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中语文 第8课 拿来主义课时作业7(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62432 上传时间:2025-11-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8课 拿来主义课时作业7(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 第8课 拿来主义课时作业7(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 第8课 拿来主义课时作业7(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 第8课 拿来主义课时作业7(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 第8课 拿来主义课时作业7(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 第8课 拿来主义课时作业7(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 第8课 拿来主义课时作业7(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 第8课 拿来主义课时作业7(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必备知识巩固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20世纪,鲁迅先生以一篇拿来主义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指引。但是多年来,不少国人_,他们拒绝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盲目自信。如果中国文化不能_,与国际接轨,中国势必重演清朝灭亡的悲剧。我国文化部门应适当开展外来文化宣传活动,促进外来文化的引进。()。改革开放以来,不少国人盲目推崇外来文化,却对中国传统文化_。长此以往,我国的传统文化必将式微,民族自信心必将减弱,还何谈“输出”中国文化?文化部门与教育部门应积极采取活动,针对这一问题,在社会上营造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浓郁起来,增强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增强国人的民族自信心。文化的“拿来”“输出”与文化进

2、步、世界交融、国家发展密切相关。如果不能平衡二者的关系,我们无法实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现在,我们要以_的胸怀,合理吸收外来文化,同时,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帮助世界认识一个全新的中国。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故步自封与时俱进不屑一顾海纳百川B墨守成规与时俱进置之不顾虚怀若谷C墨守成规推陈出新不屑一顾虚怀若谷D故步自封推陈出新置之不顾海纳百川答案A解析故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墨守成规:形容因循守旧,不肯改进。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前进。推陈出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不屑一顾: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

3、轻视。置之不顾:放在那儿不管。海纳百川:形容胸怀宽广,能包容一切。虚怀若谷:胸怀像山谷那样深而且宽广,形容十分谦虚。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可见,“拿来”外来文化非常重要B外国重视将文化“输出”到中国C“输出”中国文化比“拿来”外来文化更重要D“输出”中国文化,需要建立民族自信答案D解析第二段谈论的是文化输出与传承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的关系。A、B两项有总结第一段内容的作用,但没有引出第二段内容的作用,放在第二段开头不恰当,排除A、B两项。C项的观点在文中找不到对应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D。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文化部门与教育部门应

4、积极开展活动,针对这一问题,使社会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浓郁起来B针对这一问题,文化部门与教育部门应积极开展活动,在社会上营造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浓郁氛围C文化部门与教育部门应针对这一问题,积极开展活动,营造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氛围浓郁起来D文化部门与教育部门应针对这一问题,积极采取活动,在社会上营造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浓郁氛围答案B解析A项语序不当,可将“针对这一问题”放到句首或“应”的后面。C项“营造出社会氛围浓郁起来”句式杂糅。D项“采取”与“活动”搭配不当。4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写两句话,使语段构成一组排比句,要求修辞、句式必须和所给句子相同。(字数不要求统一)文学家的鲁迅,是长空雁

5、群中的一只头雁,鸣叫唤醒腐朽文化下的愚昧国民;思想家的鲁迅,_,_;革命家的鲁迅,_,_。答案(示例)是大海上的一座灯塔灯光划破中国社会的无边黑暗是冲锋在前的一柄宝剑剑锋直指专制独裁下的污浊罪恶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西风东进,洋节流行,捧为时尚。据调查,在中国人喜欢的洋节中,排名前几位的是:圣诞节、母亲节、情人节、愚人节。中国人喜欢过洋节,其动机大致如下:表达感情(亲情、友情、爱情);凑凑热闹,轻松一下;为了“赶时髦”材料二中国的节日同样魅力无限那悠久的历史文化与节日盛会交融在一起,如春节团圆、除夕守岁、中秋赏月、清明踏青、重阳登高、端午赛龙舟、元宵闹花灯绚丽壮观,流光溢彩,

6、妙趣横生!(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上面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答:_(2)在世界多元化不断交汇的今天,你觉得洋节在中国是应该摒弃还是保留?请说明你的理由。答:_(3)请选择上面两则材料中的一个节日,向你的同学或亲友设计一句问候语或祝福语。答:_答案(1)中国人对待洋节和中国传统节日的不同态度。(2)可以保留。现在的世界是个多元化的世界,西方节日及其文化传入中国是一种潮流。只是我们无论追崇哪种节日,都应该将其跟节日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不能盲目地追逐所谓的时尚。(3)(示例)母亲节。母亲,今天是你的节日。我想对您说:感谢您十几年来对我的辛勤培育。您辛苦了!6下面一则征稿启事中有五处不得体的地方,请找出并作

