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东教育》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一语文苏教版课件必修5:人是能思想的苇草2.ppt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61552 上传时间:2025-11-10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2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东教育》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一语文苏教版课件必修5:人是能思想的苇草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东教育》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一语文苏教版课件必修5:人是能思想的苇草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河东教育》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一语文苏教版课件必修5:人是能思想的苇草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河东教育》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一语文苏教版课件必修5:人是能思想的苇草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河东教育》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一语文苏教版课件必修5:人是能思想的苇草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河东教育》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一语文苏教版课件必修5:人是能思想的苇草2.ppt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河东教育》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一语文苏教版课件必修5:人是能思想的苇草2.ppt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河东教育》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一语文苏教版课件必修5:人是能思想的苇草2.ppt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河东教育》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一语文苏教版课件必修5:人是能思想的苇草2.ppt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河东教育》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一语文苏教版课件必修5:人是能思想的苇草2.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河东教育》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一语文苏教版课件必修5:人是能思想的苇草2.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河东教育》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一语文苏教版课件必修5:人是能思想的苇草2.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学目标1.理解作品关于思想这一哲学命题的深刻内涵。2.体会作者深邃的思想与诗意的激情高度融合的表达效果。v 思路理脉第1段即是帕斯卡尔的一个核心观点。人之伟大源于他拥有思想。第23段,写思想能使渺小的人变得高贵和有尊严。我们“必须提高自己”,要“努力好好地想想”,这就是我们存在于世界的意义,人在自然中的崇高的使命。第4段,写人心灵追求与实际表现的矛盾。正是在这样的一个存在状态中,才有了人性的不幸和悲哀、高尚和喜乐。第57段,写思想的伟大和卑贱。第810段,写人是可悲与伟大的统一体文章的核心观点是什么?v 第一段:思想形成人的伟大。即:人之伟大源于他拥有思想。作者以“苇草”为喻说明什么?为什么

2、要这样比喻?v 形象写出人的渺小、脆弱,在大自然面前的不堪一击。这样比喻是为了衬托出思想的力量:思想使渺小的人变得高贵和有尊严。宇宙的浩大,能毁灭脆弱渺小的人;人却因为思想,可以概括宇宙,这就是人在宇宙中的全部尊严。为什么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怎样理解“这就是道德的原则”?作者把思想看作人之所以为人及人超出其他万物的标志。因为人是高于自然的,在自然界中人有着绝对的优势,它的优势表现在精神上,在他的思想上,思想可以超越自然,超越物质,可以通向无限,这使得人在自然中有了尊严,有了主宰世界的能力,所以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提高自己”,要“努力好好地思想”

3、,这就是我们存在于世界的意义,人在自然中的崇高使命。这里作者把这一使命上升到道德层面,换言之,人若不努力思考,就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即丧失了人之为人的起码条件。v 怎样理解“表现为天使的人却表现为禽兽”?v 作者认为,人的心灵追求与实际表现是矛盾的。人,即使他堕落了,但也没有完全泯灭心中的灵性之光,所以他才会想表现为天使;但是这个善良的愿望只是人的显意识,而在这一意识的冰山下蠕动的,常常是连禽兽都不如的邪恶,而人又常常由以示或者无意识地漠视这种邪恶。有一句老话:善良的愿望优势八人引导到地狱中去,这些善良的愿望可以用自有、民族、平等、博爱等名之,也可以用幸福、革命、富裕、正义等描绘,但在历史上,

4、有多少罪恶都是凭着这些善良的愿望而大行其道。v“思想由于他的本性是何等地伟大啊!思想又由于他的缺点是何等卑贱啊!”这里的“本性”和“缺点”指什么?v 思想是伟大的,因为它是独立的、自由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可惊叹的、无与伦比的东西。正是它使人如芦苇一样脆弱的生命变得有力;使它使人高于其它万物,超越了一切貌似强悍的对手,成为万物灵长;使它使人拥有了尊严,使它形成了人的伟大。这就是思想的本性。同时,它又是卑贱的的。帕斯卡尔认为“欲念和强力是我们行为的一切根源”,人们总是被许多虚幻、邪恶的欲念包围着,它驱使人们追求享乐、追求安适、追求衣食温饱,追求天伦之乐,人们永远不会满足于此,妄想得到更多得更高的来自

