点以及诗人借此想表达的情感等。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寻梦者戴望舒梦会开出花来的,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去求无价的珍宝吧。在青色的大海里,在青

12、色的大海的底里,深藏着金色的贝一枚。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你去航九年的瀚海吧,然后你逢到那金色的贝。它有天上的云雨声,它有海上的风涛声,它会使你的心沉醉。把它在海水里养九年,把它在天水里养九年,然后,它在一个暗夜里开绽了。当你鬓发斑斑了的时候,当你眼睛蒙眬了的时候,金色的贝吐出桃色的珠。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怀里,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枕边,于是一个梦静静地升上来了。你的梦开出花来了,你的梦开出娇妍的花来了,在你已衰老了的时候。从全诗看,“娇妍的花”“金色的贝”以及“梦”这三个意象的内涵是什么?答:_答案“娇妍的花”“金色的贝”都是美好理想的象征,是美好理想的载体,也是美好理想的幼苗。“梦”是人心底的一种渴

13、望,它与生俱来,永不熄灭,指引着人前进。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相见欢纳兰性德微云一抹遥峰,冷溶溶,恰与个人清晓画眉同。红蜡泪,青绫被,水沉浓,却与黄茅野店听西风。注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满族词人。康熙帝器重的随身近臣,但他无心功名利禄,却对早亡的妻子难以忘怀。此词作于出使途中。水沉:水沉香,沉香所制成的香。这里指香气。“微云”这一意象有什么妙用?请简要赏析。答:_答案词人由远望中萦绕远山的这抹微云,自然联想到心爱的妻子的画眉,体现他对亡妻的难以忘怀;而把微云与亡妻在世时清早的画眉相似写入词中,更表达了他对亡妻的怀念之深。解析此题鉴赏诗歌的意象。要注意“微云”的特点并联系

14、词人的背景分析。在这句词中,词人由远山的一抹微云,联想到亡妻生前清晨的梳妆画眉,“微云”与“淡眉”有神似之妙,又显示出词人对亡妻的刻骨铭记,触景而神伤。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水调歌无名氏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孤山几处看烽火,壮士连营候鼓鼙注。注鼙(p):古代军中的一种小鼓。诗歌一、二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有何作用?答:_答案诗歌一、二句营造出一种阔大、悠缓、静谧的意境。这两句的铺叙及环境气氛的渲染,突出了第三句军情的紧急,更易于从悠缓宁静中见突然、危迫与紧张。故这两句乃是欲张先弛,以收到以平显兀、以缓显迫、以静显动的艺术效果,而成为第三句的绝好衬垫。解析赏析诗歌的意境要抓住诗中的意象。前两句中的意象有“平沙”“落日”“大荒”“陇上明星”等,可见意境是开阔、静谧的。意境的作用要结合诗歌下文所写的内容和抒发的情感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