7、修改。征稿启事鲁迅风是我校文学社自办的期刊,它的发展离不开同学们的大力支持。从下学期开始,本刊将增设“真我风采”“热点评说”栏目,欢迎同学们惠赠稿件。同时,本刊对希望发表文章的同学也会鼎力相助。希望同学们不要敬谢不敏。来稿要求:严禁抄袭,但可以是公开发表过的;体裁、题材不限;请写清作者姓名及所在班级。稿件斧正后请投入鲁迅风编辑部邮箱(luxunfeng)或直接奉送校刊总编高老师处。鲁迅风编辑部2019年9月1日答:_答案(1)“惠赠稿件”改为“踊跃投稿”。(2)“鼎力”改为“竭力”(或“尽力”)。(3)“敬谢不敏”改为“错失良机”。(4)“斧正”改为“完成”。(5)“奉送”改为“送”(或“送到

8、”)。解析(1)“惠赠稿件”,不合语境。(2)鼎力:大力(用于请托或表示感谢时),敬辞。(3)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的客气话。多用作自谦。(4)斧正:敬辞,用于请别人改自己的文章。(5)奉送:敬辞,赠送。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5个字。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是深刻的,激烈的,_,他的一些专著,像中国小说史略,现在还是学术界的典范。_,但又对传统文化进行研究,分析整理,往往有独到的目光,他其实是_。那些笼统批评鲁迅偏激和割裂传统的人,其实并不真正了解鲁迅的独特价值。答案(示例)但他对传统文化的整理研究又达到了很高的水准(

9、或:但他对传统文化的整理研究又是开拓性的)鲁迅批判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最有见地的继承者、价值重估者解析作答本题时,要认真考虑横线前后句子的关系。前的句子是肯定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其后的句子则肯定鲁迅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贡献,所以处当填一个表转折的句子。后以“但”作转折,肯定鲁迅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成就,处句子当和其后的句子构成转折,所以内容应当是说鲁迅批判传统文化。是对前面的分析所做的小结,这一小结必须与其后一些批评者的观点针锋相对,即说明鲁迅是传统文化最有见地的继承者。关键能力突破训练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追源课本拿来主义一文针对国民党政府崇洋媚外,出卖民族文化遗产的投降主义,以及革

10、命文艺阵线内部的两种错误倾向,提出了“拿来主义”,主张“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作品思想深刻,见解独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指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对社会、人生、自然现象的认识、理解和感悟,所要承载的作者的各种丰富的情感,所要展示的作者的胸襟与抱负。作者的观点态度,有的直接表述,有的间接表述;有的集中,有的分散;有的明朗,有的含蓄。对接高考“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具体说来,“分析”是指能从作者所处的时代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作者的思想倾向、感情色彩加以剖析、评价;“概括”是指以简洁的语言揭示出作者对所写之人之事的看法及感情色彩的褒贬。不过因试题的不同,有时侧重于分析,有时侧重于概

11、括,有时两种方法同时使用。高考对此考点的命题形式多为:摘录符合作者某一观点的词句;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述的观点;辨析对作者观点态度分析的正误。直露的观点态度在文章中许多显眼的地方就能看出来:通过标题来体现;通过开篇的中心句来体现;通过反复出现的提示性的语句来体现;通过篇末的总结性的语句来体现;通过文中极富感情的抒情句来体现。含蓄的观点态度的把握难度大,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把握:注意文章所表达内容的象征意味;注意对文章中修辞格运用的理解;注意文章使用的联想和想象的手法;注意作者所处的时代特点和作者的人生经历。即时对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

12、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

13、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

14、。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1下列对选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为了追求时髦,避而不谈“送去主义”,转而大谈“拿来主义”。B“送来”的东西不见得好,因为这些东西有时不符合我们的需要。C作者以“大宅子”为喻,形象地阐述了如何正确对待遗产。D“拿来主义”的精神实质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答案A解析“时髦”是作者的反语。2下列行为不符合

15、“拿来主义”方法的一项是()A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鱼翅。B把鸦片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C背着烟枪和烟灯周游世界。D请姨太太们各自走散。答案C解析C项是作者否定的做法。3根据选文内容,下列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运用对比手法,有破有立,否定“送去主义”后,自然地引出“拿来主义”。B全盘否定或全盘接受都不利于“拿来主义”的实现。C“拿来主义”的前提是吝啬,“送去”之外就得“拿来”。D只有运用脑髓,占有,挑选的“拿来主义”,才能给我们注入新的活力。答案C解析“拿来主义”的前提是“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国人的“国粹病”廖保平两年前,因