5、别人的关怀,所以思想难以超越这些虚荣而真实地生活。这就是思想的缺点。v 第八、九两节反复强调了什么意思?第十节以“伟大的君主”、“失了位的国王”类比,又是强调了什么?v 八九两节写人是伟大与可悲的统一体。人是一个可悲的存在,人是卑鄙渺小、微不足道的,然而可贵的是,人能认识到他的可悲,其他万物,譬如一棵树就做不到,因此人又是伟大的。帕斯卡尔深刻地洞察了人类心灵的辩证法。他不像愤世嫉俗的人那样,只看到人性的黑暗;也没有如那些肤浅的乐观主义者一般,只看到了人性的光明。面对着人的心灵,他敏锐地察觉到:人性之中最奇怪的东西莫过于我们在一切事物里都发现相反性。人的伟大与可悲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点。第十节以“

6、伟大的君主”、“失掉位的国王”类比,仍然强调人是伟大与可悲的统一体。v 总结:“人是能思想的苇草”这一著名比喻,不仅确立了思想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也蕴含了帕斯卡尔对于能思想的人生的自尊与激情。帕斯卡尔认为只有同时看到人的崇高使命和人的软弱无力才能看到真理。他在思想录中,反复论述:人是伟大崇高的,又是卑鄙渺小的;是可以达到幸福的,又是处于十分悲惨的状况的,所以认识自己至少是认识人的一部分,伟大与卑微的统一,高贵与贫贱的统一,幸福与不幸的统一。我们对自己越是认识得越深刻就越接近于一个真实的人。难点剖析v 1帕斯卡尔为什么要提出“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他是怎样表达的?为了说明这一点,作者先抑后扬,

7、形象地把人比作“苇草”,以示人在宇宙面前的脆弱,不堪一击,然后用“然而”一转,突出人比宇宙要伟大,因为人有思想,思想会使人的如芦苇一样脆弱的生命变得有力,从而拥有了超出宇宙的优势,由此作者水到渠成地下结论,人要维护自己的尊严,证实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就必须“努力好好地思想”。2.如何理解“人既不是天使,又不是禽兽;但不幸就在于想表现为天使的人却表现为禽兽”这一句话的含义?v 这句话写出了心灵追求与实际表现的矛盾。正是在这样的一个存在状态中,才有了人性的不幸和悲哀、高尚和喜乐。人,即便他堕落了,但也没有完全泯灭心中的灵性之光,所以,他才会想表现为天使;但这个善良的愿望只是人的显意识,而在这一个

8、显意识的冰山下蠕动的,常常是连禽兽都不知的邪恶,而人又常常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漠视这些邪恶。有一句老话:善良的愿望往往把人引导到地狱中去,这些善良的愿望可以用自由、民主、平等、博爱名之,也可以用幸福、革命、富裕、正义描绘,但在历史上,有多少的罪恶都是借着这些善良的愿望而大行道呵。3.如何认识人是可悲与伟大的统一体?v 思想是伟大的,因为它是独立的、自由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可惊叹的、无与伦比的东西。正是它使人如芦苇一样脆弱的生命变得有力,是它使人高于其他万物,超越了一切貌似强悍的对手,成为万物灵长。是它使人拥有尊严,是它形成了人的伟大。然而它又是卑贱的,帕斯卡尔认为“欲念和强力是我们一切行为的根源”,人们总是被许多虚幻、邪恶的欲念包围着,它驱使人们追求享乐、追求安适、追求衣食温饱,追求天伦之乐,人们永远不会满足于此,妄想得到更多的更高的来自别人的关注,所以思想难以超越这些虚荣而真实地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