16、为“破解川剧变脸秘密”,曾金贵成为川剧界的声讨对象。今年7月,法国女孩美兰妮专程来中国拜曾金贵为师学习变脸的消息一出,声讨再起:“变脸是国粹,怎能随便传给外人?”拜师学艺是一件很平常的事,问题之所以变得如此复杂,充满火药味,皆因变脸被视为“国粹”。变脸真是国粹吗?曾金贵说,作为戏曲外化人物的一种手段,变脸只是戏剧的表演技巧,谈不上所谓的“国粹”。过去,独门绝技“绝活”的传授大有规矩: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人)。自从国门被大炮洞开,国人发现国外有先进的“洋玩意”之后,那些人无我有的“绝活”均被冠以“国粹”之名。一种技艺“粹”到“国”级,就跟国家荣誉、国家机密、国家利益等联系在了一起,也就有了维

17、护甚至保卫的意义。以前,洋人还不大瞧得起你的“老古董”,国粹派只好敝帚自珍。现在洋人对你的“绝活”感兴趣了,还想学一学,国粹派就哗然起来:“绝活”是传内不传外(国)的。照这样说,作为国粹的京剧也有绝活,也应该传内不传外(国)。可是,京剧大师收洋徒弟已不是新鲜事,并没有背上“卖国贼”的骂名,相反,京剧却因此变得更加有人气,更加有影响力。或许,那些一概地、盲目地反对国粹外流的人,大概是读过鲁迅的拿来主义,且发生了误解。鲁迅拿来主义一开头有云:“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字里行间,鲁迅对梅兰芳博士颇有微词。曾金贵即当代的梅兰芳,假如鲁迅还在

18、,曾金贵先生也一定会在鲁迅面前止步。如此推论,愚以为谬矣!其一,我要说,鲁迅的拿来主义提及梅兰芳先生,旨在抨击统治者的媚外卖国,而绝不是在讽刺挖苦梅博士本人;其二,在如何看待中外文化交流的问题上,鲁迅本人也绝不是一个闭关主义者。这一点只要翻看一下中国的现代文学史,就很容易找到实例。我认为,那些誓死捍卫国粹到非理性的人,已经成为“国粹病”患者。当一种国粹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创新,需要外来文化碰撞、交融以焕发出新的生机时,他们却抱残守缺,对碰触者给以叛徒败类般的声讨,真是病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文化的交流与交融是必然趋势,我们如何用开放的心态面对自己的文化和别人的文化,如何让我

19、们轻装上阵,而不是像守财奴一样对待国粹,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一项是()A第1段写曾金贵“破解川剧变脸秘密”和收洋徒弟,把曾金贵树立为全文批驳的靶子,引起下文对“国粹病”的评析。B第3段中“敝帚自珍”在这里是褒义词,是指对拥有的国粹珍惜;“哗然”是大惊小怪、极力反对的意思。C文中说“京剧大师收洋徒弟已不是新鲜事,并没有背上卖国贼的骂名,相反,京剧却因此变得更加有人气,更加有影响力”,这里运用了举例法和比喻论证,用京剧发展事实说明交流会促进艺术发展,反驳了国粹派。D“国粹病”是指当一种国粹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创新,需要外来文化碰撞、交融以焕发出新的生机时,

20、那些誓死捍卫国粹到非理性的人却抱残守缺,对碰撞者给以叛徒败类般的声讨的一种错误做法。答案D解析A项“把曾金贵树立为全文批驳的靶子”错,这里是把“国粹病”作为批驳的靶子。B项对“敝帚自珍”的分析错,这里是贬义词,指抱残守缺,害怕交流,不求创新和发展。C项“比喻论证”错,这里运用的是对比论证,用京剧通过交流得到发展,来对比或反衬川剧国粹派抱残守缺、不进行文化交流的落后做法。5作者说,鲁迅的拿来主义提及梅兰芳博士,“绝不是在讽刺挖苦梅博士本人”。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说明理由。答:_答案同意。理由:拿来主义第1段旨在摆出统治者“送去主义”的表现,派梅兰芳到欧洲传道,只是统治者“文化送去主义”的表现,因此,鲁迅在这里意在抨击统治者,而不是讽刺梅博士本人。6概括一下作者对中外文化交流所持的态度。答:_答案批驳国粹派抱残守缺、反对中外文化交流的观点,倡导用开放的心态,积极推进和发展与世界各国的文化艺术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